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一榻
唐 项斯 李处土道院南楼 满壶邀我醉,一榻为僧闲。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四首 其二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唐 李洞 寄淮海惠泽上人 他日愿师容一榻,煎茶埽地学忘机。
唐 李中 夏日书依上人壁 最怜煮茗相留处,疏竹当轩一榻风。
宋 林逋 春日怀历阳后园游兼寄宣城天使 一榻竹风横懒架,半轩花月到顽盆。
宋 陆游 开元寺小阁十四韵 高挂四面窗,净扫一榻尘。
宋 刘宰 寄题戴氏别墅 闻君筑室水云乡,一榻翛然独老庞。
宋 真山民 连城春夜留别张建溪 一榻暖风栖竹屋,半阑淡月立花阴。
宋 戴敏 观梅 三杯暖寒酒,一榻竹亭前。
元 倪瓒 怀归 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菰蒲夜雨船。 ——《骈字类编》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四首 其二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唐 李洞 寄淮海惠泽上人 他日愿师容一榻,煎茶埽地学忘机。
唐 李中 夏日书依上人壁 最怜煮茗相留处,疏竹当轩一榻风。
宋 林逋 春日怀历阳后园游兼寄宣城天使 一榻竹风横懒架,半轩花月到顽盆。
宋 陆游 开元寺小阁十四韵 高挂四面窗,净扫一榻尘。
宋 刘宰 寄题戴氏别墅 闻君筑室水云乡,一榻翛然独老庞。
宋 真山民 连城春夜留别张建溪 一榻暖风栖竹屋,半阑淡月立花阴。
宋 戴敏 观梅 三杯暖寒酒,一榻竹亭前。
元 倪瓒 怀归 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菰蒲夜雨船。 ——《骈字类编》
容身 róng shēn
(1).安身;存身。《韩非子·诡使》:“而断头裂腹,播骨乎平原野者,无宅容身,身死田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戴氏 《西征记》曰,今见祠在东岸,临 河 累石为壁,其屋宇容身而已。” 唐 张籍 《移居静安坊答元八郎中》诗:“作活每常嫌费力,移居祗是贵容身。”《水浒传》第五五回:“ 宋江 道:‘某等众人,无处容身,暂佔水泊,权时避难。’” 张天翼 《春风》:“ 邱老师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觉得这里小得容身不住:四面的墙壁压着他呼吸都不大灵便。”
(2).保全自身。喻指苟且偷安。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请籴内传》:“不听辅弼之臣,而信谗諛容身之徒,是命短矣。以为不信, 胥 愿廓目于邦门,以观 吴邦 之大败也。”《汉书·朱云传》:“ 云 数上疏,言丞相 韦玄成 容身保位,亡能往来,而 咸 数毁 石显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若尸禄以为高,拱默以为智,当官苟在於免负,立朝不忘於容身,絜行逊言以处朝廷者,亦明主所察也。” ——《漢語大詞典》
(2).保全自身。喻指苟且偷安。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请籴内传》:“不听辅弼之臣,而信谗諛容身之徒,是命短矣。以为不信, 胥 愿廓目于邦门,以观 吴邦 之大败也。”《汉书·朱云传》:“ 云 数上疏,言丞相 韦玄成 容身保位,亡能往来,而 咸 数毁 石显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若尸禄以为高,拱默以为智,当官苟在於免负,立朝不忘於容身,絜行逊言以处朝廷者,亦明主所察也。” ——《漢語大詞典》
无妄(無妄)wú wàng
(1).指《易》卦“无妄”。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诗:“布卦求无妄,祈天愿孔偕。”
(2).谓邪道不行;不敢诈伪。《管子·宙合》:“奚谓当?本乎无妄之治,运乎无方之事,应变不失之谓当。”《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 宋 朱熹 集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3).指灾祸变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绸繆哲后,无妄惟时。” 刘良 注:“无妄惟时,当穷灾之时也。”《晋书·慕容垂载记》:“大王以命世之姿,遭无妄之运,迍邅栖伏,艰亦至矣。”参阅《易·杂卦》及 韩康伯 注。
(4).意外;不期然而然。《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夫灾变大抵有二:有政治之灾,有无妄之变。” 宋 叶适 《滕季度墓志铭》:“而君以惯暇逢仓猝,整习遇草野,厌冠而返,可谓无妄之辱矣!”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乾上。《易·无妄》:“无妄,元亨利贞。” 程颐 传:“无妄者,至诚也。”
(2).谓真实,真相。《庄子·在宥》:“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3).不测;意外。《汉书·谷永传》:“陛下承八世之功业,当阳数之标季,涉三七之节纪,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 颜师古 注:“取《易》之《无妄卦》为义。”参见“ 无妄之灾 ”。
(4).必然。语出《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 鲍彪 注:“无妄,言可必。” 清 戴名世 《书先世遗事》:“府君大怒曰:‘吾闻之,有无妄之福者必有无妄之祸。’” ——《漢語大詞典》
(2).谓邪道不行;不敢诈伪。《管子·宙合》:“奚谓当?本乎无妄之治,运乎无方之事,应变不失之谓当。”《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 宋 朱熹 集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3).指灾祸变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绸繆哲后,无妄惟时。” 刘良 注:“无妄惟时,当穷灾之时也。”《晋书·慕容垂载记》:“大王以命世之姿,遭无妄之运,迍邅栖伏,艰亦至矣。”参阅《易·杂卦》及 韩康伯 注。
(4).意外;不期然而然。《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夫灾变大抵有二:有政治之灾,有无妄之变。” 宋 叶适 《滕季度墓志铭》:“而君以惯暇逢仓猝,整习遇草野,厌冠而返,可谓无妄之辱矣!”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乾上。《易·无妄》:“无妄,元亨利贞。” 程颐 传:“无妄者,至诚也。”
(2).谓真实,真相。《庄子·在宥》:“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3).不测;意外。《汉书·谷永传》:“陛下承八世之功业,当阳数之标季,涉三七之节纪,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 颜师古 注:“取《易》之《无妄卦》为义。”参见“ 无妄之灾 ”。
(4).必然。语出《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 鲍彪 注:“无妄,言可必。” 清 戴名世 《书先世遗事》:“府君大怒曰:‘吾闻之,有无妄之福者必有无妄之祸。’” ——《漢語大詞典》
想 xiǎng《國語辭典》
想 [ xiǎng ]
动- 思索、思考。如:「想办法」、「想不出所以然」。元·马致远〈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彻套·离亭宴煞〉:「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
- 欲、要、打算、希望。如:「想结婚」、「想出国」。《文选·刘琨·劝进表》:「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 推测、猜度。如:「料想」、「推想」、「猜想」。《后汉书·卷七○·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 认为、觉得。如:「你想这样对不对?」、「我想你应该回家一趟。」
- 思念、怀念。如:「想念」。《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望风怀想,能不依依?」唐·杜甫〈客居〉诗:「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
- 似、像。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杜甫〈东屯月夜〉诗:「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 念头、意念。如:「梦想」、「理想」、「不作此想」。《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萧洒出尘之想。」
两 ( 兩 ) liǎng
两 [ liǎng ]
-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餐 cān《國語辭典》
餐 [ cān ]
動- 吃、食。如:「聚餐」、「野餐」。《詩經·鄭風·狡童》:「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 捱、受。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呼保義哥哥見責,我李山兒情願餐柴。」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有一日受法,餐刀正典刑。」
- 採取、聽取。《文選·王儉·褚淵碑文》:「餐輿誦於丘里,瞻雅詠於京國。」
- 食物、飯食。如:「早餐」、「西餐」。
- 量詞。計算飲食次數的單位。如:「一天三餐飯」。
度日 dù rì
过日子。《晋书·沮渠蒙逊载记》:“人无劝竞之心,苟为度日之事。” 唐 杜甫 《寄贾司马严使君》诗:“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在 北京 院讨饭度日。” ——《漢語大詞典》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形-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形-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关心 guān xīn
(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群众生活丨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