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今将万里归,机会不可失。

赵蕃宋代〕《除夕古体三十韵

疾风鏖夜滩,古木撼石壁。
渔火暗复张,隔江哭声接。
哀哀或到明,语细杂鸣唈。
我舟若孤凫,欲去意转絷。
终宵炯不眠,残红照孤泣。
舟人吁且言,今夕乃除夕。
官何自苦甚,兀此六尺箦。
城中知旧多,市上灯火集。
朱门酒盈樽,高会马喧枥。
一饮涤千愁,共送残景急。
低头更堪伤,正比坐针席。
去年腊尽时,家寓金沙碛。
身虽隔剑栈,母在犹戚戚。
贼风吼西隅,百日走荆棘。
一鸣婴祸罗,转翅千仞逼。
母忧儿不归,儿归母已殁。
没身无以报,天地终罔极。
永怀荼苦心,况复对节物。
今将万里归,机会不可失。
丹旐倚江村,百里莫相即。
弱弟奉斋灯,孤女想在侧。
夜夜梦慈容,枕泪迸腷臆。
互者遥相望,未得就真宅。
故山春事动,展敬遍丘域。
松钗挂纸灰,阴苔藉芳冽。
那知藁殡寒,古佛伴萧瑟。
魂魄无不之,吴蜀云万叠。
国步尚忧危,家囏更堪说。
江湖多红巾,乡关断消息。
曼声一长哀,山石为我裂。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万里机会不可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1.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2.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1.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1. 快要:~要。~至。~来。即~。
  2. 带领,扶助:~雏。扶~。~军。
  3. 拿,持:~心比心。
  4. 把:~门关好。
  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
  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7. 保养:~养。~息。
  8. 兽类生子:~驹。~小猪。
  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10. 又,且:~信~疑。
  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12. 刚,刚刚:~~。~才。
  13. 姓。
将 [ jiàng ]
  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2.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万里(万里)
唐 李白 公无渡河 黄河西来决昆崙,咆哮万里触龙门。
唐 王建 杂曲歌辞 江南三台四首 其二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唐 戴叔伦 送友人东归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骈字类编》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机会(機會)jī huì
(1).时机。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世俗之人,交不论志,逐名趋势,热来冷去……或事便则先取而不让,值机会则卖彼以安此。凡如是,则有不如无也。”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 清 李渔 《玉搔头·闻警》:“真奸佞,有收无纵;好机会,易失难逢。” 茅盾 《委屈·报施》:“他的愤恨,自然是因为知道了还有这些毫无人心的家伙把民族的灾难作为发财的机会。”
(2).关键,要害。《三国志·蜀志·杨洪传》:“ 汉中 则 益州 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 汉中 则无 蜀 矣。”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此由天资忠孝,鬱於中而大作於外,动皆中於机会,以取胜於当世,而为戎臣师。”《英烈传》第五九回:“军中皆称足下与 朱亮祖 为雄,今 亮祖 独屯兵西北,不当机会,,足下何不逕取此贼。”
(3).犹机关,圈套。《西游记》第五十回:“他不听吾言,要穿此晤晤脊背,不料中了大王机会,把贫僧拿来。”  ——《漢語大詞典》
不可 bù kě
(1).不可以;不可能。《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 前蜀 韦庄 《章台夜思》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迴。”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爸爸十岁的时候,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
(2).不答应;不准许。《穀梁传·昭公三十一年》:“ 晋侯 使 荀櫟 唁公於 乾侯 。唁公不得入於 鲁 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 意如 也。’” 范宁 注:“言己已告 鲁 求纳君,唯 意如 不肯。”《史记·刺客列传》:“诚得劫 秦王 ,使悉反诸侯侵地,若 曹沫 之与 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大驾﹞幸 明州 时, 吕相 欲并从官听自便, 高宗 不可,乃止。”
(3).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臣窃谓 仲淹 秉朴忠之心,怀直谅之节……观其临事不可,言必忤上,竭忠奉国,夫岂私其身哉?”
(4).谓不符合,不称。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早是我受不过狠毒的儿夫气,更那堪不可公婆意!”
(5).犹不堪。 宋 苏轼 《九日黄楼作》诗:“去年重阳不可説,南城夜半千謳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6).指缺点、过错。 宋 王安石 《别少述》诗:“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
(7).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三:“我却有个不解的难题,非问问他们不可。”  ——《漢語大詞典》
失 shī《國語辭典》

失 [ shī ]

  1. 丢掉、遗落。如:「丧失」、「遗失」、「失而复得」、「失魂落魄」。
  2. 错过、纵放。如:「错失良机」、「机不可失」。
  3.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4. 违背、不合乎。如:「失常」、「失态」、「失礼」。
  1. 错误。如:「过失」、「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