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饭出青囊。

权德舆唐代〕《桃源篇

小年尝读桃源记,忽睹良工施绘事。岩径初欣缭绕通,
溪风转觉芬芳异。一路鲜云杂彩霞,渔舟远远逐桃花。
渐入空濛迷鸟道,宁知掩映有人家。庞眉秀骨争迎客,
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汉代有衣冠,犹说秦家变阡陌。
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饭出青囊。相逢自是松乔侣,
良会应殊刘阮郎。内子闲吟倚瑶瑟,玩此沈沈销永日。
忽闻丽曲金玉声,便使老夫思阁笔。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石髓云英仙翁留饭青囊

石髓 shí suǐ
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 烈 尝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餘半与 康 ,皆凝而为石。” 南朝 梁 沈约 《游沈道士馆》诗:“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 清 魏源 《黄山》诗之四:“老松生空山,一物无可恃。得天惟云液,得地惟石髓。”参见“ 石鐘乳 ”。  ——《漢語大詞典》
云英(雲英)yún yīng
(1).云母的一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又云母有五种……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以春服之。” 唐 白居易 《早服云母散》诗:“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 明 汪道昆 《洛水悲》:“云英五色,芝草丛生弥望。”
(2).云气的精华,甘露。 三国 魏 曹植 《承露盘铭》:“下潜醴泉,上受云英。” 赵幼文 校注:“云英谓甘露。”
(3).泛指露珠,水珠。 唐 皮日休 《太湖诗·入林屋洞》:“屨泥惹石髓,衣湿霑云英。” 清 徐昂发 《漱玉亭》诗:“飞瀑溅积素,上散为云英。”
(4).指白色的花。 宋 晁端礼 《蓦山溪》词:“飞雪满空来,翦云英、羣仙齐到。” 宋 赵以夫 《念奴娇》词:“萼緑凌风,云英怯冷,未放 瑶池 宴。” 清 曹寅 《病目初愈思与书宣小饮时轩前玉兰将开》诗:“欲摘琼枝邀夜坐,共看光彩化云英。”
(5). 唐 代神话故事中的仙女名。传说 裴航 过 蓝桥驿 ,以玉杵臼为聘礼,娶 云英 为妻。后夫妇俱入 玉峰 成仙。事见 唐 裴铏 《传奇·裴航》。诗文中常用此典,借指佳偶。 宋 苏轼 《南歌子·寓意》词:“ 蓝桥 何处觅 云英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千金觅玉杵,殷勤手自将。 云英 如有意,亲为擣玄霜。” 周实 《哭洗酲》诗:“纫兰搴杜更多情,年年佳耦求 云英 。”
(6). 唐 代 锺陵 著名歌姬名。 唐 罗隐 《嘲锺陵妓云英》诗:“ 钟陵 醉别十餘春,重见 云英 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后亦泛指歌女或成年未嫁的女子。 宋 吴文英 《庆春宫》词:“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 清 赵翼 《扬州观剧》诗:“经年不听游仙曲,重为云英一断肠。” 周咏 《无题》诗:“ 月华楼 畔记吹笙,心鏤云英未嫁情。”  ——《漢語大詞典》
甘 gān《國語辭典》

甘 [ gān ]

  1. 甜美的。如:「味香甘甜」。《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五出》:「海南荔子味尤甘,杨娘娘偏喜啖。」
  2. 美好。《诗经·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1. 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晋·陶渊明〈有会而作诗〉:「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2. 姓。如秦代有甘茂。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顺遂。《左传·庄公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1. 乐意、情愿、自愿。如:「甘愿」、「甘拜下风」、「自甘堕落」。《诗经·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且 qiě/jū《國語辭典》

且 [ qiě ]

  1. 暂时。如:「你且坐著」。《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民劳,未可,且待之。」
  2. 将要。如:「旦暮且下」。《战国策·齐策一》:「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愬于齐。」
  3. 只。宋·苏轼〈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词:「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常在莫披离。」《水浒传·第六五回》:「我自要干大事,那里且报小仇。」
  1. 又、并。如:「老榕树既高且大。」《诗经·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多。」《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2. 况、何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且楚师老矣,何故退?」《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3. 尚、还。如:「尚且」、「然且不可」。《孟子·公孙丑下》:「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4. 抑、或者。《战国策·齐策四》:「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史记·卷四四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5. 表示同时做两件事情。如:「且歌且舞」、「且战且走」。

且 [ jū ]

  1. 农历六月。《尔雅·释天》:「六月为且。」
  1. 用于句末,无义。《诗经·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仙翁 xiān wēng
(1).称男性神仙,仙人。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郑魁铭研诗》:“仙翁种玉芝,耕得紫玻璃。”《西湖佳话·葛岭仙迹》:“神异如此,人人皆道他是仙翁再世。”
(2).对道官的敬称。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仙翁拜揖,念小生与仙翁素乏平生,何以见顾?”  ——《漢語大詞典》
留饭(留飯)liú fàn
留客用饭。《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若 冯 家留饭,坐得久时,千万劳你催促一声。”  ——《漢語大詞典》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1.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2.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3.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4.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5.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6.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7.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8.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 到。如:「出席」、「出场」。
  10.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1.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1.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青囊 qīng náng
(1).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 唐 刘禹锡 《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案头开縹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2).借指医术、医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四折:“披衣款步入茅堂,问寝慇懃似犹子行。这一丸神药赛青囊。”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爰负耒而横经,治青囊而业医。”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一方试病,妙詡青囊;三指杀人,怨深白刃。”
(3).古代术数家盛书和卜具之囊。借指卜筮之术。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题诗寄赠十韵》:“锦肆开诗轴,青囊结道书。”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雷轰宝剑无留迹,火借青囊为乞灵。”参见“ 青囊书 ”。
(4).古代盛官印的袋子。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也。”
(5).花名。古代外域异花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汤城淀 ﹞多异花,记其二种……一曰青囊,如中国金灯,而色类蓝可爱。”
(6).花名。合欢的别称。《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崔豹 《古今注》:“知蠲人之忿,则赠以青囊。一名合欢,则忘忿。”参见“ 合欢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