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何所用,种竹并楹轩。
山居何所用,种竹并楹轩。听雨宵忘寐,摇风日破烦。
春来仍引蔓,雨后竞添孙。迸砌思移石,妨池欲废盆。
堤防虞采掘,检束费晨昏。自是林深茂,非因地独温。
有朋如角立,布阵似争骞。戢戢株虽短,骎骎势已存。
却行才避碍,逆曳遂难垠。婢喜频留步,儿欣屡发言。
纵横从可目,散漫孰寻根。蚁败须攻穴,羊侵要补藩。
骤惊疑瓦合,还讶若车奔。岂害偏藏径,何妨便满园。
拥培规我力,振拔果谁恩。坐见身长堑,行看箨蔽垣。
苔俱滋湿晕,兰与王芳荪。未肯低前辈,终当及次番。
万杉真浪说,千橘更何论。蹇傲冬方见,阴森夏乃繁。
务令收晚节,忍把助朝餐。此日聊成隐,它年定改门。
韩公留句伟,侯喜漫名掀。韵险言无丽,搜穷笔殆髡。
直将摅郁闷,底用役神魂。示子斯同作,哦吟莫接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山居 shān jū
(1).居住于山中。《战国策·韩策一》:“ 韩 地险恶,山居,五穀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2).山中的住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 清 姚鼐 《登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访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 ——《漢語大詞典》
(2).山中的住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 清 姚鼐 《登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访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 ——《漢語大詞典》
何所 hé suǒ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漢語大詞典》
用 yòng《國語辭典》
用 [ yòng ]
名- 功效。如:「功用」、「效用」、「作用」、「有用」。《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 钱财的花费。如:「家用」、「费用」。《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器物。如:「器用」。《国语·周语上》:「司空除坛于籍,命农大夫咸戒农用。」
- 姓。如汉代有用虬。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任命。如:「任用」。《论语·阳货》:「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 行使、施行。如:「运用」、「应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孟子·告子上》:「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进食、吃喝。如:「用餐」、「用茶」。《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
- 要、需要。如:「不用急」、「反正今天没课,你不用来。」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 表示行为的方式、凭借。相当于「以」。如:「用手蒙住眼睛。」《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 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唐·柳宗元〈梓人传〉:「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孙文〈心理建设自序〉:「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用能鼓励风潮,造成时势。」
种 ( 種 ) zhǒng/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种 [ chóng ]
名-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
竹 zhú《國語辭典》
竹 [ zhú ]
名- 植物名。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木质,有隆起之节,节间部中空,细长作管状,色绿。竹茎坚韧,可供建筑制器之用。
- 乐器名。笛、箫之属。《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简册。如:「竹帛」、「竹简」。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
- 姓。如汉代有竹多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并 ( 並 併 ) bìng/bīng《國語辭典》
并 [ bìng ]
动- 合。《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此之后,转相攻伐,吴并于越,晋分为三鲁,灭于楚,郑兼于韩。」通「并」。
- 兼有。《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喜惧参并,悲惭哽结。」《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一齐。《战国策·燕策二》:「(蚌、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文选·左思·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通「并」。
- 用于否定词之前,以加强否定语气,带有反驳的意味。如:「你以为他笨,我并不认为如此。」通「并」。
- 而且。如:「我支持这项决定,并加以宣导。」通「并」。
并 [ bīng ]
名- 参见「并州 」条。
- 大陆地区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楹 yíng《國語辭典》
楹 [ yíng ]
名- 厅堂前的直柱。后泛指柱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资治通鉴·卷四三·汉纪三十五·光武帝建武十九年》:「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 量词。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陆龟蒙传》:「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清·林纾〈苍霞精舍后轩记〉:「屋五楹,前轩种竹数十竿。」
轩 ( 軒 ) xuān
轩 [ xuān ]
- 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驾(帝王的车驾)。~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轾(车前高后低称“轩”,车前低后高称“轾”,用来喻高低优劣)。
-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 门、窗、楼板或栏杆。
- 高:~敞。~昂。~然大波。
- 〔~辕〕a.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的名号;b.车辕;c.古代星名之一;d.复姓。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