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珍藏留紫禁,宝构拂丛云。

金君卿宋代〕《和御制观龙图阁三圣御书

累圣传真迹,天苞炳瑞文。珍藏留紫禁,宝构拂丛云。

焜耀三辰烂,周旋八体分。宸心追睿辙,尤念保邦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珍藏紫禁宝构丛云

珍藏 zhēn cáng
(1).珍贵的收藏物。 汉 班固 《西都赋》:“陆海珍藏, 蓝田 美玉。”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后有内府印标题品,次皆宸翰也。舍此褾轴,悉非珍藏。”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一:“工於尺牘,辞简而甚文,朋友得之,輒以为珍藏。” 徐迟 《火中的凤凰》:“书市活跃,国家珍藏陆续出现。”
(2).珍视并收藏。 宋 苏轼 《答吴子野书》:“扶劣膏不识其为何物,但珍藏之,莫测所用,因书幸详以示諭也。”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此卷迺 至元 六年五月五日为余作也,吾珍藏之。” 清 郑燮 《四子书真迹序》:“ 黄涪翁 有 杜 诗抄本, 赵松雪 有《左传》抄本,皆为当时欣慕,后人珍藏,至有争之而致讼者。” 罗广斌 《在烈火中得到永生》:“有一些文件太宝贵了,谁也舍不得烧毁,人们冒着危险,把它珍藏下来。”
收藏宝物的府库。 南朝 宋 范晔 《宦者传论》:“南金、和宝、冰紈、雾縠之积,盈牣珍藏;嬙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綺室。”  ——《漢語大詞典》
留 liú《國語辭典》

留 [ liú ]

  1. 停止。《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可疾去矣,慎毋留!」《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北救赵,至安阳,留不进。」
  2. 不使离开。如:「慰留」。《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三国演义·第八二回》:「昔子瑜在柴桑时,孔明来吴,孤欲使子瑜留之。」
  3. 保存、保留。如:「留余地」、「留胡子」。《墨子·非儒下》:「于是厚其礼,留其封,敬见而不问其道。」
  4. 遗下。如:「遗留」、「祖先留下丰富的遗产。」
  5. 注意。如:「留心」、「留意」、「留神」。
紫禁 zǐ jìn
古以紫微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因称宫禁为“紫禁”。《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掩綵瑶光,收华紫禁。” 李善 注:“王者之宫,以象紫微,故谓宫中为紫禁。” 唐 戴叔伦 《宫词》:“紫禁迢迢宫漏鸣,夜深无语独含情。”《秦併六国平话》卷上:“疎鐘传紫禁之声, 辽水 泛红霞之影。”  ——《漢語大詞典》
宝构(寶構)bǎo gòu
壮丽的建筑物。 宋 王安石 《上元从驾集禧观》诗:“宝构中开移玉座,华灯错出映垂绅。”  ——《漢語大詞典》
拂 fú/bì《國語辭典》

拂 [ fú ]

  1. 掸拭尘埃或驱除蚊蝇的用具。如:「拂子」。汉·徐淑〈又报嘉书〉:「今奉旄牛尾拂一枚。」《南史·卷四五·陈显达传》:「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自逐。」
  1. 抹拭。《仪礼·士昏礼》:「主人拂几。」
  2. 轻轻掠过、擦过。如:「春风拂面」。唐·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红楼梦·第四九回》:「闻得一阵寒香拂鼻。」
  3. 甩动、抖动。如:「拂袖而去」。《西游记·第七一回》:「那菩萨将柳枝连拂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俱无,黄沙绝迹。」
  4. 违反、违逆。《孟子·告子下》:「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只因难拂你老先生一片为好的意思。」

拂 [ bì ]

  1. 辅助。通「弼」。参见「拂士 」条。
丛云(叢雲)cóng yún
(1).聚集的云。 唐 李峤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县。” 唐 任华 《明堂赋》:“远而望之,若扶桑吐日生高冈;近而察之,若丛云转盖陵昊苍。”
(2).指 虞舜 所作《卿云歌》。语本《尚书大传》卷一下:“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於时八风循通,卿云藂藂。”藂,同“ 丛 ”。 唐 李善 《上〈文选注〉表》:“ 媧 簧之后,掞丛云之奥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