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平横云栋塞空虚,倒影仍临碧玉壶。

楼钥宋代〕《千佛阁

平横云栋塞空虚,倒影仍临碧玉壶。
千佛威光归宝所,九霄宸藻粲河图。
人天共叹未曾有,燕雀相惊不敢踰。
试问南询童子看,化城曾见此楼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云栋塞空倒影碧玉壶

平 píng《國語辭典》

平 [ píng ]

  1. 不高不低、不凸出的。如:「平地」、「平房」、「平沙」。唐·王维〈观猎〉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宋·陆游〈初发夷陵〉诗:「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2. 协调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
  3. 均等的。如:「平均」、「平等」。
  4. 安宁的。如:「心平气和」、「风平浪静」。唐·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 没有战争的。如:「和平」、「太平」。唐·韩愈〈争臣论〉:「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6. 寻常的。如:「平日」、「平时」、「平常」。
  7. 不分胜负的。如:「平手」。
  8. 缺少变化的。如:「声音低平」。
  1. 公正的、无偏倚的。如:「平分」、「平反」。
  2. 不高不低的。如:「平推」、「平铲」。
  1. 使安定、征服。如:「平乱」、「跨海平魔」。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 媾和、和好。《左传·桓公八年》:「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
  3. 压抑。如:「怨气难平」。
  4. 犁平、辗平、推平。如:「去将地平一平。」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平声 」条。
  2. 大陆地区北平市的简称。如:「王兄今日赴平公干。」
  3. 姓。如汉代有平当。

平 [ pián ]

  1. 辨别。参见「平章百姓 」条。
横 ( 橫 ) héng/hèng
横 [ héng ]
  1. 跟地面平行的,与“”、“”相对:~梁。~楣。~额。~幅。~批。~披(长条形横幅字画)。~匾。~标。~空。
  2. 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相对:~写。~排。~向。~斜。纵~。
  3. 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相对:~贯东西。
横 [ hèng ]
  1. 凶暴,不讲理;蛮~。强~。~暴。~蛮。
  2. 意外的,不寻常的:~财。~祸。~事。~死。
云栋(雲棟)yún dòng
高入云表的梁栋。 北齐 刘昼 《新论·知人》:“ 公输 之刻凤也……綺翮焱发,翽然一翥,翻翔云栋,三日而不集。”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叠云栋而三休,寒暑隔於中霤。”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烛影摇红,月梁云栋,上金钩十二帘櫳。”参见“ 云梁 ”。  ——《漢語大詞典》
塞空
邹智诗元日昏昏雾塞空出门咫尺误西东  ——《分类字锦》
虚 ( 虛 ) xū
虚 [ xū ]
  1.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乘~而入。
  2. 不真实的:~伪。~假(jiǎ)。~妄。~惊。~夸。~构。~传。~张声势。
  3. 内心怯懦:做贼心~。
  4. 不自满:~心。谦~。~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
  5. 抽象的:~词。
  6. 衰弱:~弱。~胖。~汗。~脱。气~。血~。
  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8. 同“墟”,大丘。
  9. 同“圩”,集市。
倒影 dào yǐng
亦作“ 倒景 ”。
(1).指天上最高处,日月之光反由下上照,而于其处下视日月,其影皆倒,故称天上最高的地方为“倒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贯列缺之倒景兮,涉 丰隆 之滂沛。” 裴骃 集解:“列缺,天闪也。倒景,日在下。”《文选·扬雄〈甘泉赋〉》:“歷倒景而絶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陵阳子明经》曰:‘倒景气去地四千里,其景皆倒。’”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出携 松羡 於倒景之表,入宴 常阳 於瑶房之中。”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记》:“灭没倒影不可望,作书詆佛讥君王。”
(2).夕阳返照。《宋书·谢灵运传》:“风生浪於兰渚,日倒景於椒涂。” 宋 苏轼 《登州孙氏万松堂》:“浮空 两竹 横南阁,倒景 扶桑 射北窗。”
(3).泛指日光。 明 刘基 《通天台赋》:“云雾起於太空兮,激倒景而成虹。”
(4).物体倒映于水中。《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峯於千岭。” 李善 注:“山临水而影倒,故曰倒景也。”《花月痕》第六回:“那 秋华堂 、 汾神庙 楼阁参差,倒影波中,澄澈空明,真令人胸襟漱涤,不著一尘。”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 山阴 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5).水中倒立的影子。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 宋 柳永 《早梅芳》词:“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拂石坐深苔,开窗临倒景。” 叶圣陶 《晓行》:“岸滩的草和傍岸的树映入池中,倒影比本身绿得更鲜嫩,更可爱。”  ——《漢語大詞典》
仍 réng《國語辭典》

仍 [ réng ]

  1. 因循、沿袭。《文选·张衡·思玄赋》:「夫吉凶之相仍兮,怕反庂而靡所。」唐·柳宗元〈封建论〉:「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
  1. 屡次、频频。《国语·周语下》:「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汉书·卷九·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
  2. 依然、还。如:「他的病仍不见好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 于是、因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崔祖思友善……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
临 ( 臨 ) lín
临 [ lín ]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碧玉壶(碧玉壺)bì yù hú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 长房 为市掾,见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即跳入壶中。 长房 因诣翁,翁与俱入壶中,见玉堂庄严华丽,美酒嘉肴充盈其中,相与饮毕而出。后因以“碧玉壶”指仙境。 宋 苏轼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之一:“误入仙人碧玉壶,一欢那復问亲疏。”亦省作“ 碧壶 ”。 元 王恽 《仙游曲》之五:“金简朝元拥玉华,碧壶香满謫仙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