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三间茅殿走狐狸。

罗隐唐代〕《谒文宣王庙

晚来乘兴谒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九仞萧墙堆瓦砾,
三间茅殿走狐狸。雨淋状似悲麟泣,露滴还同叹凤悲。
傥使小儒名稍立,岂教吾道受栖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三间茅殿狐狸

三间(三间)
唐 戴叔伦 过故人陈羽山居 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
唐 白居易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唐 罗隐 谒文宣王庙 九仞萧墙堆瓦砾,三间茅殿走狐狸。
宋 苏轼 次韵答满思复 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庭缀两班。
金 周昂 家园 五亩园连竹,三间屋向阳。  ——《骈字类编》
茅殿 máo diàn
草盖的殿堂。 唐 王勃 《上〈九成宫颂〉表》:“松轩夜警,杳冥 姑射 之心;茅殿晨凝,寥廓 峒山 之驾。” 唐 宋之问 《谒禹庙》诗:“茅殿今文袭,梅梁古製无。”  ——《漢語大詞典》
走 zǒu《國語辭典》

走 [ zǒu ]

  1. 疾行、奔跑。如:「奔走」。汉·刘熙《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 步行。如:「走路」。《文选·张衡·西京赋》:「走索上而相逢。」
  3. 逃跑。如:「逃走」、「败走」。《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4. 离开。如:「走开」、「我明天就要走了。」
  5. 泄漏。如:「走漏」、「走光」、「走电」。《水浒传·第一八回》:「三人大惊:『莫不走漏了消息,这件事发了?』」
  6. 接触、交往。如:「他们两家走得很勤。」
  7. 失去原来的形态。如:「走味」、「走样」、「走调」。
  8. 移动、挪动。如:「拿走」、「我的表走得很准。」、「这步棋走错了。」
  9. 到处游荡。参见「走江湖 」条。
  10. 往、去。如:「走往」、「走访」。
  1. 供行走的。如:「走道」。
  2. 供驱使的、供使役的。如:「贩夫走卒」。
  3. 在陆地上行动的。如:「飞禽走兽」。
  1. 兽类的总称。《文选·左思·吴都赋》:「穷飞走之栖宿。」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狐狸 hú lí
(1).兽名。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坏人。《东观汉记·张纲传》:“侍御史 张纲 独埋轮于 雒阳 都亭,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鸚鵡不如鸡。” 袁静 《红色交通线》第二回:“ 徐耀明 真像个老狐狸。”
(2).犹花招。喻狡猾的手段。 曲波 《桥隆飙》一:“你不要给我耍狐狸!笑面虎,花脸狼,我都见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