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员 ( 員 ) yuán/yún/yùn
员 [ yuán ]
- 人,工作或学习的人:~工。教~。演~。动~。复~。司令~。
- 指团体组织中的人:成~。团~。党~。会~。
- 周围:幅~辽阔。
- 量词,常用于武将:一~小将。
- 增加。
- 表示语气。
- 古人名用字。
- 姓。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形-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副-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阙少(闕少)quē shǎo
缺少。《宋书·羊希传》:“官品第一、第二,听占山三顷;第三、第四品,二顷五十亩;第五、第六品,二顷;第七、第八品,一顷五十亩;第九品及百姓,一顷。皆依定格,条上貲簿。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闕少,依限占足。”《三国志平话》卷上:“天下军马都在关前,闕少粮草。” 鲁迅 《华盖集·北京通信》:“住在里面(指监狱),何第安全,真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阙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 ——《漢語大詞典》
铨曹(銓曹)quán cáo
(1).主管选拔官员的部门。 唐 包湑 《会昌解颐录·麴思明》:“銓曹往例,各合得一官,或荐他人亦得。”《宋史·岳云传》:“﹝ 岳云 ﹞功在第一, 飞 不言。逾年,銓曹辩之,始迁武翼郎。” 清 李渔 《蜃中楼·点差》:“漫劳乌府臺前客,屈作銓曹部下人。”
(2).借指主管选拔官员之长官。《明史·顾鼎臣传》:“兵部主事 马承学 恃 鼎臣 有联,自诡必得銓曹,臣故抑 承学 而用 崑 。” ——《漢語大詞典》
(2).借指主管选拔官员之长官。《明史·顾鼎臣传》:“兵部主事 马承学 恃 鼎臣 有联,自诡必得銓曹,臣故抑 承学 而用 崑 。” ——《漢語大詞典》
病 bìng《國語辭典》
病 [ bìng ]
名- 指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亦指生理或心理方面产生不正常的状态。如:「疾病」、「肝病」、「心病」、「相思病」、「病入膏肓」。
- 瑕疵、短处。如:「语病」、「通病」、「弊病」。《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
- 生病、患病。如:「她病了三天,变得相当憔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
- 为其所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 损害。如:「祸国病民」。《战国策·东周策》:「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
- 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恨、怨恨。《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诸王传下·文帝诸子传》:「初,元皇后性忌,以潘氏见幸,恚恨致崩。故劭深病潘氏及濬。」
- 指责、不满。《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
- 有病的。如:「病容」、「病人」、「病夫」。
- 枯干的。唐·杜甫〈薄游〉诗:「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疲惫。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陛下 bì xià
(1).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战国策·燕策三》:“ 秦武阳 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吕氏春秋·制乐》:“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荧惑不徙,臣请死。”《后汉书·刘盆子传》:“诸三老、从事皆大会陛下,列 盆子 等三人居中立,以年次探札。” 王先谦 集解:“陛下,即阶下。”
(2).对帝王的尊称。《韩非子·存韩》:“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汉 蔡邕 《独断》:“ 汉 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於阶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唐 李白 《春日行》:“小臣拜献 南山 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骆宾基 《罪证》五:“大赦了!陛下大赦了!--我是 玉芳 呀!大哥!” ——《漢語大詞典》
(2).对帝王的尊称。《韩非子·存韩》:“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汉 蔡邕 《独断》:“ 汉 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於阶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唐 李白 《春日行》:“小臣拜献 南山 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骆宾基 《罪证》五:“大赦了!陛下大赦了!--我是 玉芳 呀!大哥!” ——《漢語大詞典》
用人 yòng rén
(1).任用人才;使用人员。《淮南子·说林训》:“凡用人之道,若以燧取火,疏之则弗得,数之则弗中,正在疏数之间。”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怀州 刺史闕,请用人。”《文献通考·田赋二》:“古之时用人,称其官则久而不徙,或终其身及其子孙。” 明 张居正 《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用人、行政,无一不当乎人心。”《说岳全传》第十三回:“今 岳飞 之才,不弱于 韩信 ;况国家用人之际,岂可失此栋梁?”
(2).使用的人。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夫铸伪金钱以有法,而钱之善恶无增损於故。择钱则物稽滞,而用人尤被其苦。” 王利器 校注引 黄侃 曰:“‘用人’当作‘用者’解。”
(3).犹言使用民众。《国语·越语下》:“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艺,往从其所。” 王引之 《经义述闻·国语下》:“用人无艺者,人犹众也,言用众之道无常也。”
(4).古谓杀人以祭。《左传·昭公十年》:“秋七月, 平子 伐 莒 ,取 郠 。献俘,始用人於 亳社 。” 杜预 注:“以人祭 殷社 。”
(5).佣工;仆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又交代用人,从此叫那土老儿叫做老爷,叫自己做太太。” 沙汀 《丁跛公》:“他是乡约的内弟……他在这屋里算是一个跑腿的用人。”
(6).特指奶妈。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是 曾 家多年的用人,大奶奶的丈夫就吃她的乳水哺养大的。” ——《漢語大詞典》
(2).使用的人。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夫铸伪金钱以有法,而钱之善恶无增损於故。择钱则物稽滞,而用人尤被其苦。” 王利器 校注引 黄侃 曰:“‘用人’当作‘用者’解。”
(3).犹言使用民众。《国语·越语下》:“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艺,往从其所。” 王引之 《经义述闻·国语下》:“用人无艺者,人犹众也,言用众之道无常也。”
(4).古谓杀人以祭。《左传·昭公十年》:“秋七月, 平子 伐 莒 ,取 郠 。献俘,始用人於 亳社 。” 杜预 注:“以人祭 殷社 。”
(5).佣工;仆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又交代用人,从此叫那土老儿叫做老爷,叫自己做太太。” 沙汀 《丁跛公》:“他是乡约的内弟……他在这屋里算是一个跑腿的用人。”
(6).特指奶妈。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是 曾 家多年的用人,大奶奶的丈夫就吃她的乳水哺养大的。” ——《漢語大詞典》
择 ( 擇 ) zé/zhái
择 [ zé ]
- ◎ 挑拣,挑选:~取。~优。抉~。~善而从。饥不~食。
- ◎ 义同“择”(zé),用于口语:~不开(分解不开;摆脱不开)。~菜。~食。
令 líng/lǐng/lìng《國語辭典》
令 [ lìng ]
名- 命令、法令。如:「军令」、「人事命令」。《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
- 时节。如:「节令」、「夏令」。《镜花缘·第三九回》:「喜得正是小阳春当令,还不甚冷。」
- 词、曲中小令的简称。
- 姓。如汉代有令勉。
- 发布命令。《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使、让。《战国策·赵策四》:「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 好的、善的。如:「令德」、「令誉」。《诗经·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汉·郑玄·笺:「令,善也。」
- 敬辞。用以尊称他人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今人都只限用于尊称对方之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郎」、「令堂」、「令婿」。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