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怅兴亡兮怀今昔,独兹溪兮无终极。

张励宋代〕《题张公翊清溪图

九华郁兮江南山,清溪下兮贯山间。江北骛兮溪东旋,浊汤汤兮清漫漫。

山几转兮水几盘,近交臂兮远连环。决天末兮浮云端,齐之山兮秋之浦。

景晦明兮气吞吐,草木蓊兮媚林莽。绣屏张兮翠绡舞,深窈窕兮掩幽坞。

雨吟猿兮风啸虎,下凫雁兮泳鲂鱮。商之樯兮渔之罟,互出没兮更散聚。

樵有舍兮梵有宇,云岩阿兮棘樊圃。翚连甍兮岸之浒,弄潺湲兮棹容与。

中横绝兮梁为渡,隐孤城兮其西去。春之朝兮秋之夕,风既清兮月又白。

遐矫首兮俯陈迹,携佳人兮不可得。空远望兮中感百,思悠悠兮情恻恻。

怅兴亡兮怀今昔,独兹溪兮无终极。嗟夫人兮摆尘滓,遥徜徉兮玩山水。

移山川兮置窗几,手舒卷兮千万里。辀余车兮秣余马,往其从兮山之下。

枻吾舟兮泛清泻,乐鱼鸟兮放林野。愿未适兮胡为者,聊寓言兮公墨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怀今昔无终

怅 ( 悵 ) chàng
怅 [ chàng ]
  1. 失意,不痛快:~然若失。~恍(恍惚)。~望(怅然怀想)。~惘。~惋。~~。惆~。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亡 wáng/wú《國語辭典》

    亡 [ wáng ]

    1. 逃跑。如:「流亡」、「逃亡」。《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2. 失去。如:「亡羊补牢」。《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
    3. 死去。如:「死亡」、「伤亡」。
    4. 消灭。如:「灭亡」、「败亡」。《礼记·中庸》:「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5. 外出不在。《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聊斋志异·卷一○·真生》:「明日,往投刺,适值其亡,凡三谒,皆不遇。」
    6. 忘记。汉·王充《论衡·语增》:「为长夜之饮,亡其甲子。」唐·戴叔伦〈南野〉诗:「身勚竟亡疲,团团欣在目。」通「忘」。
    1. 死去的。如:「亡父」、「亡兄」、「未亡人」。《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末所愤愤者,亡亲坟垄未成。」

    亡 [ wú ]

    1. 没有。《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唐·韩愈〈进学解〉:「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同「无 」。
    兮 xī《國語辭典》

    兮 [ xī ]

    1. 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啊」:➊ ​ 表示感叹的语气。《诗经·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➋ ​ 表示赞叹、肯定的语气。《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怀 ( 懷 ) huái《國語辭典》
    怀
    1. 「懷 」的異體字。
    今昔 jīn xī
    (1).昨夜。《吕氏春秋·博志》:“ 尹儒 反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梦受之。’”《史记·龟策列传》:“今昔壬子, 宿 在 牵牛 。” 司马贞 索隐:“今昔,犹昨夜也。以今日言之,谓昨夜为今昔。”
    (2).现在与过去。 唐 韩愈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诗》:“乐我盛明朝,於焉傲今昔。”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此是説光景,一友叙今昔异同。”《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便是把他惹翻了,今昔情形不同,也不怕他远走高飞,拿刀动杖。”
    (3).往昔;过去。 明 刘基 《忆秦娥》词:“繁华过眼成今昔,沧波浩渺空潮汐。”  ——《漢語大詞典》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弃君之命,,~谁受之?”
    兹 ( 茲 ) zī/cí
    兹 [ zī ]
    1. 这,这个,此:~日。~行(xíng)。
    2. 现在:~聘请某先生为本校教员。
    3. 年:今~。来~。
    4. 同“滋”,增益;多。
    5. 古代称草席。
    兹 [ cí ]
    1. 〔龟(qiū)~〕见“龟”。
    溪 xī《國語辭典》

    溪 [ xī ]

    1. 山间的小河流。后泛指小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唐·杜甫〈玉华宫〉诗:「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溪 [ ​qī ]

    1. (一)​之又音。
    无终(無終)wú zhōng
    (1).没有终止;没有穷极。《庄子·则阳》:“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 南朝 齐 明僧绍 《正二教论》:“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靡应非身,尘劫非遐,此其所以为教也。”
    (2). 三国 魏 田畴 志行卓越,隐居 无终山 。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二:“辞家夙严驾,当往志 无终 。” 清 阎尔梅 《汧置草堂读史》诗:“ 郭泰 辞徵虚有道, 田畴 抗节隐 无终 。”
    (3).古代 山戎 国名。 春秋 时分布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东,后迁至 河北省 玉田县 西北 无终山 ,因山而得名。《左传·襄公四年》:“ 无终子 嘉父 使 孟乐 如 晋 ,因 魏庄子 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 戎 。” 杜预 注:“ 无终 , 山戎 国名。”  ——《漢語大詞典》
    极 ( 極 ) jí
    极 [ jí ]
    1.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
    2.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
    3. 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
    4. 最高的,最终的:~点。~限。~端。~致。
    5.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wéi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