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萍乡(萍乡)
南史齐太祖纪诏降宋南康郡公为县公华容公为侯丨丨侯为伯减户有差 隋书地理志宜春郡丨丨有宜春江州金史高锡传锡字永之德基子以荫补官积劳调淄 酒使课最迁丨丨令 元史地理志袁州路丨丨州本为县元贞元年升州丨明一统志丨丨县在袁州府城西一百四十里
又 丨古城在袁州府丨丨县东五十里之周恭叔浮沚记浮沚之西旧为小阁名曰沤阁浮沚 东新为小轩名曰丨丨赵仪可武功山记其山自丨丨诸山蜿蜒而来特起为二峰曰卢曰萧武功当二峰之间 王孚安城记丨丨西津名玉女冈天当雨辄先涌五色气于石间俗谓玉女被衣 刘克庄湖南江西道中诗见禾绢下 ——《骈字类编》
又 丨古城在袁州府丨丨县东五十里之周恭叔浮沚记浮沚之西旧为小阁名曰沤阁浮沚 东新为小轩名曰丨丨赵仪可武功山记其山自丨丨诸山蜿蜒而来特起为二峰曰卢曰萧武功当二峰之间 王孚安城记丨丨西津名玉女冈天当雨辄先涌五色气于石间俗谓玉女被衣 刘克庄湖南江西道中诗见禾绢下 ——《骈字类编》
孙 ( 孫 ) sūn/xùn
孙 [ sūn ]
- 儿子的儿子:~子。~女。
-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 姓。
- ◎ 古同“逊”。
明府 míng fǔ
(1).犹言大府、官府。《管子·君臣上》:“君发其明府之法,瑞以稽之。” 尹知章 注:“府,谓百吏所居之官曹也。立府必有明法,故曰明府之法。”
(2). 汉 魏 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又称明府君。《汉书·韩延寿传》:“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 李贤 注:“郡守所居曰府。明者,尊高之称。《前书》 韩延寿 ,为 东郡 太守,门卒谓之明府,亦其义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好写起人形。欲图 殷荆州 , 殷 曰:‘我形恶,不烦耳。’ 顾 曰:‘明府正为眼尔。’”
(3). 汉 亦有以“明府”称县令, 唐 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后汉书·吴祐传》:“国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虽加哀矜,恩无所施。” 王先谦 集解引 沈钦韩 曰:“县令为明府,始见於此。” 唐 杜甫 《北邻》诗:“明府岂辞满,藏身方告劳。” 金 元好问 《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一:“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其餘某太守、某司马、某明府、某少尹,不一而足。”参见“ 明廷 ”。
(4).犹言证明人。《说郛》卷五八引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明府》:“明府之职,前辈极为重难,盖二十人为饮而一人为明府,所以观其斟酌之道。每一明府管骰子一双,酒杓一隻。”《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这不好;你去请了 金亮公 来,咱屋里查点,叫他外头上单子,也是个明府。”《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我五更起来梳了头,央 刘嫂子 做个明府,我就拜二位为师。” ——《漢語大詞典》
(2). 汉 魏 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又称明府君。《汉书·韩延寿传》:“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 李贤 注:“郡守所居曰府。明者,尊高之称。《前书》 韩延寿 ,为 东郡 太守,门卒谓之明府,亦其义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好写起人形。欲图 殷荆州 , 殷 曰:‘我形恶,不烦耳。’ 顾 曰:‘明府正为眼尔。’”
(3). 汉 亦有以“明府”称县令, 唐 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后汉书·吴祐传》:“国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虽加哀矜,恩无所施。” 王先谦 集解引 沈钦韩 曰:“县令为明府,始见於此。” 唐 杜甫 《北邻》诗:“明府岂辞满,藏身方告劳。” 金 元好问 《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一:“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其餘某太守、某司马、某明府、某少尹,不一而足。”参见“ 明廷 ”。
(4).犹言证明人。《说郛》卷五八引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明府》:“明府之职,前辈极为重难,盖二十人为饮而一人为明府,所以观其斟酌之道。每一明府管骰子一双,酒杓一隻。”《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这不好;你去请了 金亮公 来,咱屋里查点,叫他外头上单子,也是个明府。”《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我五更起来梳了头,央 刘嫂子 做个明府,我就拜二位为师。” ——《漢語大詞典》
抱负(抱負)bào fù
(1).手抱肩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世无 周公 抱负之辅,恐危社稷。”《后汉书·儒林传序》:“四方之士……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 明 李东阳 《赠淑人孙母钱氏墓志铭》:“生五子六女,皆自抱负。”
(2).谓前后毗连。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左 淮 右 河 ,抱负 齐 楚 。”
(3).志向。 宋 楼钥 《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於用。”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稻粱犹不足,抱负岂能伸?”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我们每个青年都有着雄伟的抱负,都热望着祖国的富强和个人有远大的前途。” ——《漢語大詞典》
(2).谓前后毗连。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左 淮 右 河 ,抱负 齐 楚 。”
(3).志向。 宋 楼钥 《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於用。”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稻粱犹不足,抱负岂能伸?”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我们每个青年都有着雄伟的抱负,都热望着祖国的富强和个人有远大的前途。” ——《漢語大詞典》
惟 wéi《國語辭典》
惟 [ wéi ]
动- 思考、思量。《说文解字·心部》:「惟,凡思也。」《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 是、为。《书经·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 有。《礼记·缁衣》:「自周有终,相亦惟终。」《文选·张衡·东京赋》:「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 仅、独、只有。《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 但是、只是。如:「病已治好,惟身体仍然虚弱无力。」
- 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书·卷一一五·郝处俊传》:「处俊言可从,惟陛下不疑。」
- 发语词,无义。《书经·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无田,则亦不祭。」通「唯」、「维」。
- 用于句中,无义。《书经·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
- 虽然、即使。《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
- 与、和。《书经·多方》:「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
- 则。《书经·吕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 以、因为。《书经·盘庚中》:「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
儒术(儒術)rú shù
儒家的原则、学说、思想。《墨子·非儒下》:“胜将因用儒术令士卒曰:‘毋逐奔,揜函勿射。’”《史记·封禅书》:“ 竇太后 治 黄 老 言,不好儒术。” 唐 韩愈 《石鼓歌》:“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 丘 軻 。”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废封建而置郡县,黜儒术而任名法。”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