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念当为此别,要历山寺幽。

赵蕃宋代〕《将行示远父秉文四八弟

鸡啼午方停,蝉噪暑未秋。
寓居虽市近,适意如林投。
可人谁能来,王徐真胜流。
王居近官道,树林间田畴。
徐居复何如,老木荫浊沟。
我往必竟日,不为有鱼留。
我有长安行,食谋非道谋。
王郎上冢去,决焉问吴舟。
令弟饥所驱,迤逦从此由。
徐郎独不出,于世罕所求。
念当为此别,要历山寺幽。
令弟既泣女,我亦病未瘳。
是事且若此,其他当罢休。
中秋与重九,预作离阔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为此山寺

念 niàn《國語辭典》

念 [ niàn ]

  1. 惦记、想念。如:「思念」、「挂念」。唐·白居易〈伤远行赋〉:「惟母念子之心,心可测而可量。」
  2. 忆念。佛教指将心清楚放在对象上而不忘失。如:「念佛」、「念施」。《大安般守意经·卷下》:「念出入息。」
  3. 吟诵、诵读。如:「念书」、「念经」、「念咒」。《红楼梦·第一四回》:「说著,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唤进来看视。」通「念」。
  4. 读、研习。如:「你现在念几年级?」、「他一念完中学,就开始工作了。」
  5. 反反复复述说著。如:「念念有词」、「她嘴巴一直念个不停」、「妈妈念你是为了你好。」
  6. 记住。《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7. 怜爱。唐·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卢山〉诗二首之二:「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词:「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1. 极短的时间。如:「一念顷」、「念念分明」。《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卷一六》:「偈曰:『一念。』释曰:『此上品忍但一刹那,无长时。』」
  2. 念头、想法。如:「杂念」、「一念之仁」。《红楼梦·第四回》:「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
  3. 二十。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九出》:「凑著个韶阳小道姑,年方念八,颇有风情。」通「廿」。
  4. 姓。如北周有念贤。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6. 应该:应~。理~。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顶端,头:瓦~。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 [ dàng ]
  1. 合宜:恰~。适~。妥~。
  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3.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4.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6. 吃亏,受骗:上~。
  7.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dang •ㄉㄤ
  1.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为此(爲此)wèi cǐ
因此;因为这个。 汉 王粲 《咏史诗》:“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水浒传》第三五回:“又怕你一时被人攛掇,落草去了,做个不忠不孝的人,为此急急寄书去,唤你归家。” 茅盾 《子夜》七:“他想到今天在此地所以碰不到熟人,也许原因就是为此。”  ——《漢語大詞典》
别 ( 別 ) bié/biè《國語辭典》
  1. 「別 」的異體字。
要 yào/yāo《國語辭典》

要 [ yào ]

  1. 關鍵、重點。如:「提要」、「綱要」、「摘要」。
  1. 索取、討取。如:「要帳」、「要飯」。
  2. 收為己有。如:「這件衣服我要了。」
  3. 請求、拜託。如:「他要我替他辦一件事。」
  4. 需要。如:「我要一枝筆。」
  1. 重大的、重要的。如:「要港」、「要人」、「要職」。
  2. 切當的。參見「要道 」條。
  1. 概括、總括。用於文言文。如:「要言之,為人應以誠字居心。」《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
  2. 應該。如:「你要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
  3. 即將。如:「我要出門了。」、「天要下雨了。」
  4. 表示提醒或命令人做某事。如:「不論環境如何困厄,我們都要腳踏實地,好好做人。」、「別忘了要告訴他,要仔細檢查,別再出錯。」
  5. 表示想、希望做某事。唐·韓愈〈竹逕〉詩:「若要添風月,應除數百竿。」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一二齣》:「要知心腹事,但聽口中言。」
  1. 如果。表示假設的關係。如:「明天要是下雨,我就不去了。」
  2. 要麼的簡稱。表示選擇的關係。如:「這件事要就是不做,要就是一口氣將它完成。」

要 [ yāo ]

  1. 人體軀幹的中段部分。《說文解字·舁部》:「要,身中也。」《墨子·兼愛中》:「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通「腰」。
  2. 盟約。《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三國魏·何晏·集解:「孔曰:『久要,舊約也。』」
  3. 姓。如漢代有要競。
  1. 約定、約束。《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2. 邀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3. 求取。如:「要求」。《孟子·告子上》:「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4. 脅迫。如:「要挾」。《論語·憲問》:「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5. 攔阻、截擊。《孟子·公孫丑下》:「使數人要於路,曰:『請必無歸而造於期。』」
历 ( 曆 歷 ) lì
历 [ lì ]
  1.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
  2.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
  3. 遍、完全:~览。~数(shǔ)。
  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法。
山寺 shān sì
山中寺院。 北周 庾信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 韦应物 《游灵岩寺》诗:“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元 何中 《南居寺》诗:“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鸣鐘。”  ——《漢語大詞典》
幽 yōu《國語辭典》

幽 [ yōu ]

  1. 隐微的。《史记·卷二四·乐书》:「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
  2. 深远的。如:「幽远」。《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唐·韩偓〈春闷〉诗:「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谁知。」
  3. 僻静的。如:「幽静」。《文选·张华·情诗二首之一》:「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
  4. 清新、雅致的。如:「幽雅」、「清幽」。《老残游记·第八回》:「上去有块平地,都是栽的花木,映著月色,异常幽秀。」
  5. 昏暗不明的。如:「幽暗」。《商君书·禁使》:「今夫幽夜,山陵之大,而离娄不见。」《西游记·第六七回》:「黑云漠漠遮星汉,灯火无光遍地幽。」
  6. 退隐的。如:「幽居」。晋·陶渊明〈命子诗〉:「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1. 囚禁。如:「幽禁」。《荀子·王霸》:「官人失要则死,公侯失礼则幽。」
  1. 鬼神。《北史·卷二五·尉元传》:「夫至孝通灵,至顺感幽。」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炎风日搜搅,幽怪多冗长。」
  2. 参见「幽冥 」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