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寂寥千载遘会迟,传摹何惜双隃麋。

吴昌绶清代〕《题赵德邻三篆字石刻

景贶签书汝颍时,字曰德邻坡易之。不土之里无言诗,公子阳秋以意知。

春月婉娩梅边卮,白藕花香幼妇辞。盛年文采相娱嬉,名书元祐党籍碑。

后来宦辙营洪驰,监门防御使节持。安定郡王世泽贻,太宗正备藩邸仪。

侯鲭犹录莺莺词,聊复集今多阙遗。洛中片石山之㕒,篆题三字倒薤披。

何缘流转来京师,徐君得此诧绝奇。谓我同好无■偨,辇畀老屋锄荒茨。

寂寥千载遘会迟,传摹何惜双隃麋。飞英振采光陆离,展观四座心神怡。

病夫噤ラ日自持,此特健药逾耆。方回旧迹沦剑池,孤拓郑重箧衍随。

词人魂魄同寄斯,绵邈遥结无穷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寂寥千载遘会传摹何惜隃麋

寂寥 jì liáo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 注:“寂寥,无形体也。”《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僕夫之憔悴。” 王逸 注:“寂寥,空无人民之貌也。”《云笈七籤》卷二:“混元者,记事於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未形,寂寥何有?”
(2).寂静无声;沉寂。《古文苑·枚乘〈忘忧馆柳赋〉》:“鎗鍠啾唧,萧条寂寥。” 章樵 注:“鎗鍠,大音;啾唧,小音。并寂然无声。”《宋书·隐逸传论》:“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宁调元 《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
(3).引申指死亡。 南朝 梁 费昶 《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 扬云 已寂寥,今君復弦直。”
(4).空旷;高远;辽阔。《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紜天地,寂寥宇宙。” 李善 注:“寂寥,旷远之貌也。”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閒。” 巴金 《利娜》:“上面永远是那个灰色的天,下面是那寒冷的、寂寥的、大雪封闭了的荒原。”
(5).恬静;淡泊。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王充 ﹞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有 宏达 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6).冷落萧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余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 宋 苏轼 《乞赈济浙西七州状》:“ 熙寧 中饥疫,人死大半,至今城市寂寥。少欠官私逋负,十人而九。若不痛加賑恤,则一方餘民,必在沟壑。” 明 李贽 《与弱侯焦太史书》:“此间自八老去后,寂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方,亦全不觉欠少甚么,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这里对于左翼文艺,是压迫无所不至,然而别的文艺,却全然空洞无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7).谓稀疏;稀少。 唐 韩愈 《送权秀才序》:“ 权生 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合。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无穷焉。” 宋 叶适 《题潘彦庶群书辩证》:“余愧非精识,其《羣书辩证》,寂寥十数简,谓古人之书必待己而决,颇亦疑之。”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坐是之故,而瑰瑋特絶之徒……羞与 噲 伍,是以此中人才,日就寂寥也。”  ——《漢語大詞典》
千载(千載)qiān zǎi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漢語大詞典》
遘会(遘會)gòu huì
(1).相逢;聚会。 三国 魏 郭遐叔 《赠嵇康》诗之一:“每念遘会,惟曰不足。昕往宵归,常苦其速。”
(2).投合;攀附。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卿试对策·第四问》:“而一时诸臣应运而生,皆起於 淮 甸之间,乘机遘会,以成不世之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郭勋冒功》:“ 嘉靖 初,大礼议起, 勋 乘机遘会,奋袂而起,窃附 张璁 ,得伸夙志,亦小人之魁杰也。”  ——《漢語大詞典》
迟 ( 遲 ) chí
迟 [ chí ]
  1. 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
  2. 晚:~到。~暮,~早。推~。延~。
  3. 姓。
传摹(傳摹)chuán mó
摹拓;传写临摹。 宋 文有年 《题元子故宅》诗:“松煤狼籍楮山赭,空谷雷响工传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唐 宋 浮沉之业,遗裔之所世藏,往往钞録传摹,人所吝恡,间有刻本,率寡完篇。”  ——《漢語大詞典》
何惜
李白诗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衣杜甫诗系舟何惜片时程  ——《韵府拾遗 陌韵》
双 ( 雙 ) shuāng
双 [ shuāng ]
  1.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
  2. 偶,与“”相对:~数。~号。
  3. 加倍的:~料。~份。
  4. 姓。
隃麋 yú mí
(1).古县名。 汉 置,因 隃麋泽 而得名。故地在今 陕西 千阳 东。 东汉 为侯国, 晋 并入 汧县 。参阅《汉书·地理志上》
(2). 隃麋 以产墨著称,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迹。 宋 沈遘 《七言和吴冲卿省舍观苏才翁题壁》:“空堂老壁隃麋昏, 苏子 之蹟世所珍。”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隃麋易尽,终磨海岛之头;侧理若穷,愿写 彭城 之背。” 清 姚士陛 《断砚歌为姜西溟先辈赋砚为家梁汾舍人击碎》:“隃糜发采宣毫爽,酒半传观各夸赏。” 清 洪亮吉 《鉏月阁记》:“蛮纸万幅,有 沈约 手钞之书;隃糜两螺,为 李尤 自製之墨。”
(3).引申指文墨。 清 金人瑞 《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晚斋承茗粥,吾道在隃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