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经推戴德,佐郡同何逊。
文澜笔阵。早岁惊神骏。花萼继,飞腾迅。传经推戴德,佐郡同何逊。
风景地,二分明月窥人俊。
览揆当青鬓。底语为君进。却月迩,凌风近。玉壶冰色洁,宝瑟朱丝润。
还自有,君家柑酒鹏声韵。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传经(傳經)chuán jīng
(1).传授经学。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三:“ 匡衡 抗疏功名薄, 刘向 传经心事违。” 清 钱谦益 《父在中先封承德郎请加封制》:“肆尔传经之子,为吾典学之臣。”
(2).今喻指传授经验。
(3).中医称伤寒病的变化过程。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脉法》“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 宋 成无己 注::“伤寒之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至六日为传经尽,七日当愈。七日不愈者,谓之再传经。”《红楼梦》第六四回:“﹝ 贾母 ﹞禁不住风霜伤感,至夜间便觉头闷心酸,鼻塞声重,……连忙请了医生来诊脉下药,足足的忙乱了半夜一日,幸而发散的快,未曾传经。” ——《漢語大詞典》
(2).今喻指传授经验。
(3).中医称伤寒病的变化过程。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脉法》“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 宋 成无己 注::“伤寒之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至六日为传经尽,七日当愈。七日不愈者,谓之再传经。”《红楼梦》第六四回:“﹝ 贾母 ﹞禁不住风霜伤感,至夜间便觉头闷心酸,鼻塞声重,……连忙请了医生来诊脉下药,足足的忙乱了半夜一日,幸而发散的快,未曾传经。” ——《漢語大詞典》
推戴 tuī dài
推举拥戴。《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及 晏 等进用,咸共推戴,説 爽 以权重不宜委之於人。”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观近古有奸雄奋发,自号勤王……始则示相推戴,终亦成其篡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 太祖 北征,次 陈桥 ,军士推戴,即其地也。”《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吾君未必能归矣!我等宜推戴公子 目夷 ,以主国事。” ——《漢語大詞典》
德 dé《國語辭典》
德 [ dé ]
名- 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 品行、作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恩泽、恩惠。《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孟子·公孙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
- 心意、信念。如:「一心一德」、「离心离德」。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简称。
- 姓。如汉代西域有德若国,后人以国为姓,简姓德。
- 感激、感恩。《左传·成公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聊斋志异·卷一·王成》:「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
- 好的、善的。如:「德政」、「德誉」。《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佐郡 zuǒ jùn
协理州郡政务。指任州郡的司马、通判等职。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佐郡 浙江 西,病闲絶趋驰。” 唐 白居易 《忠州刺史谢上表》:“犹蒙圣慈,曲赐容贷,尚加禄食,出佐 潯阳 ……岂意天慈,忽加詔命:特从佐郡,宠授专城。” 宋 陆游 《上二府乞宫祠启》:“白首而困下吏,久安佐郡之卑;黄冠而归故乡,輒冀奉祠之乐。” 明 何景明 《送卫进士推武昌》诗:“少年佐郡 楚 城居,十郡风流尽不如。” ——《漢語大詞典》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动-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 赞成。如:「赞同」、「同意」。
-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契约。如:「合同」。
-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名-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代-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逊 ( 遜 ) xùn
逊 [ xùn ]
- 退避,退让:~位。~遁。
- 谦让,恭顺:~让。谦~。
- 次,差,不及:~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