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春山 chūn shān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维 《鸟鸣涧》诗:“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处处子规声。”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大兴 、 宛平 县令设案於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漢語大詞典》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大兴 、 宛平 县令设案於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漢語大詞典》
映 yìng《國語辭典》
映 [ yìng ]
動- 照射。南朝宋·謝靈運〈夜發石關亭〉詩:「亭亭曉月映,泠泠朝露滴。」《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陳後主沈皇后傳》:「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 光線照在物體反射出來。如:「倒映」。北周·庾信〈詠畫屏風詩〉二五首之五:「狹石分花逕,長橋映水門。」宋·陸游〈東湖新竹〉詩:「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 日光、光影。南朝梁·任昉〈落日泛舟東谿〉詩:「交柯溪易陰,反景澄餘映。」
酒艳(酒豔)jiǔ yàn
酒后脸上泛出的红艳之色。 宋 张先 《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词:“人面新生酒艳,日痕更欲春长。” ——《漢語大詞典》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名-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姓。如清代有秋瑾。
-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篱 ( 籬 ) lí《國語辭典》
- 「篱 」的异体字。
挹 yì《國語辭典》
挹 [ yì ]
动- 舀取。《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 牵引。《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 谦退、退让。《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 推崇。《北史·卷三八·裴文举传》:「父邃,性方严,为州里所推挹。」通「揖」。
金英 jīn yīng
(1).金属之精华。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干将 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 萧子范 《七诱》:“收 苗山 之鋌,採 邪溪 之铜,既云时吉,亦曰天中。金英内曜,银精外通。”
(2).黄色的花。 唐 白居易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诗:“金英翠蕚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3).特指菊花。 唐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酒泛金英丽,诗通玉律清。” 宋 王禹偁 《池边菊》诗:“未到重阳归闕去,金英寂寞为谁开。”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辽 相 李儼 作《黄菊赋》,献其主 耶律弘基 。 弘基 作诗题其后以赐之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4).指菊花酒。 唐 方干 《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诗:“ 谢守 登城对远峯,金英泛泛满金钟。” ——《漢語大詞典》
(2).黄色的花。 唐 白居易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诗:“金英翠蕚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3).特指菊花。 唐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酒泛金英丽,诗通玉律清。” 宋 王禹偁 《池边菊》诗:“未到重阳归闕去,金英寂寞为谁开。”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辽 相 李儼 作《黄菊赋》,献其主 耶律弘基 。 弘基 作诗题其后以赐之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4).指菊花酒。 唐 方干 《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诗:“ 谢守 登城对远峯,金英泛泛满金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