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诸公画竹工画影,隔帘彷佛潇湘景。

李昱明代〕《王子约双钩竹歌

王君金华人,画竹誇当代。此竹乃是钩勒之所为,坐上千人万人爱。

令祖蓝田王右丞,盛唐诗格称其能。将诗变竹寄馀趣,传与衣冠不乏千载之云礽。

王君为人清拔俗,兴来踏遍筼筜谷。笼籦桃枝纷入眼,𥲊𥴡笆篻常经目。

往来曾见吴门道士张溪云,归晚轩中事幽独。有时不作山水图,戏拈银毫书此竹。

王君笔法乃过之,翠筱双钩出林麓。耳根但觉风泠泠,比似张生但神速。

王君写竹能写形,真成标格非冥冥。翛然独立太素始,脱略粉墨辞丹青。

或如金错刀,或如铁钩锁。或如折戟沉吴沙,或如碎璧逃秦火。

或如银幡宝胜之飘飖,或若金节羽衣之婀娜。或如沧江风曳之水衣,或如黄河半解不解之冰澌。

或如白凤尾,或如苍龙漦。钱刀剪碎波心月,丹汞炼就炉中雪。

初疑荆轲图穷见匕首,又惊毛遂颖脱呈锥末。天机逞其妙,形状何骈阗。

后生学子竞观看,但悟书法如针悬。唐时亦有萧协律,所至清风起萧瑟。

眼昏手颤艺转工,一十五叶称绝笔。宋时亦有文湖州,画竹人推第一流。

能令万箨起崖谷,出墙之梢为最优。东坡作竹短而积,别试瑰奇在林僻。

玉堂多暇图一枝,复有小坡能画石。前元作者李仲宾,琅玕卓立无纤尘。

蓟丘家世不易得,父子相传俱绝伦。吴兴学士赵公子,飞白之石谁能比。

水晶宫中春日长,移得蓝枝落窗几。后来又有柯丹丘,大叶长梢动冕旒。

天颜有喜频赐予,晚节衰飒江湖秋。诸公画竹工画影,隔帘彷佛潇湘景。

风景虚无终渺茫,野迥漠漠烟光暝。钩勒写形才逼真,宛如高阁图麒麟。

褒公鄂公毛发动,俨然生面开功臣。我欲题诗寄淇澳,瞻彼涟漪散晴绿。

底为猗猗兴不忘,有斐君子劳心曲。我欲鼓枻游潇湘,碧云万顷浮天光。

美人娟娟隔秋水,欲来不来空断肠。我欲从猎誇云梦,万骑纷纭翠蕤送。

胸中八九吞不辞,文章要比相如重。我欲富如千户侯,家居渭川之上游。

玉版邻人许同吃,始知熊掌非珍羞。我欲乘风发长啸,扁舟直过湘妃庙。

中流鼓瑟声铿锵,和取湖南竹枝调。何如曩昔行李游京都,故人为我共作翠竹红梅图。

原父写梅君画竹,价重已压青珊瑚。挂在成均之左庑,交游轩冕观如堵。

须叟尽作王子猷,六月清风生肺腑。天上归来十二年,柴扉草阁荒山田。

浮花浪蕊纷过眼,此君风节还依然。王君王君听我语,我歌长歌君起舞。

郫筒酤酒满眼酤,与君歌尽幽篁谱。或栽长竿横斗高,下拂东海之波涛。

巨丝一钩连六鳌,任公见之颜色劳。或招葳蕤凤凰宿,阴阳各应雌雄六。

伶伦制律工有馀,一声吹裂昆崙玉。或作仙人手中杖,此日携来葛陂上。

见水犹能化作龙,铮然飞入桃花浪。或充奉使手中节,节旄落尽竿难折。

卧起操持十九年,谁谓虚心却如铁。乡来陈者皆此君,与人一生成异勋。

杀青汗简更殊绝,蝌蚪篆籀皆人文。此君由来材不器,用舍行藏随所至。

愿得岁寒同此心,故托霜毫写君意。花溪水接双溪长,与君百里遥相望。

不如坐君西郊之草堂,胸中一吐千亩强。歙坑旧砚椭而苍,鹅溪素练雪色光。

风情老嫩任君写,无使古人专擅场,吁嗟无使古人专擅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诸公画竹画影彷佛潇湘

诸公(諸公)zhū gōng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漢語大詞典》
画竹(画竹)
宋史文同传善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请者足相蹑于门同厌之投缣于地骂曰吾将以为袜好事者传之以为口实  ——《骈字类编》
工 gōng《國語辭典》

工 [ gōng ]

  1. 有专门技术或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如:「木工」、「矿工」、「水电工」。《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技巧。如:「唱工」、「雕工」、「巧夺天工」。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为我草真箓,天人惭妙工。」
  3. 劳动生产的作业。如:「上工」、「加工」、「怠工」。
  4. 大规模、有计划的建设。如:「施工」、「竣工」。
  5. 工业的简称。如:「化工」。
  6. 一种古代乐谱上的音阶符号。参见「工尺 」条。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擅长。如:「工于心计」。《韩非子·五蠹》:「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
  1. 精致、巧妙。如:「工整」。《红楼梦·第四八回》:「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
画影(畫影)huà yǐng
(1).见“ 画影图形 ”。
(2).画像。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祭祀用尸,其义精深,尸不能行也,而易以木主之像;像不能行也,而易之画影:二者犹有用尸之义。”
(3).比喻看不真切的美丽景色。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长蛇蜿蜒的火车在 乌拉岭 上缓缓的游行,山色清新时时投入车窗,成飞掠转折翠白相间的画影。”  ——《漢語大詞典》
隔 gé《國語辭典》

隔 [ gé ]

  1. 遮断、阻塞。如:「阻隔」、「分隔」。《说文解字·阜部》:「隔,塞也。」《后汉书·卷三三·郑弘传》:「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闲。」
  2. 距离、间隔。如:「相隔千里」、「隔两天再说吧!」。《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唐·李商隐〈无题〉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3. 改变、变异。《续汉书志·第二三·郡国志五》赞曰:「称号迁隔,封割纠纷。」
帘 ( 簾 ) lián《國語辭典》

帘 [ lián ]

  1. 酒店門前懸掛的旗幟。《集韻·平聲·鹽韻》:「帘,酒家幟。」唐·李中〈江邊吟〉:「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
  2. 布幔或竹片等做成遮蔽門窗的東西。如:「門帘」、「窗帘」、「竹帘」。同「簾 」。
彷佛 páng fú
亦作“ 彷髴 ”。
(1).依稀,不甚真切。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策 既杀 吉 ,每独坐,彷彿见 吉 在左右。”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李媛步伍亭诗》:“ 薳 兄 子硕 ,送客 餘杭 步伍亭 ,就观壁后,得淡墨书字数行,彷彿可辨,笔迹遒媚,如出女手。”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论语一》:“ 陈叔向 受教於 魏益之 ,未久大悟,而洪纤高下皆若彷髴有见者。”
(2).谓大体相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又卒章五言,颇似歌謡,亦彷彿乎 汉武 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 兰亭 石刻,惟 定武 者得其真……今东南诸刻无能彷彿者。”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晦庵论易服色》:“近日之论,乃鉴其失,然犹未能彷彿古制也。” 闻一多 《说舞》:“歌舞的尾声和第一折相彷彿。”
(3).引申为大致情况。 宋 苏轼 《答上官长官》:“所居临 大江 ,望 武昌 诸山如咫尺。时復叶舟纵游其间,风雨云月,阴晴蚤暮,态状千万,恨无一语略写其彷彿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郎垂死,无一言。械其婢略能道其彷彿。”
(4).犹模糊。指颜色不鲜明。《楚辞·九辩》:“颜淫溢而将罢兮,柯彷彿而萎黄。”  ——《漢語大詞典》
潇湘(瀟湘)xiāo xiāng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漢語大詞典》
景 jǐng/yǐng《國語辭典》

景 [ jǐng ]

  1. 日光。《文选·张载·七哀诗二首之二》:「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 时光。《文选·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怀杂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3. 可供玩赏的形色。如:「风景」、「山景」、「景物依旧,人事全非。」
  4. 情况、境遇。如:「晚景凄凉」。宋·苏轼〈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红楼梦·第四六回》:「率性把方才凤姐过去回来所有的形景言词,始末原由,告诉与他。」
  5. 戏剧中因布幕不同而画分的段落。如:「第一幕第三景」。
  6. 姓。如战国时楚国有景差。
  1. 仰慕。如:「景仰」。《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1. 大。《诗经·小雅·小明》:「神之听之,介尔景福。」《隋书·卷三·炀帝纪上》:「朕嗣膺景业,傍求雅训,有一弘益,钦若令典。」

景 [ yǐng ]

  1. 物体的形影、阴影。《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同「影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