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瑞告符,休徵响震。
煌煌七曜,重明交畅。我有嘉宾,是应是贶。邦政既图,接以大飨。
人之好我,式遵德让。宾之初筵,蔼蔼济济。既朝乃宴,以洽百礼。
颁以位叙,或廷或陛。登傧台叟,亦有兄弟。胥子陪寮,宪兹度楷。
观颐养正,降福孔偕。昔我三后,大业是维。今我圣皇,焜耀前晖。
奕世重规,明照九畿。思辑用光,时罔有违。陟禹之迹,莫不来威。
天被显禄,福履是绥。赫矣太祖,克广明德。廓开宇宙,正世立则。
变化不经,民无瑕慝。创业垂统,兆我晋国。列文伯考,时惟帝景。
夷险平乱,威而不猛。御衡不迷,皇涂焕炳。七德咸宣,其宁惟水。
猗欤盛欤,先皇圣文。则天作孚,大哉为君。慎徽五典,帝载是勤。
文武发挥,茂建嘉勋。修已济治,民用宁殷。怀远烛幽,玄教氛氲。
善世不伐,服事三分。德博化隆,道冒无垠。隆化洋洋,帝命溥将。
登我晋道,越惟圣皇。龙飞革运,临焘八荒。睿哲钦明,配踪虞唐。
封建厥福,骏发其祥。三朝习吉,终然允臧。其臧惟何,总彼万方。
元侯列辟,四狱蕃王。时见世享,率兹有常。旅揖在庭,嘉客在堂。
宋卫既臻,陈留山阳。我有宾使,观国之光。贡贤纳计,献璧奉璋。
保佑命之,申锡无疆。振鹭于飞,鸿渐其翼。京邑穆穆,四方是式。
无竞惟人,王纲允敕。君子来朝,言观其极。翼翼大君,民之攸暨。
信理天工,惠康不匮。将远不仁,训以淳粹。幽明有伦,俊乂在位。
九族既睦,庶邦顺比。开元布宪,四海鳞萃。协时正统,殊涂同致。
厚德载物,灵心隆贵。敷奏谠言,纳以无讳。树之典象,诲之义类。
上教如风,下应如卉。一人有庆,群萌以遂。我后宴喜,令问不坠。
既宴既喜,翕是万邦。礼仪卒度,物有其容。晰晰庭燎,喤喤鼓钟。
笙磬咏德,万舞象功。八音克谐,俗易化从。其和如乐,庶品时邕。
时邕斌斌,六合同尘。往我祖宣,威静殊邻。首定荆楚,遂平燕秦。
亹亹文皇,迈德流仁。爰造草昧,应乾顺民。灵瑞告符,休徵响震。
天地弗违,以和神人。既戡庸蜀,吴会是宾。肃慎率职,楛矢来陈。
韩濊进乐,均协清钧。西旅献獒,扶南效珍。蛮裔重译,玄齿文身。
我皇抚之,景命惟新。愔愔嘉会,有闻无声。清酤既奠,笾豆既馨。
礼充乐备,箫韶九成。恺乐饮酒,酣而不盈。率土欢豫,邦国以宁。
王猷允塞,万载无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2).指灵异的事物或景象。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及夫灵瑞、嘉禽、艷卉、殊木,生非其壤,诡色讹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 瞢揭釐城 东四五里,有大窣堵波,极多灵瑞。” ——《漢語大詞典》
告 [ gào ]
动- 诉说、报告。如:「告诉」、「告退」。《诗经·大雅·江汉》:「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 请求。如:「告饶」、「告假」、「告贷」。《国语·鲁语上》:「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
- 揭发、提出诉讼。如:「告状」、「控告」。《韩非子·奸劫弑臣》:「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
- 对大众宣布的语言或文字。如:「公告」、「广告」、「文告」。
- 诉讼的两方。如:「原告」、「被告」。
- 休假。宋·苏轼〈乞郡劄子〉:「遣使存问,赐告养疾。」
- 姓。如战国时有告不害。
告 [ gù ]
动- 规劝。参见「[[忠告]]」条。
- 参见「告朔 」条。
符 [ fú ]
名- 古代用为凭信的器物,刻字在竹、木、金、玉、铜之上,剖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以为征信。如:「虎符」。《史记·卷八·高祖纪》:「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
- 文件、凭证。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徐铁臼》:「我母诉怨于天,今得天曹符,来取铁杵。」
- 祥瑞的征兆。《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等纪·赞曰》:「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 标记、记号。如:「音符」、「符号」。
- 一种道士用来避邪、驱使鬼神的神秘文字。如:「符咒」。《抱朴子·内篇·登陟》:「带升山符,出门作周身三五法。」
- 姓。如唐代有符令奇。
- 相合、吻合。如:「符合」、「名实相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2).惊惧;骚乱。 汉 班固 《答宾戏》:“见之者影骇,闻之者响震。”《隋书·诚节传·元文都》:“既而 宇文化及 立 秦王 浩 为帝,拥兵至 彭城 ,所在响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