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尽写剑硖诗,不数金薤篇。

释居简宋代〕《大雅堂

少陵何人斯,曰似司马迁。太史牛马走,于此何有焉。

瞢者瞢不理,知言超言前。政如春在花,春岂必丑妍。

又如发清弹,意岂必在弦。悠悠云出山,滔滔水行川。

云水山川行,莫测何能然。不知其谁知,软语黄庭坚。

庭坚语弗软,壮折滟滪颠。尽写剑硖诗,不数金薤篇。

密付草玄后,夜光寒烛天。扁作大雅堂,醉墨犹明鲜。

至今百岁后,此意惟心传。炎宋诸王孙,传癖不复痊。

闭户阅宗派,尚友清社贤。吕韩俨前列,芳蜡然金莲。

三洪偕二谢,病可携瘦权。夺胎换骨法,妙处尤拳拳。

疏越正始音,细取麟角煎。亦有老斲轮,堂下时蹁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不数金薤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写 ( 寫 ) xiě
写 [ xiě ]
  1. 用笔作字:~字。~作。编~。
  2. 描摹,叙述:~生。~实。~照(❶画人物的形象;❷描写刻画)。轻描淡~。
剑 ( 劍 ) jiàn
剑 [ jiàn ]
  1.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
硖 ( 硤 ) xiá
硖 [ xiá ]
  1. 〔~石〕a.地名,在中国浙江省海宁县;b.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孟津县西;c.山名,一在中国安徽省寿县西北,一在中国浙江省海宁县东。
  2. 古同“”,两山间的溪谷。
诗 ( 詩 ) shī
诗 [ shī ]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不数(不數)bù shù
数不清;无数。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近古以来,亡代有三,秽国不数。” 汪继培 笺:“秽,当作灭。” 彭铎 校正:“不数,即无数。” 宋 曾巩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时,士之能以特见於世者,率常不过三数人,其世之不数,其人之难得如此。”《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 扬州 番役把 吕祥 的衣服剥脱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绳拴在树的半中腰里,铁棍皮鞭,诸刑咸备……打了个不数。”
不亚于。 明 汪道昆 《高唐梦》:“想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无双,不数 庄生 陈説。”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画船纪艳》:“噫嘻! 钱塘江 上画船风景,诚不数 珠海 灯痕、 秦淮 月色也。”  ——《漢語大詞典》
金薤 jīn xiè
(1).倒薤书的美称。喻文字之优美。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韩醇 注:“金薤,书也。古有薤叶书……言 李 杜 文章,播於金石云尔。” 宋 岳珂 《桯史·范碑诗跋》:“﹝ 柴中守 诗:﹞夜光照屋四座惊,金薤银钩真墨本。”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行间金薤披,毫端紫电驰。”
(2).精美的薤菜。 清 赵翼 《永昌面作饼大嚼》诗:“先揉银泥烂,次纳金薤馥。”  ——《漢語大詞典》
篇 piān《國語辭典》

篇 [ piān ]

  1. 书籍、简册。《说文解字·竹部》:「篇,书也。」清·段玉裁·注:「书,箸也,箸于简牍者也,亦谓之篇。古曰篇,汉人亦曰卷。」南朝齐·谢朓〈酬德赋〉:「登金华以问道,得石室之名篇。」
  2. 首尾完整的文章。如:「通篇及义」。唐·韩愈〈送灵师〉诗:「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3. 量词。计算文章或诗作的单位。如:「一篇论文」、「诗三百篇」。《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唐·杜甫〈饮中八僊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