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方旰食,鸿雁美周宣。
刺史诸侯贵,春城海水边。
层城临媚景,水合数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门吼瀑泉。
游山忆谢公,频游任履穿。
三寸如黄金,朱橘不论钱。
潇洒到江心,石濑月娟娟。
翠华拥吴岳,谁扶黄屋尊。
御榻在嵽嵲,佳气拂周旋。
多除南省郎,一麾出守还。
城中贤府主,今之黄颍川。
笔落惊风雨,谈论淮湖奔。
君书一万卷,分明在眼前。
老气横九州,黄鹄摩苍天。
历职汉庭久,磊落映时贤。
否臧太常议,正直朱丝弦。
东下姑苏台,戮力効鹰鸇。
谒帝似冯唐,明公独妙年。
列宿顿辉光,馨香粉署妍。
卿月升金掌,等级敢比肩。
巢许山林志,虚心味道玄。
此邦承平日,接近与名藩。
时节立复度,水旱其数然。
百谷漏波涛,狂风大放颠。
江流气不平,地轴为之翻。
人烟眇萧瑟,茅茨寄短椽。
凋瘵满膏肓,诛求何多门。
至尊方旰食,鸿雁美周宣。
平生方寸心,穷年忧黎元。
恐辜明主恩,筋力不辞烦。
晨趋阊阖内,应对如转环。
制可题未乾,御札早流传。
斯人亦何幸,已闻动行轩。
滞务兹一扫,烦苛法令蠲。
抚养甚分明,连樯并米船。
蜂蠆不敢毒,歌笑轻波澜。
骄阳化为霖,江鸣夜雨悬。
公镇踰岁月,人安若泰山。
且如今年冬,祁寒为之暄。
萧萧理体静,迥出诸侯先。
何时降玺书,谁能叫帝阍。
丝纶实是新,载渥照乾坤。
借问今何官,蓬莱汉阁连。
鸳鹭回金阙,会是正陶甄。
煊赫旧家声,风流今尚存。
严家聚德星,文雅见天伦。
曾参与游夏,寔为亲弟昆。
潘舆送喜频,堂后自生萱。
国与大名新,中堂有神仙。
令子各清标,芝兰叠璵璠。
今朝乌鹊喜,仙鹤下人间。
甘作老人星,晨霞朝可餐。
但求椿寿永,何曾藉偓佺。
献寿更称觞,肃肃秩初筵。
烂漫倒芳樽,华烛蟠长烟。
清朝燕贺人,尚为诸侯客,
坐客寒无毡。未见有知音,
非理谁与论。始知贤主人,
见我颜色温。包蒙忻有击,
豁达露心肝。窃效贡公喜,
兼尽宾主欢。吹嘘人所羡,
推毂期孤鶱。
层城临媚景,水合数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门吼瀑泉。
游山忆谢公,频游任履穿。
三寸如黄金,朱橘不论钱。
潇洒到江心,石濑月娟娟。
翠华拥吴岳,谁扶黄屋尊。
御榻在嵽嵲,佳气拂周旋。
多除南省郎,一麾出守还。
城中贤府主,今之黄颍川。
笔落惊风雨,谈论淮湖奔。
君书一万卷,分明在眼前。
老气横九州,黄鹄摩苍天。
历职汉庭久,磊落映时贤。
否臧太常议,正直朱丝弦。
东下姑苏台,戮力効鹰鸇。
谒帝似冯唐,明公独妙年。
列宿顿辉光,馨香粉署妍。
卿月升金掌,等级敢比肩。
巢许山林志,虚心味道玄。
此邦承平日,接近与名藩。
时节立复度,水旱其数然。
百谷漏波涛,狂风大放颠。
江流气不平,地轴为之翻。
人烟眇萧瑟,茅茨寄短椽。
凋瘵满膏肓,诛求何多门。
至尊方旰食,鸿雁美周宣。
平生方寸心,穷年忧黎元。
恐辜明主恩,筋力不辞烦。
晨趋阊阖内,应对如转环。
制可题未乾,御札早流传。
斯人亦何幸,已闻动行轩。
滞务兹一扫,烦苛法令蠲。
抚养甚分明,连樯并米船。
蜂蠆不敢毒,歌笑轻波澜。
骄阳化为霖,江鸣夜雨悬。
公镇踰岁月,人安若泰山。
且如今年冬,祁寒为之暄。
萧萧理体静,迥出诸侯先。
何时降玺书,谁能叫帝阍。
丝纶实是新,载渥照乾坤。
借问今何官,蓬莱汉阁连。
鸳鹭回金阙,会是正陶甄。
煊赫旧家声,风流今尚存。
严家聚德星,文雅见天伦。
曾参与游夏,寔为亲弟昆。
潘舆送喜频,堂后自生萱。
国与大名新,中堂有神仙。
令子各清标,芝兰叠璵璠。
今朝乌鹊喜,仙鹤下人间。
甘作老人星,晨霞朝可餐。
但求椿寿永,何曾藉偓佺。
献寿更称觞,肃肃秩初筵。
烂漫倒芳樽,华烛蟠长烟。
清朝燕贺人,尚为诸侯客,
坐客寒无毡。未见有知音,
非理谁与论。始知贤主人,
见我颜色温。包蒙忻有击,
豁达露心肝。窃效贡公喜,
兼尽宾主欢。吹嘘人所羡,
推毂期孤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至尊 zhì zūn
(1).最尊贵,最崇高。《荀子·正论》:“天子者埶位至尊,无敌於天下。” 汉 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天子,或称帝王何?以为接上称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称帝王者,明位号天下至尊之称,以号令臣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君父至尊,在三罔极。”
(2).至高无上的地位。多指君、后之位。 汉 贾谊 《过秦论上》:“及至 始皇 ,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 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汉书·路温舒传》:“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统。”《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有司奏立 长秋宫 ,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 马贵人 德冠后宫。’遂登至尊。”
(3).用为皇帝的代称。《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今遣使者承至尊之命,送蛮夷之贾。”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一》:“近年财空虚,大吏告民穷,而至尊忧帑匱。” ——《漢語大詞典》
(2).至高无上的地位。多指君、后之位。 汉 贾谊 《过秦论上》:“及至 始皇 ,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 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汉书·路温舒传》:“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统。”《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有司奏立 长秋宫 ,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 马贵人 德冠后宫。’遂登至尊。”
(3).用为皇帝的代称。《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今遣使者承至尊之命,送蛮夷之贾。”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一》:“近年财空虚,大吏告民穷,而至尊忧帑匱。” ——《漢語大詞典》
方 fāng《國語辭典》
方 [ fāng ]
名- 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
- 区域。如:「地方」、「远方」。
- 古代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抱表怀绳。」汉·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
- 位置、地位的一边或一面。如:「东方」、「四面八方」、「对方」、「我方」、「双方」。
- 法子、办法。如:「方法」、「千方百计」、「教导有方」。
- 治病的药单、配药的单子。如:「药方」、「偏方」、「秘方」、「处方」。《镜花缘·第二九回》:「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 数学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 量词。计算方形物品的单位。相当于「块」、「个」。如:「匾额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图章」。
- 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方形的。如 :「方桌」、「方阵」。
- 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 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
- 才、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梦方醒」。《红楼梦·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 正、适。如:「来日方长」、「方兴未艾」。《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 将。《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玺书劳异曰:『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当、在。《庄子·人间世》:「方今之时,仅免刑焉。」《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旰食 gàn shí
(1).晚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左传·昭公二十年》:“ 奢 闻 员 不来,曰:‘ 楚 君、大夫其旰食乎!’”
(2).泛指勤于政事。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今 兴 官尊任重,经略千里,当听讼侍祠,班詔劝课,早朝旰食,夕惕若厉。” 唐 杜甫 《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恩。”《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大陆〉发刊辞》:“于是大陆之君臣,乃由此而旰食矣。” ——《漢語大詞典》
(2).泛指勤于政事。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今 兴 官尊任重,经略千里,当听讼侍祠,班詔劝课,早朝旰食,夕惕若厉。” 唐 杜甫 《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恩。”《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大陆〉发刊辞》:“于是大陆之君臣,乃由此而旰食矣。” ——《漢語大詞典》
鸿雁(鴻鴈)hóng yàn
亦作“ 鸿雁 ”。
(1).俗称大雁。一种候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主食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可供食用,并可驯养。《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顾鸿鴈麋鹿。”《淮南子·泰族训》:“以食狗马鸿雁之费养士,则名誉必荣矣。” 唐 韩愈 《送湖南李正字归》诗:“人随鸿鴈少,江共蒹葭远。” 徐迟 《火中的凤凰》八:“十年来被迫离开 北京 的朋辈友好,差不多全回来了,他们有如天边鸿雁,联群而至。”
(2).《诗·小雅·鸿雁序》:“《鸿鴈》,美 宣王 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后即用以比喻灾乱流离之民。 清 蒲松龄 《拟上以山左饥荒截漕赈济全蠲四十三四两年钱粮仍亲巡地方省民疾苦群臣谢表》:“抱子离乡,劳哉鸿雁。” 清 杨伦 《流丐行》:“流亡尽復业,鸿雁期安栖。”
(3).《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后因以指书信。 清 孙枝蔚 《得方尔止越中消息》诗:“游 吴 曾有约,不谓滞 钱塘 。屡月无鸿鴈,沿途半虎狼。”参见“ 雁足书 ”。
(4).比喻兄弟。 唐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 仇兆鳌 注:“《礼记》‘雁行’比先后有序,《毛诗》‘鶺鴒’比急难相须,故以二鸟喻兄弟。”参见“ 鸿雁行 ”。 ——《漢語大詞典》
(1).俗称大雁。一种候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主食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可供食用,并可驯养。《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顾鸿鴈麋鹿。”《淮南子·泰族训》:“以食狗马鸿雁之费养士,则名誉必荣矣。” 唐 韩愈 《送湖南李正字归》诗:“人随鸿鴈少,江共蒹葭远。” 徐迟 《火中的凤凰》八:“十年来被迫离开 北京 的朋辈友好,差不多全回来了,他们有如天边鸿雁,联群而至。”
(2).《诗·小雅·鸿雁序》:“《鸿鴈》,美 宣王 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后即用以比喻灾乱流离之民。 清 蒲松龄 《拟上以山左饥荒截漕赈济全蠲四十三四两年钱粮仍亲巡地方省民疾苦群臣谢表》:“抱子离乡,劳哉鸿雁。” 清 杨伦 《流丐行》:“流亡尽復业,鸿雁期安栖。”
(3).《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后因以指书信。 清 孙枝蔚 《得方尔止越中消息》诗:“游 吴 曾有约,不谓滞 钱塘 。屡月无鸿鴈,沿途半虎狼。”参见“ 雁足书 ”。
(4).比喻兄弟。 唐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 仇兆鳌 注:“《礼记》‘雁行’比先后有序,《毛诗》‘鶺鴒’比急难相须,故以二鸟喻兄弟。”参见“ 鸿雁行 ”。 ——《漢語大詞典》
美周
唐 赵铎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惭无美周颂,徒上祝尧篇。 ——《骈字类编》
宣 xuān《國語辭典》
宣 [ xuān ]
动- 散播、发扬。如:「宣传」。《书经·皋陶谟》:「日宣三德。」唐·柳宗元〈斩曲几文〉:「谄谀宜惕,正直宜宣。」
- 发散、疏通。如:「宣泄怨气」。《左传·昭公元年》:「宣汾、洮,障大泽。」
- 表达、说明。如:「心照不宣」。《国语·周语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宋·苏轼〈贺蒋发运启〉:「忽移书之见及,欣感之幸,笔舌难宣。」
- 知道、明白。《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民未知信,未宣其用。」
- 以君王的命令传召臣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镜花缘·第四回》:「刚才奴婢已向各花宣过圣意。」
- 遍。《管子·小匡》:「公宣问其乡里而有考验。」《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焕炳照曜,靡不宣臻。」
- 姓。如明代有宣仲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