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拳拳 quán quán
(1).诚挚貌。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三国 魏 繁钦 《定情诗》:“何以致拳拳,綰臂双金环。” 唐 孟简 《惜分阴》诗:“业广因苦功,拳拳志士心。” 明 方孝孺 《题太史公手帖》:“将辞京师时,所发词意重厚,拳拳以古贤哲之事见勉。” 吴咏湘 《忆修水》:“我想像着你依然怀着那拳拳的忠心,用有力的臂膀挥舞着建设者的鎯头。”
(2).勤勉貌。《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今数遭变异,穀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李贤 注:“拳拳,犹勤勤也。” 唐 柳宗元 《天爵论》:“拳拳於得善,孜孜於嗜学。”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孙幼闇 少贫,训童子学,拳拳忘劳,有不率教,则挞之。”
(3).眷爱貌。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芒慈母》:“拳拳若亲。” 唐 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诗:“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 柔石 的拳拳的心。”
(4).弯曲貌。《古文苑·李陵〈录别〉诗之二》:“烁烁三星列,拳拳月初生。” 章樵 注:“拳拳,曲貌。”《水浒传》第十二回:“夹脑连头,尽长拳拳弯弯螺髮。” ——《漢語大詞典》
(2).勤勉貌。《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今数遭变异,穀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李贤 注:“拳拳,犹勤勤也。” 唐 柳宗元 《天爵论》:“拳拳於得善,孜孜於嗜学。”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孙幼闇 少贫,训童子学,拳拳忘劳,有不率教,则挞之。”
(3).眷爱貌。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芒慈母》:“拳拳若亲。” 唐 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诗:“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 柔石 的拳拳的心。”
(4).弯曲貌。《古文苑·李陵〈录别〉诗之二》:“烁烁三星列,拳拳月初生。” 章樵 注:“拳拳,曲貌。”《水浒传》第十二回:“夹脑连头,尽长拳拳弯弯螺髮。” ——《漢語大詞典》
饬 ( 飭 ) chì
饬 [ chì ]
- 整顿,使整齐:整~纪律。
- 古同“敕”,告诫,命令。
- 谨慎:“程元凤谨~有余,而乏风节”。
- 古同“饰”,巧饰。
边琐(邊瑣)biān suǒ
(1).边境官吏情况的记录。语本《汉书·丙吉传》:“ 吉 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琐,録也。欲科条其人老少及所经歷,知其本以文武进也。”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贤关边琐》:“边琐非边徼,乃文书之録耳。”
(2).亦作“ 边锁 ”、“ 边璅 ”。比喻边境重镇。 宋 范成大 《送陆务观编修监镇江郡归会稽待阙》:“边锁风雷动,军书日夜飞。” 清 钱谦益 《送郭中书赴督师袁公幕》诗:“近臣寄边琐,此例今所无。” 清 徐昂发 《铁岭关》诗:“山形接北荒,边璅通 恒 代 。”
(3).亦作“ 边锁 ”。指守边的军务。 宋 苏轼 《送蒋颖叔帅熙河》:“正坐喜论兵,临老付边锁。” 元 柳贯 《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诗:“固谓真儒识边琐,径烦拂士迂朝蹟。” ——《漢語大詞典》
(2).亦作“ 边锁 ”、“ 边璅 ”。比喻边境重镇。 宋 范成大 《送陆务观编修监镇江郡归会稽待阙》:“边锁风雷动,军书日夜飞。” 清 钱谦益 《送郭中书赴督师袁公幕》诗:“近臣寄边琐,此例今所无。” 清 徐昂发 《铁岭关》诗:“山形接北荒,边璅通 恒 代 。”
(3).亦作“ 边锁 ”。指守边的军务。 宋 苏轼 《送蒋颖叔帅熙河》:“正坐喜论兵,临老付边锁。” 元 柳贯 《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诗:“固谓真儒识边琐,径烦拂士迂朝蹟。” ——《漢語大詞典》
寸寸 cùn cùn
(1).一寸一寸地。 汉 枚乘 《谏吴王书》:“夫銖銖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 宋 苏轼 《杂说》:“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銍艾,相寻於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2).每段,每截。《晋书·郄超传》:“ 超 取视,寸寸毁裂。”
(3).犹言渐渐。 唐太宗 《赋得白日半西山》诗:“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唐 白居易 《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诗:“鬢髮茎茎白,光阴寸寸流。” ——《漢語大詞典》
(2).每段,每截。《晋书·郄超传》:“ 超 取视,寸寸毁裂。”
(3).犹言渐渐。 唐太宗 《赋得白日半西山》诗:“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唐 白居易 《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诗:“鬢髮茎茎白,光阴寸寸流。” ——《漢語大詞典》
画 ( 畫 ) huà
画 [ huà ]
- 绘图:绘~。~图。~像。~地为牢。~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 图像:~面。~片。~坛。~板。~卷(juàn )(➊成卷轴形的画;➋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外音。图~。诗中有~。
- 写,签押,署名:~到。~卯。~押。~供。
-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指手~脚。“曲终收拨当心~”。
-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
- 同“划”。
江沙 jiāng shā
(1).江边沙滩;江中沙洲。 南朝 梁元帝 《鸳鸯赋》:“朝浮兮浪华,夜集兮江沙。”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白云断巖岫,緑草覆江沙。” 明 高启 《寄云间朱国史同宿左掖约至江上见访》诗之二:“曾期访旧到江沙,惆悵参差过落花。” 清 张善重 《自囦溪历延平抵建宁杂咏》:“风吹 博望 槎,白浪滚江沙。”
(2).江中泥沙。《宋史·河渠志七》:“ 萧山县 西兴镇 通江两牐,近为江沙壅塞,舟楫不通。” ——《漢語大詞典》
(2).江中泥沙。《宋史·河渠志七》:“ 萧山县 西兴镇 通江两牐,近为江沙壅塞,舟楫不通。”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