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君高谊难为匹,逢人偏把项斯传。
欧必元〔明代〕《送社人何龙友入试春官》
何龙友,真吾友。忆昔赵氏园,与君初握手。我年二十馀,君龄未十九。
君发与眉齐,我髯已盈口。同是贤书溢额人,我为龙尾君龙首。
乡较年来各冠军,君怀良璧逢时剖。丙午场中听鹿鸣,疋马长安陌上走。
我致君书数万言,因附青云垂不朽。蹭蹬寒窗过十年,剩却蓝衫几欲穿。
陷贼归来无寸土,一身骨立徒萧然。宗戚乡闾不复顾,云霄旧游谁见怜。
感君高谊难为匹,逢人偏把项斯传。朱提浊酒时相继,片言直当九鼎系。
摇指悠悠陌上人,友生安得如兄弟。君今砥柱障狂澜,小人非敢私怀惠。
北风十月凉飕飕,送君明光去谒帝。东方奏牍盈三千,胪唱乡云居上第。
有时选读中秘书,侍咽柏梁多应制。春风陌上马如飞,长安索书循旧例。
知君草圣已登坛,笔阵一扫龙蛇势。君不见社中李伯襄,双翼云霄起雁行。
诗名已满都人耳,閒来休沐寄江乡。首唱较君输一着,君应接武滩前黄。
同时翰苑四五辈,衣冠近独盛炎荒。丈夫致身苦不早,富贵功名如露草。
得时须及会风云,人有荣名堪自宝。世间不朽惟其三,虚羡眼前常美好。
白日西逝黄河东,倏忽少年成丑老。伸纸挥毫此送君,别离郁郁抒怀抱。
河桥有酒且尽欢,莫使朱颜易枯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感 gǎn《國語辭典》
感 [ gǎn ]
動- 震撼。如:「感動」。《說文解字·心部》:「感,動人心也。」《易經·咸卦·彖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 接觸、引起。如:「感染」。《紅樓夢·第四二回》:「太夫人並無別症,不過偶感一點風涼。」
- 覺得。如:「頗感意外」、「深感不安」。
- 互相影響、應和。《易經·咸卦·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 傷嘆。如:「感嘆」。《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對別人所給的好處表示謝意。如:「感恩」、「感激」、「銘感五內」。《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宋·歐陽修〈代贈田文初〉詩:「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 受到外來刺激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如:「快感」、「好感」、「百感交集」。晉· 陸機〈愍思賦·序〉:「故作此賦,以紓慘惻之感。」
- 某種自我認知的看法或想法。如:「幽默感」、「責任感」、「自卑感」、「成就感」。
感 [ hàn ]
名- 心中不完滿的感覺。《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感。』」通「憾」。
- 振動、搖動。《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傳》:「廣室陰兮帷幄暗,房櫳虛兮風泠泠。感帷裳兮發紅羅,紛綷縩兮紈素聲。」通「撼」。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名-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 称谓:➊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 姓。如明代有君助。
-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高谊(高誼)gāo yì
(1).高深的义理。《公孙龙子·迹府》:“ 龙 与 孔穿 会 赵 平原君 家, 穿 曰:‘素闻先生高谊,愿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此术,则 穿 请为弟子。’”《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寿头码子’虽然已经是‘猪’的隐语,然而究竟还是隐语,含有宁‘雅’而不‘达’的高谊。”
(2).指深明义理的人。 宋 苏舜钦 《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城南访 永叔 ,共可豁蒙蔽……区区不惮远,飢渴奔高谊。”
(3).崇高的道义;高尚的德行。 唐 刘长卿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诗:“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 宋 曾巩 《送关彦远赴河北》诗:“ 子明 高谊众人知,苗裔清材世所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邢太仆》:“御史素重公名,许之,竟为停察事,听往治丧。至今 南氏 子孙感公高谊不忘。”
(4).深情厚谊。多用于敬称别人的情谊。 宋 王安石 《谢徐秘校启》:“忽承高谊,特损谦辞,顾奬引之过中,非孤蒙之敢望。”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遇徐逊斋太守罢官归滇南》诗:“僕也骑驴看山至,一榻 陈蕃 荷高谊。” 许地山 《缀网劳蛛》:“我很感谢你们二位底高谊。” ——《漢語大詞典》
(2).指深明义理的人。 宋 苏舜钦 《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城南访 永叔 ,共可豁蒙蔽……区区不惮远,飢渴奔高谊。”
(3).崇高的道义;高尚的德行。 唐 刘长卿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诗:“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 宋 曾巩 《送关彦远赴河北》诗:“ 子明 高谊众人知,苗裔清材世所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邢太仆》:“御史素重公名,许之,竟为停察事,听往治丧。至今 南氏 子孙感公高谊不忘。”
(4).深情厚谊。多用于敬称别人的情谊。 宋 王安石 《谢徐秘校启》:“忽承高谊,特损谦辞,顾奬引之过中,非孤蒙之敢望。”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遇徐逊斋太守罢官归滇南》诗:“僕也骑驴看山至,一榻 陈蕃 荷高谊。” 许地山 《缀网劳蛛》:“我很感谢你们二位底高谊。” ——《漢語大詞典》
难为(難爲)nán wéi
不易做到;不好办。《庄子·让王》:“ 魏牟 ,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巖穴也,难为於布衣之士。” 唐 杜甫 《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桂未谷〈晚学集〉序》:“尝谓为才人易为,学人难为,心性之学人易为,考据之学人难为。” 王思阽 《偏枯》:“这虽是不出奇的手艺,搁在不会的人身上,就是个难为。”
(1).使人困窘,使人为难。《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料得家乡已远,就做出嘴脸来,呼么喝六,渐渐难为他夫妻两个来了。”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他要难为我,我不敢进去。”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东洋人出兵》:“总司令末叫退兵,国民党末叫镇静,不过难为仔我伲小百姓。”
(2).犹糟塌。《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婆娘﹞更駡道:‘……是火,都是你烧。若是难为了柴,老娘却要计较。’”
(3).多亏。多用于表示道谢。《红楼梦》第一○四回:“这倒难为二爷白跑了这几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这个圈套,难为他想得这么周密,叫人家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七:“ 长顺 ,难为你!好孩子!” ——《漢語大詞典》
(1).使人困窘,使人为难。《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料得家乡已远,就做出嘴脸来,呼么喝六,渐渐难为他夫妻两个来了。”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他要难为我,我不敢进去。”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东洋人出兵》:“总司令末叫退兵,国民党末叫镇静,不过难为仔我伲小百姓。”
(2).犹糟塌。《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婆娘﹞更駡道:‘……是火,都是你烧。若是难为了柴,老娘却要计较。’”
(3).多亏。多用于表示道谢。《红楼梦》第一○四回:“这倒难为二爷白跑了这几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这个圈套,难为他想得这么周密,叫人家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七:“ 长顺 ,难为你!好孩子!” ——《漢語大詞典》
匹 pǐ《國語辭典》
匹 [ pǐ ]
名- 量词。计算布帛类纺织品的单位。如:「一匹布」、「两匹绸子」。
- 朋友。《礼记·缁衣》:「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汉·郑玄·注:「正当为匹字之误。匹谓知识朋友。」
- 配合。《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庶人惟夫妻相匹。」
- 比较、相比。《庄子·逍遥游》:「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实力相当的。如:「匹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 单独的。如:「匹妇」、「匹夫」。
匹 [ pī ]
名- 量词。计算马、骡、驴等牲畜的单位。如:「一匹马」、「两匹驴」、「单枪匹马」 。
逢 féng《國語辭典》
逢 [ féng ]
动- 遭遇、碰上。如:「逢年过节」。《诗经·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遇见。如:「相逢」、「久别重逢」。
- 用言语或行动讨好别人。如:「逢迎」。《孟子·告子下》:「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辽史·卷一○一·萧胡笃传》:「胡笃长于骑射,见天祚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以逢其意。」
- 姓。如汉代有逢萌。
逢 [ péng ]
状- 参见「[[逢逢]]」条。
- 姓。如夏朝有逢蒙。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偏 piān《國語辭典》
偏 [ piān ]
形- 倾斜、不中正。如:「偏心」、「偏见」、「不偏不倚」。《书经·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 不周全的、片面的。《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 不是中心地带、荒僻的。如:「偏远」、「偏僻」。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深、多。唐·元稹〈酬窦校书二十韵〉:「音徽千里断,魂梦两情偏。」
- 倾于某一面的、不公平的。《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朕闻天不颇复,地不偏 载。」
- 表示故意跟外来要求相反的。如:「他要我去,我偏不去。」
- 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或与意愿相反的。如:「屋漏偏遭连夜雨。」唐·无名氏〈伊川歌·第三〉:「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 恰巧、正好。唐·皇甫冉〈曾东游以诗寄之〉诗:「正是扬帆时,偏逢江上客。」
- 表示「吃过饭」的客套话。《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才吃饭,见他们来了,便笑道:『好长腿子,快上来罢!』宝玉道:『我们偏了。』」
- 姓。如汉代有偏吕。
把 bǎ/bà《國語辭典》
把 [ bǎ ]
动- 握住、拿著。如:「把手言欢」、「把住栏干」。《说文解字·手部》:「把,握也。」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看守。如:「把守」、「把关」。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水浒传·第六一回》:「守门的左右约有四五十军士,簇捧著一个把门的官人在那里坐定。」
- 给与。《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家小厮又悄悄的从后门叫了一个卖草的,把他四个钱。」
- 抱著小孩大小便。如:「把屎」、「把尿」。
- 量词:➊ 计算有柄、有把手器物的单位。如:「一把刀」、「两把伞」。➋ 计算成束的长条状物品的单位。如:「一把葱」、「两把筷子」、「三把火把」。➌ 计算手所能盈握数量的单位。如:「一把盐」、「两把花生米」。➍ 计算手部动作的单位。如:「推他一把」、「拉你一把」。➎ 计算火的单位。如:「放一把火」、「一把怒火」、「一把无名火」。
- 表示约数。如:「丈把长」、「个把钟头」。《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著实跑起来了,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
- 将:➊ 表示处理、处置的意思。如:「把门关上」、「把脸洗净」。➋ 表示致使、导致的意思。如:「把他惹恼了」、「把你气哭了」、「把我急疯了」。
- 被。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不取了他的,倒把别人取了去。」
把 [ bǎi ]
介- (一)1.之又音。
把 [ bà ]
名- 柄,器具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如:「枪把」、「刀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一·礼记音义之一》:「把中,音霸,手执处也。」也称为「把儿」、「把子」。
- 花、叶或果实等的梗子。如:「花把儿」、「叶把儿」。
项 ( 項 ) xiàng
项 [ xiàng ]
- 颈的后部,泛指脖子:颈~。~链。~缩(缩脖子,形容羞怯、畏缩的样子)。强~。
- 量词,分类的条目,:~目。事~。
- 钱款,经费:款~。进~。存~。
- 数学用语,代数式中不用加、减号连接的单式,如“4ax2”。
- 姓。
斯 sī《國語辭典》
斯 [ sī ]
动- 劈裂、析分。《说文解字·斤部》:「斯,析也。」《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
- 距离。《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 此、这个、这里。用于文言文。如:「生于斯,长于斯。」、「斯人」、「以至于斯」。
- 则、就。用于文言文。《论语·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淮南子·本经》:「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
- 之、的。《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 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呢」。《诗经·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 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呵」、「啊」。《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 是。用于倒装句。《诗经·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 尽、都。《书经·金滕》:「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 姓。如三国时吴国有斯从。
传 ( 傳 ) chuán/zhuàn
传 [ chuán ]
-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