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步兵 bù bīng
(1).徒步作战的士兵。《六韬·战步》:“步兵与车骑战,奈何?”《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 多步兵,步兵利险, 汉 多车骑,车骑利平地。” 曲波 《林海雪原》二三:“炮兵猛打的威力,要和步兵猛冲的威力,牢固无隙地结成一体。”
(2).官名。步兵校尉的省称。 唐 温庭筠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诗:“纵得步兵无緑蚁,不缘句漏有丹砂。” 宋 王禹偁 《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诗:“博士 东观 客,求官得步兵。”
(3). 三国 魏 阮籍 的别称。 籍 尝官步兵校尉。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是也。” 明 何景明 《西郊秋兴》诗之七:“ 步兵 常嗜酒, 水部 本能文。” ——《漢語大詞典》
(2).官名。步兵校尉的省称。 唐 温庭筠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诗:“纵得步兵无緑蚁,不缘句漏有丹砂。” 宋 王禹偁 《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诗:“博士 东观 客,求官得步兵。”
(3). 三国 魏 阮籍 的别称。 籍 尝官步兵校尉。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是也。” 明 何景明 《西郊秋兴》诗之七:“ 步兵 常嗜酒, 水部 本能文。” ——《漢語大詞典》
胜处
美好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 明 唐顺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 彭君 隐焉而乐之。” ——《漢語大詞典》
轻 ( 輕 ) qīng
轻 [ qīng ]
-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刘 ( 劉 ) liú
刘 [ liú ]
- 姓。
子 zǐ《國語辭典》
子 [ zǐ ]
名- 地支的第一位。
- 时辰名。约当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 古时指子女,现专指儿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独生子」。
- 后代、子孙。如:「绝子绝孙」。《荀子·正论》:「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晋·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 稚幼的鸟兽。如:「鹿子」、「鹤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 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如:「菜子」、「鱼子」、「瓜子」、「莲子」。
- 对一般人的通称。如:「小女子」、「无聊男子」。《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 对男子的美称,多指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 夫妇之间相互的称呼。如:「内子」、「外子」。
- 称辈分小、年纪轻的人。如:「子弟」。《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 古代图书分类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技艺、术数等书籍。如:「经、史、子、集。」
-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你。《韩非子·难势》:「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 :「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同「尔 」、「汝」。
- 幼小的。如:「子鸡」、「子姜」、「子猪」。
- 和母对称的。见「子金」、「子音」等条。
- 派生的、有所属的。见「子目」、「子句」等条。
- 照顾、抚爱。《礼记·中庸》:「子庶民,来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子 [ zi ]
缀- 词尾:➊ 接名词。如:「桌子」、「筷子」。➋ 接动词。如:「起子」、「拍子」。➌ 接形容词。如:「聋子」、「乱子」。➍ 接量词。如:「两下子」、「一档子」。
北海 běi hǎi
(1).古代泛指北方最远僻之地。《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 杨倞 注:“海谓荒晦絶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北史·突厥传》:“自 轩辕 以来, 獯粥 多为边患。今远穷北海,皆为臣妾,此之盛事,振古未闻。”
(2). 秦 汉 时对某些大泽的泛称。(1)指今 里海 。《史记·大宛列传》:“ 奄蔡 ……临大泽,无崖,盖乃 北海 云。”(2)指今 贝加尔湖 。《汉书·苏武传》:“乃徒 武 北海 无人处。” 清 顾炎武 《千官》诗:“千官白服皆臣子,孰似 苏生 北海 边。”
(3).指 渤海 。《孟子·梁惠王上》:“故王之不王,非挟 太山 以超 北海 之类也。” 焦循 正义引 阎若璩 《四书释地》:“ 齐 南有 太山 ,北有 渤海 ……皆取 齐 境内之地设譬耳。”《庄子·秋水》:“﹝ 河伯 ﹞顺流而东行,至于 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4).郡名。 汉景帝 中元 二年置。治所 营陵 (今 山东省 昌乐县 东南)。 东汉 改为 北海国 ,移治 剧 (今 寿光县 东南)。 光武 侄 兴 曾封为 北海王 ,故称 北海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傅毅 之誄 北海 ,云‘白日幽光,雰雾杳冥’。” 汉 末 孔融 任 北海 相,人称 孔北海 ,亦称 北海 。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仰开樽 北海 高情,幸追欢 西园 名俊。” 清 姚鼐 《清苑望郎山有怀朱克斋》诗:“欲将 北海 同樽酒,遶尽 西山 到 卫州 。”参见“ 北海尊 ”。又 唐 书法家 李邕 官 北海 太守,人称 李北海 。 唐 杜甫 有《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康有为 《庐山谣》:“ 诚悬 北海 残碑在,古佛露坐似惭居尊无寸功。”
(5).古代帝王宫苑。在 北京市 西城区 故宫 和 景山 的西北。即今之 北海公园 。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一晃儿过了新年,正月初五下午一点,在 北海 举行化装滑冰比赛。” 冰心 《冬儿姑娘》:“太太,您比在 北海 养病,我陪着你的时候,气色好多了,脸上也显著丰满!”
(6).复姓。 春秋 吴 大夫有 北海子高 。见《通志·氏族三》。 ——《漢語大詞典》
(2). 秦 汉 时对某些大泽的泛称。(1)指今 里海 。《史记·大宛列传》:“ 奄蔡 ……临大泽,无崖,盖乃 北海 云。”(2)指今 贝加尔湖 。《汉书·苏武传》:“乃徒 武 北海 无人处。” 清 顾炎武 《千官》诗:“千官白服皆臣子,孰似 苏生 北海 边。”
(3).指 渤海 。《孟子·梁惠王上》:“故王之不王,非挟 太山 以超 北海 之类也。” 焦循 正义引 阎若璩 《四书释地》:“ 齐 南有 太山 ,北有 渤海 ……皆取 齐 境内之地设譬耳。”《庄子·秋水》:“﹝ 河伯 ﹞顺流而东行,至于 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4).郡名。 汉景帝 中元 二年置。治所 营陵 (今 山东省 昌乐县 东南)。 东汉 改为 北海国 ,移治 剧 (今 寿光县 东南)。 光武 侄 兴 曾封为 北海王 ,故称 北海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傅毅 之誄 北海 ,云‘白日幽光,雰雾杳冥’。” 汉 末 孔融 任 北海 相,人称 孔北海 ,亦称 北海 。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仰开樽 北海 高情,幸追欢 西园 名俊。” 清 姚鼐 《清苑望郎山有怀朱克斋》诗:“欲将 北海 同樽酒,遶尽 西山 到 卫州 。”参见“ 北海尊 ”。又 唐 书法家 李邕 官 北海 太守,人称 李北海 。 唐 杜甫 有《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康有为 《庐山谣》:“ 诚悬 北海 残碑在,古佛露坐似惭居尊无寸功。”
(5).古代帝王宫苑。在 北京市 西城区 故宫 和 景山 的西北。即今之 北海公园 。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一晃儿过了新年,正月初五下午一点,在 北海 举行化装滑冰比赛。” 冰心 《冬儿姑娘》:“太太,您比在 北海 养病,我陪着你的时候,气色好多了,脸上也显著丰满!”
(6).复姓。 春秋 吴 大夫有 北海子高 。见《通志·氏族三》。 ——《漢語大詞典》
狂言 kuáng yán
(1).妄诞之语,放肆之言。《汉书·霍光传》:“诸儒生多窶人子,远客飢寒,喜妄説狂言,不避忌讳。” 唐 杜牧 《兵部尚书席上作》诗:“偶发狂言惊满座,三重粉面一时回。”《儒林外史》第十八回:“ 支剑峯 已是大醉,口发狂言。”
(2).用作自谦之词。《庄子·知北游》:“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汉书·谷永传》:“ 永 奏书谢 凤 曰:‘ 永 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将军説其狂言,擢之皂衣之吏,厕之争臣之末。’”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士固信於知己,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 愈 再拜。” 清 张惠言 《与左仲甫书》:“ 惠言 於天下事无一能晓,不量其愚鄙,輒欲以狂言闻於执事,执事其亦察之,幸甚。”
(3).狂直之言。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七事》:“郎中 张文 ,前独尽狂言,圣听纳受,以责三司,臣子旷然,众庶解悦。”
(4).犹胡说。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呀!到了呵须按实田地,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责状招实。” 明 高濂 《玉簪记·手谈》:“我这里清浄堂中不捲帘,景幽然,閒花野草漫连天,莫狂言。” 柳青 《创业史》题叙:“我给你说句话,你可别给外人狂言乱语啊!”
(5).指病人的谵语。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余外妇姊夫 蒋士 ,有佣客,得疾下血。医以中蛊,乃密以蘘荷根布席下,不使知。乃狂言曰:‘食我蛊者,乃 张小小 也。’” ——《漢語大詞典》
(2).用作自谦之词。《庄子·知北游》:“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汉书·谷永传》:“ 永 奏书谢 凤 曰:‘ 永 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将军説其狂言,擢之皂衣之吏,厕之争臣之末。’”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士固信於知己,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 愈 再拜。” 清 张惠言 《与左仲甫书》:“ 惠言 於天下事无一能晓,不量其愚鄙,輒欲以狂言闻於执事,执事其亦察之,幸甚。”
(3).狂直之言。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七事》:“郎中 张文 ,前独尽狂言,圣听纳受,以责三司,臣子旷然,众庶解悦。”
(4).犹胡说。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呀!到了呵须按实田地,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责状招实。” 明 高濂 《玉簪记·手谈》:“我这里清浄堂中不捲帘,景幽然,閒花野草漫连天,莫狂言。” 柳青 《创业史》题叙:“我给你说句话,你可别给外人狂言乱语啊!”
(5).指病人的谵语。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余外妇姊夫 蒋士 ,有佣客,得疾下血。医以中蛊,乃密以蘘荷根布席下,不使知。乃狂言曰:‘食我蛊者,乃 张小小 也。’” ——《漢語大詞典》
迕 wǔ《國語辭典》
迕 [ wǔ ]
动- 违背、违逆。《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传》:「宫人畏之,莫敢复迕。」
- 遇、逢。《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王甫时出,与蕃相迕。」
- 触犯、冒犯。《资治通鉴·卷六三·汉纪五十五·献帝建安五年》:「公貌宽而内忌,不亮吾忠,而吾数以至言迕之。」《聊斋志异·卷二·巧娘》:「笑问:『何迕巧娘?』生言:『不自知罪。』」
- 夹杂、错杂。《文选·宋玉·风赋》:「耾耾雷声,回穴错迕。」唐·李善·注:「错迕,杂错交迕也。」清·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毗陵驿马》:「蹏声、铎声、箠声迕交衢,昼夜不绝。」
迕 [ wù ]
- (一)之又音。
阿瞒(阿瞞)ā mán
(1). 三国 魏 曹操 的小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太祖武皇帝 , 沛国 譙 人也,姓 曹 ,讳 操 ,字 孟德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曹瞒传》:“ 太祖 一名 吉利 ,小字 阿瞒 。” 宋 杨万里 《读严子陵传》诗:“早遣 阿瞒 移 汉 鼎,人间何处有 严陵 ?” 清 曹寅 《题启南先生莫斫铜雀砚图》诗:“ 阿瞒 心雄天厌足,平生只欠 西陵 哭。”
(2). 唐玄宗 的自称。 唐 南卓 《羯鼓录》:“上笑曰:大哥不必过虑, 阿瞒 自是相师,夫帝王之相,且须有英特越逸之气,不然有深沉包育之度,若 花奴 但端秀过人,悉无此相,固无猜也。” 钱熙祚 校:“上於诸亲常自称此号。” 宋 范成大 《题〈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三:“忽报猪龙掀宇宙, 阿瞒 虚读相书来。” 宋 陆游 《晓发金牛》诗:“ 阿瞒 狼狈地,千古有遗伤。” ——《漢語大詞典》
(2). 唐玄宗 的自称。 唐 南卓 《羯鼓录》:“上笑曰:大哥不必过虑, 阿瞒 自是相师,夫帝王之相,且须有英特越逸之气,不然有深沉包育之度,若 花奴 但端秀过人,悉无此相,固无猜也。” 钱熙祚 校:“上於诸亲常自称此号。” 宋 范成大 《题〈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三:“忽报猪龙掀宇宙, 阿瞒 虚读相书来。” 宋 陆游 《晓发金牛》诗:“ 阿瞒 狼狈地,千古有遗伤。”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