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

李群玉唐代〕《昼寐

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筠桂萧疏任人

筠桂
唐 李群玉 昼寐 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  ——《骈字类编》
晚 wǎn《國語辭典》

晚 [ wǎn ]

  1. 黄昏、日落时分。《说文解字·日部》:「晚,莫也。」清·段玉裁·注:「莫者,日且冥也。」
  2. 夜间。如:「晚间」、「昨晚」。《水浒传·第一○回》:「李小二夫妻两个,捏著两把汗,当晚无事。」
  3. 对长辈的自称。如:「学晚」。《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极蒙台爱,恕治晚不能躬送了。」
  1. 将尽的。宋·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诗:「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2. 继任的、后来的。如:「晚娘」。《淮南子·本经》:「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
  1. 迟。如:「相见恨晚」。《孔子家语·卷三·弟子行》:「虑不先定,临事而谋,不亦晚乎。」
萧疏(蕭疏)xiāo shū
亦作“ 萧疎 ”。
(1).稀疏;稀少。 唐 唐彦谦 《秋霁夜吟寄友人》:“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读史有感》曲之一:“説到知音,自古无多,白髮萧疎,青灯寂寞,老子婆娑。” 清 黄遵宪 《人境庐杂诗》之八:“ 杨 梁 诸子好,踪跡亦萧疏。” 艾芜 《荣归》:“枯藤缠绕的篱落间,黄叶萧疏的林木下,都有二三野犬,在争扯残馀的尸体。”
(2).寂寞;凄凉。 唐 杜牧 《八六子》词:“辞恩久归 长信 ,凤帐萧疏,椒殿閒扃。” 宋 张孝祥 《鹊桥仙·戏赠吴伯承侍儿》词:“ 野堂 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 元 宋方壶 《斗鹌鹑·送别》套曲:“欢笑地不堪举目,回首处景物萧疎。”《红楼梦》第八一回:“ 宝玉 走到 沁芳亭 ,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3).萧条;不景气。 宋 陆游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殫。”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翦发延宾》:“英雄困尘土,奈生计萧疎,功名艰阻,忠谋未吐。”
(4).洒脱;自然不拘束。 明 刘嵩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诗:“ 金华 山人 余仲扬 ,笔墨萧疏开老苍。” 清 李渔 《凰求凤·媒间》:“仪容细观今胜初,喜风韵萧疎。”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苏曼殊 ﹞又善画,萧疏淡远,似不食人间烟火物。”
(5).清丽。 唐 吴融 《书怀》诗:“傍巖依树结簷楹,夏物萧疎景更清。” 宋 司马光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诗:“槿花篱落围丛竹,风日萧疎满园緑。” 清 方文 《石臼湖访邢孟贞》诗之二:“风俗既淳美,山川亦萧疎。”
(6).空虚。 元 汤式 《天香引·中秋戏题》曲:“今年旅邸中秋,囊篋萧疎,典却 吴 钩。”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身为名将,手握重兵,一旦弃去之,缾鉢萧疏,野衲不若。”  ——《漢語大詞典》
任人 rèn rén
(1).委用人。指委人以官职。《吕氏春秋·知度》:“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 五代 王仁裕 《开元遗事·任人如市瓜》:“ 明皇 召诸学士宴于便殿,因酒酣,顾谓 李白 ,曰:‘我朝与 天后 之朝何如?’ 白 曰:‘天皇朝政出多门,国内姦倖,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 明 王廷相 《雅述》下:“君子任人于国,众贤治之而不足,一不肖坏之而有餘,岂独民哉?”
(2).保举他人。《史记·汲郑列传》:“ 庄 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任人,谓保任见举者。”《汉书·任敖传》:“ 苍 任人为中候,大为姦利,上以为让, 苍 遂病免。” 颜师古 注:“ 苍 有所保举,而其人为中候之官。”《后汉书·杨震传》:“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 李贤 注:“任谓保任。”
(3).信任别人。 唐 李翱 《平赋书》:“呜呼!仁义之道,章章然如大道焉,人莫不知之,然皆不能行,何也?见之有所未尽,而又有嗜欲以害之,其自任太多,而任人太寡。”
(4).随人,听凭人。《晋书·孔坦传》:“今由俎上肉,任人膾截耳!” 宋 秦观 《满庭芳》词:“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郑观应 《盛世危言·狱囚》:“任人互相过谈、看书、写字、作文,惟不许高声大叫耳。” 巴金 《秋》四:“你为什么也该这样任人播弄?”
(5). 周 官名。《书·立政》:“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孔 传:“ 文 武 亦法 禹 汤 以立政:常任、準人及牧治为天地人之三事。” 孔颖达 疏:“任人,则前经所云:常任,六卿也。” 蔡沉 集传:“任人,常任也。”
(6).古地名。《左传·昭公二十二年》:“王师军于 氾 ,于 解 ,次于 任人 。” 杨伯峻 注:“ 任人 ,当即 洛阳 附近地。”
佞人。品行不端的人。《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孔 传:“任,佞;难,拒也。” 蔡沉 集传:“任,古文作壬,包藏兇恶之人也。”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説,难任人,不为拒諫。”  ——《漢語大詞典》
嘲 cháo/zhāo《國語辭典》

嘲 [ cháo ]

  1. 讥笑。如:「嘲弄」、「嘲笑」、「冷嘲热讽」。
  2. 逗引、挑逗。《金瓶梅·第一回》:「(金莲)​常把眉目嘲人,双睛传意。」
  3. 吟咏。《北史·卷三六·薛辩传》:「因使元翌等嘲,以酒为韵。」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嘲 [ zhāo ]

  1. (一)​
  2. 之读音。
  3. 鸟鸣。如:「林鸟嘲嘲」。
宰 zǎi《國語辭典》

宰 [ zǎi ]

  1. 具有支配权力的人、物。明·张自烈《正字通·宀部》:「凡为事物之主者亦曰宰。」《吕氏春秋·季秋纪·精通》:「德也者万民之宰也,月也者群阴之本也。」
  2. 职官名:➊ ​ 某种职位的长官。如:「太宰」、「膳宰」。➋ ​ 家臣的长官。《论语·子路》:「仲弓为季氏宰,问政。」➌ ​ 地方行政长官。《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子为县吏,犯小罪,宰论杀之。」
  3.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宰予。
  1. 主持、治理。如:「主宰」。《老子·第五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 屠杀、分割。如:「杀猪宰羊」。
予 yú/yǔ《國語辭典》

予 [ yú ]

  1. 我。《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唐·李白〈送郄昂谪巴中〉诗:「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同「余 」。

予 [ yǔ ]

  1. 给。如:「给予」、「赠予」、「授予」、「赋予」。《诗经·小雅·采菽》:「彼交匪纾,天子所予。」通「与」。
  2. 赞许。《管子·宙合》:「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鲁严公夫人杀世子,齐桓召而诛焉。《春秋》予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