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是风久寂寥,当于古人论。

赵蕃宋代〕《谢王使君

卧痾衡茅下,谁顾疾作门。
忽传故人书,犬吠鸡争喧。
书陈使君贤,有好罔不惇。
念子药物须,万钱致深恩。
我未谒使君,此馈曷见存。
是风久寂寥,当于古人论。
亟起欲下拜,展转足但扪。
事殊送酒家,孤负老瓦盆。
食粥已数月,政类颜平原。
呼僮籴新粳,洗甑汲井浑。
邻蔬价不二,取足充盘飧。
岂止饱妻孥,自可留弟昆。
聊宽口腹累,姑置襦袴温。
惟我困流落,寄迹无田园。
东南数十州,遍走如乞墦。
今者属有役,病缚不得奔。
几思出入劳,复虑霜雪繁。
使君傥思惠,兹又何足言。
屡将入城府,跼蹐驹在辕。
因风道感谢,情至笔载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寂寥古人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 姓。
风 [ fěng ]
◎ 古同“”,讽刺。
    久 jiǔ《國語辭典》

    久 [ jiǔ ]

    1. 时间长远。如:「久违」、「久别重逢」、「久负盛名」。
    1. 经历时间的长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1. 旧的。《孔子家语·卷五·颜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1. 留、滞留。《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汉·赵岐·注:「久,留也。」
    寂寥 jì liáo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 注:“寂寥,无形体也。”《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僕夫之憔悴。” 王逸 注:“寂寥,空无人民之貌也。”《云笈七籤》卷二:“混元者,记事於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未形,寂寥何有?”
    (2).寂静无声;沉寂。《古文苑·枚乘〈忘忧馆柳赋〉》:“鎗鍠啾唧,萧条寂寥。” 章樵 注:“鎗鍠,大音;啾唧,小音。并寂然无声。”《宋书·隐逸传论》:“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宁调元 《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
    (3).引申指死亡。 南朝 梁 费昶 《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 扬云 已寂寥,今君復弦直。”
    (4).空旷;高远;辽阔。《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紜天地,寂寥宇宙。” 李善 注:“寂寥,旷远之貌也。”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閒。” 巴金 《利娜》:“上面永远是那个灰色的天,下面是那寒冷的、寂寥的、大雪封闭了的荒原。”
    (5).恬静;淡泊。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王充 ﹞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有 宏达 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6).冷落萧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余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 宋 苏轼 《乞赈济浙西七州状》:“ 熙寧 中饥疫,人死大半,至今城市寂寥。少欠官私逋负,十人而九。若不痛加賑恤,则一方餘民,必在沟壑。” 明 李贽 《与弱侯焦太史书》:“此间自八老去后,寂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方,亦全不觉欠少甚么,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这里对于左翼文艺,是压迫无所不至,然而别的文艺,却全然空洞无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7).谓稀疏;稀少。 唐 韩愈 《送权秀才序》:“ 权生 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合。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无穷焉。” 宋 叶适 《题潘彦庶群书辩证》:“余愧非精识,其《羣书辩证》,寂寥十数简,谓古人之书必待己而决,颇亦疑之。”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坐是之故,而瑰瑋特絶之徒……羞与 噲 伍,是以此中人才,日就寂寥也。”  ——《漢語大詞典》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6. 应该:应~。理~。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顶端,头:瓦~。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 [ dàng ]
    1. 合宜:恰~。适~。妥~。
    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3.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4.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6. 吃亏,受骗:上~。
    7.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dang •ㄉㄤ
    1.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于 ( 於 ) yú《國語辭典》

    于 [ yú ]

    1. 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煢僕夫,于彼冀方。」
    2. 取。《詩經·豳風·七月》:「晝爾于茅,宵爾索綯。」《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1. 在。《儀禮·士昏禮》:「婿立于門外。」同「於 」。
    2. 以、用。《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以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3. 對、對於。《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4. 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
    5. 依照。《書經·盤庚下》:「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6. 為了。《孟子·萬章上》:「唯茲臣庶,女其于予治。」
    1. 和、與。《書經·康誥》:「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
    1.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如:「鳳凰于飛」。《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
    2.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然則先王聖于?」同「乎 」。
    1. 姓。如明代有于謙。

    于 [ xū ]

    1. 表示感嘆的意思。《詩經·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通「吁」。
    古人 gǔ rén
    (1).古时的人。《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 汉 班昭 《东征赋》:“盍各言志,慕古人兮。” 唐 韩愈 《复志赋》:“考古人之所佩兮,閲时俗之所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古人行事,殊非今人所及。”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2).指亡故之人。《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按,此指亡妻。《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復奉齐酎见 高祖 之庙乎!” 颜师古 注:“古人谓先人。”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黄州忆王子立》:“ 张师厚 久已死,今年 子立 復为古人,哀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李兄 果是我八拜至交,指望再得相会,谁知已作古人!” 鲁迅 《热风·望勿“纠正”》:“ 汪原放 君已经成了古人了。”
    (3).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亦称早期智人。如我国的 广东 马坝 人、 湖北 长阳 人和 山西 丁村 人等。  ——《漢語大詞典》
    论 ( 論 ) lùn/lún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 看待:一概而~。
    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 按照:~件。~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