古诗词网

乐閒引纸五十尺,为篆离骚继李斯。

楼钥宋代〕《赠别卢甥申之归吴门

千里何妨命驾来,晤言未厌已西驰。
子休重赋琼瑰赠,我亦懒歌亲戚离。
好向清江论乐府,更从叶子说新诗。
乐閒引纸五十尺,为篆离骚继李斯。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引纸五十离骚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了。
乐 [ yuè ]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乐 [ yào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乐 [ lào ]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閒 xián/jiān/jiàn《國語辭典》

      閒 [ xián ]

      1. 空暇無事的時候。如:「農閒」、「忙中偷閒」、「偷得浮生半日閒」。
      2. 閒散輕簡的職務。如:「投閒置散」。
      1. 空暇無事。如:「空閒」、「閒暇」。
      2. 安靜悠閒。如:「閒情逸致」、「閒雲野鶴」、「日子過得十分安閒自在。」
      3. 與正事無關的、不緊要的。如:「閒書」、「閒錢」、「閒差事」、「閒人免進」。宋·辛棄疾〈新荷葉·春色如愁〉詞:「閒愁幾許?更晚風、特地吹衣。」
      1. 隨意的、不經心的。如:「閒扯」、「閒聊」、「閒逛」、「閒話家常」。

      閒 [ jiàn ]

      1. 同「間 」(二)​。

      閒 [ jiān ]

      1. 中間。《詩經·齊風·還》:「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閒兮。」同「間 」。
      引纸(引纸)
      韩驹谢钱珣仲惠高丽墨诗明窗晏坐不忽忽引纸磨墨寒生风  ——《韵府拾遗 纸韵》
      五十
      元 胡天游 述志赋 霜毛飒以垂领兮,惧五十而无闻。
      唐 颜真卿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唐 李白 赠刘都使 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唐 司空图 五十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
      唐 元稹 听妻弹别鹤操 商瞿五十知无子,更付琴书与仲宣。
      唐 韩翃 送郑员外 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
      唐 白居易 自问 宦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日休。
      唐 李颀 赠别高三十五 五十无产业,心轻百万资。
      宋 晁补之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其二 东皋五十亩,力薄荆杞填。
      元 杨维桢 又湖州作四首 其二 五十狂夫心尚孩,不容俗物相填𧱉。  ——《骈字类编》
      尺 chǐ/chě《國語辭典》

      尺 [ chǐ ]

      1.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一公尺等于一百公分;一台尺约三十公分;一市尺等于零点三三三公尺。
      2. 量长短的器具。如:「皮尺」、「铁尺」。
      3. 像尺的条状物。如:「镇尺」、「戒尺」。
      1. 微小的。如:「尺寸之功」。《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尺 [ chě ]

      1. 参见「[[工尺]]」条。

      尺 [ chí ]

      1. 参见「尺寸」(二)​条。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篆 zhuàn《國語辭典》

      篆 [ zhuàn ]

      1. 一种汉字书体。参见「篆书 」条。如:「大篆」、「小篆」。
      2. 尊称他人的名字。如:「台篆」、「雅篆」。
      3. 印信。如:「接篆」。
      1. 用篆体字书写。《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李华传》:「华尝为鲁山令元德秀墓碑,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后人争模写之,号为『四绝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一一:「君恩彀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
      2. 刻镂、铭刻。如:「篆刻」。《聊斋志异·卷二·阿宝》:「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异类,姻好何可复圆?」
      离骚(離騷)lí sāo
      (1).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 刘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长子,贤而能文。 建中靖国 间,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
      (2).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宋 方岳 《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
      (3).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
      (4).文体之一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5).泛指词赋、诗文。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斯诚离骚之博徒,艺苑之别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弹离骚》:“一曲《离骚》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国恩 《楚辞概论·楚辞的名称》:“﹝《离骚》﹞这个名词的解释,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离忧,也不是遭忧和别愁,更不是明扰,乃是 楚 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 楚 《劳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古音‘劳’在‘宵’部,‘商’在‘阳’部,‘离’在‘歌’部,‘骚’在‘幽’部。‘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离骚’之为 楚 曲,犹后世‘齐驱’‘吴趋’之类。 王逸 不知‘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以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鲜卑’与《招魂》的‘犀比’是一件东西一样。”  ——《漢語大詞典》
      继 ( 繼 ) jì
      继 [ jì ]
      1. 连续,接着:~续。~任。~承。~武(足迹前后相接,喻后人接续前人的事业)。~往开来。前仆后~。
      李 lǐ《國語辭典》

      李 [ lǐ ]

      1. 植物名。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緣呈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為圓卵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2. 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斯 sī《國語辭典》

      斯 [ sī ]

      1. 劈裂、析分。《说文解字·斤部》:「斯,析也。」《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
      2. 距离。《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1. 此、这个、这里。用于文言文。如:「生于斯,长于斯。」、「斯人」、「以至于斯」。
      1. 则、就。用于文言文。《论语·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淮南子·本经》:「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
      1. 之、的。《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1. 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呢」。《诗经·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2. 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呵」、「啊」。《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3. 是。用于倒装句。《诗经·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1. 尽、都。《书经·金滕》:「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1. 姓。如三国时吴国有斯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