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何龙友,真吾友。

欧必元明代〕《送社人何龙友入试春官

何龙友,真吾友。忆昔赵氏园,与君初握手。我年二十馀,君龄未十九。

君发与眉齐,我髯已盈口。同是贤书溢额人,我为龙尾君龙首。

乡较年来各冠军,君怀良璧逢时剖。丙午场中听鹿鸣,疋马长安陌上走。

我致君书数万言,因附青云垂不朽。蹭蹬寒窗过十年,剩却蓝衫几欲穿。

陷贼归来无寸土,一身骨立徒萧然。宗戚乡闾不复顾,云霄旧游谁见怜。

感君高谊难为匹,逢人偏把项斯传。朱提浊酒时相继,片言直当九鼎系。

摇指悠悠陌上人,友生安得如兄弟。君今砥柱障狂澜,小人非敢私怀惠。

北风十月凉飕飕,送君明光去谒帝。东方奏牍盈三千,胪唱乡云居上第。

有时选读中秘书,侍咽柏梁多应制。春风陌上马如飞,长安索书循旧例。

知君草圣已登坛,笔阵一扫龙蛇势。君不见社中李伯襄,双翼云霄起雁行。

诗名已满都人耳,閒来休沐寄江乡。首唱较君输一着,君应接武滩前黄。

同时翰苑四五辈,衣冠近独盛炎荒。丈夫致身苦不早,富贵功名如露草。

得时须及会风云,人有荣名堪自宝。世间不朽惟其三,虚羡眼前常美好。

白日西逝黄河东,倏忽少年成丑老。伸纸挥毫此送君,别离郁郁抒怀抱。

河桥有酒且尽欢,莫使朱颜易枯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龙友真吾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龙友(龙友)
汉书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沬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掩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龙刘禹锡和杨尚书诗当轴 为友临池凤不孤  ——《骈字类编》
真吾 zhēn wú
实的的我。谓脱去外相的本质的我。 宋 苏轼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木落水尽千崖枯,炯然吾亦见真吾。”  ——《漢語大詞典》
友 yǒu《國語辭典》

友 [ yǒu ]

  1. 意气相投、情谊互通的人。如:「好友」、「益友」、「至友」。《诗经·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唐·柳宗元〈师友箴〉:「为人友者,不以道而以利,举世无友。」
  1. 兄弟相亲相爱。《书经·康诰》:「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南史·卷六○·傅昭传》:「昭弟映,字徽远,三岁而孤。兄弟友睦,修身励行,非礼不动。」
  2. 结交。《史记·卷三七·卫康叔世家》:「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
  3. 亲爱。《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1. 有友好关系的。如:「友军」、「友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