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松筠 sōng yún
松树和竹子。《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后因以“松筠”喻节操坚贞。 南朝 齐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日月共为照,松筠俱以贞。”《梁书·元法僧等传论》:“ 侃 则临危不挠, 鸦仁 守义殞命,可谓志等松筠,心均铁石。”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娇鸞 松筠之志虽存,风月之情已动。” ——《漢語大詞典》
阅世(閲世)yuè shì
经历时世。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视身如传舍,閲世甚东流。” 宋 苏轼 《楼观》诗:“门前古碣卧斜阳,閲世如流事可伤。”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砚﹞端凝静默,有励俗之守焉;厚重不毁,有閲世之寿焉。”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二十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漢語大詞典》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名-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 姓。如汉代有古霸。
-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鸡犬(鸡犬)
唐 孟浩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唐 杜甫 寒食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唐 王维 千塔主人 鸡犬散墟落,桑榆荫远田。
唐 王维 早入荥阳界 渔商波上客,鸡犬岸旁村。
唐 钱起 过王舍人宅 鸡犬偷仙药,儿童授道书。
唐 卢纶 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机鸣舂响日暾暾,鸡犬相和汉古村。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依微闻鸡犬,豁达值阡陌。
宋 苏轼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宋 吴子文 访隐者不遇 道人入山访道人,山深俗朴鸡犬驯。
元 卢琦 过平溪桥 处处鱼盐开草市,家家鸡犬类桃源。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寒食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唐 王维 千塔主人 鸡犬散墟落,桑榆荫远田。
唐 王维 早入荥阳界 渔商波上客,鸡犬岸旁村。
唐 钱起 过王舍人宅 鸡犬偷仙药,儿童授道书。
唐 卢纶 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机鸣舂响日暾暾,鸡犬相和汉古村。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依微闻鸡犬,豁达值阡陌。
宋 苏轼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宋 吴子文 访隐者不遇 道人入山访道人,山深俗朴鸡犬驯。
元 卢琦 过平溪桥 处处鱼盐开草市,家家鸡犬类桃源。 ——《骈字类编》
隔云(隔云)
彭年 阳山大石诗 隔云分野绿,穿月逗中空。 ——《分类字锦》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