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郭震唐代〕《古剑篇 / 宝剑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琉璃玉匣莲花错镂金环明月

琉璃 liú lí
亦作“瑠璃”。
(1).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玉石。《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鷄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西京杂记》卷一:“杂厠五色琉璃为劎匣。” 宋 戴埴 《鼠璞·琉璃》:“琉璃,自然之物,彩泽光润踰於众玉,其色不常。”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瑠璃榻,翡翠楼,手捲真珠上玉钩。”
(2).指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黏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窻扉多是緑琉璃。”《隋书·何稠传》:“时中国久絶瑠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 稠 以緑瓷为之,与真不异。”《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有百寺,琉璃为甓,错以金银,丹彩紫鑛涂地,覆以锦罽,王居亦如之。” 清 唐孙华 《东岳庙》诗:“我来瞻庙貌,碧瓦琉璃光。”
(3).指玻璃。《魏书·西域传·大月氏》:“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於是採矿山中,於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於西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瑠璃瓶》:“瑠璃为器,岂復容坚物振触?”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琉璃》:“俗所用琉璃,皆消融石汁及铅锡和以药而成,其来自西洋者较厚而白, 中国 所製,则脆薄而色微青。”
(4).诗文中常以喻晶莹碧透之物。 唐 杜甫 《渼陂行》:“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此喻碧波。 宋 苏轼 《赠眼医王生彦若》诗:“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此喻眼球。 宋 胡仲弓 《中秋望月呈诸友》诗:“长空万里琉璃滑,冰轮碾上黄金闕。”此喻晴空。 清 纳兰性德 《早春雪后同姜西溟作》诗:“瑠璃一万片,映彻 桑乾河 。”此喻雪。
(5).指玻璃灯。 宋 叶适 《赵振文传借琉璃灯铺写山水人物》诗:“古称浄琉璃,物现我常寂。”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途逅》:“归来愁日暮,孤影对琉璃。”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院内设松亭,奉天地供案,繫天灯,掛琉璃。”  ——《漢語大詞典》
玉匣 yù xiá
(1).玉饰的匣子。亦指精美的匣子。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拟〈行路难〉》诗之一:“奉君金卮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唐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宝刀隐玉匣,绣涩空莓苔。” 宋 苏轼 《龙尾砚歌》:“锦茵玉匣俱尘垢,擣练支床亦何有。”
(2). 汉 代帝王葬饰,亦以赐大臣,以示优礼。《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丧乱以来, 汉氏 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 唐 白居易 《狂歌词》:“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  ——《漢語大詞典》
吐 tǔ/tù《國語辭典》

吐 [ tǔ ]

  1. 使东西从口中出来。如:「吐痰」、「吐哺」。《水浒传·第六回》:「见洒家是个和尚,他道不利市,吐一口唾走入去了。」
  2. 发出、说出。如:「吐露」、「坚不吐实」、「一吐为快」。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3. 释放、放出。如:「窗外的夜来香吐放出浓郁的芳香。」
  4. 摒弃、抛弃。《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1. 文词、言词。如:「吐属典雅」。《南史·卷五二·梁宗室传下·始兴忠武王憺传》:「暎弟晔字通明,美姿容,善谈吐。」

吐 [ tù ]

  1. 由胃逆出。如:「吐血」、「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还。如:「吐出赃款」、「归你的,自拿去;不归你的,请全数吐出来吧!」
莲花(蓮花)lián huā
亦作“ 莲华 ”。
(1).即荷花。《北堂书钞》卷一三七引 汉 应劭 《风俗通》:“舟漂汎似散莲花。” 南朝 梁 江淹 《莲华赋》:“余有莲花一池,爱之如金。”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花城》1981年第6期:“莲花,是人们自古以来不厌其烦地吟咏的题材。”参见“ 荷花 ”。
(2).喻佛门的妙法。 明 李贽 《观音问》:“若无国土,则 阿弥陀佛 为假名,莲华为假相,接引为假説。”
(3).剑名。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角端在手,必无 齐 鲁 之侵;莲花插腰,甚得蛟龙之气。”  ——《漢語大詞典》
错镂(錯鏤)cuò lòu
镶嵌雕刻。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石山隐饰,金银错鏤,穷极丽靡。”《太平御览》卷七五六引 汉 服虔 《通俗文》:“金银鏤饰器谓之错鏤。”《梁书·刘之璘传》:“金银错鏤古樽二枚,有篆铭云:‘ 秦 容成侯 ,适 楚 之岁造。’” 宋 王安石 《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诗:“黄金错鏤为投壶,粉幛復画一病夫。”  ——《漢語大詞典》
金环(金環)jīn huán
亦作“ 金鐶 ”。
(1).金制的环。或作信物,或作饰品。(1)手镯。《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孌,貽我彤管” 毛 传:“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2)耳坠子。 后蜀 欧阳炯 《南乡子》词:“耳坠金环穿瑟瑟,霞衣窄。” 清 洪升 《金环曲·为项家妇作》:“朝来笑倚镜臺立,代繫金鐶云髩边。”(3)约束头发的半圆形环。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 嫦娥 二人自右翼负书笈而出,散发,勒以金环,额前着银星一朵。”(4)马匹上的装饰品。 唐 李贺 《高轩过》诗:“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轡摇玲瓏。”
(2).金属门环。 宋 孙光宪 《菩萨蛮》词:“月华如水笼香砌,金环碎撼门初闭。”  ——《漢語大詞典》
映 yìng《國語辭典》

映 [ yìng ]

  1. 照射。南朝宋·謝靈運〈夜發石關亭〉詩:「亭亭曉月映,泠泠朝露滴。」《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陳後主沈皇后傳》:「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2. 光線照在物體反射出來。如:「倒映」。北周·庾信〈詠畫屏風詩〉二五首之五:「狹石分花逕,長橋映水門。」宋·陸游〈東湖新竹〉詩:「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1. 日光、光影。南朝梁·任昉〈落日泛舟東谿〉詩:「交柯溪易陰,反景澄餘映。」
明月 míng yuè
(1).光明的月亮。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刘大白 《丁宁·黄昏》:“这秘密的黄昏,一霎时吞了斜阳,又一霎时吞了明月。”
(2).指明珠。《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璐。” 王逸 注:“言己背被明月之珠。”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冯浩 笺注:“明月,珠也。” 清 刘大櫆 《祭左和中文》:“捐明月於污瀆兮,余又何憾乎今之世。”
(3).喻泪珠。 唐 孟郊 《连州吟》之三:“开缄白云断,明月堕衣襟。”
(4).下一个月。《左传·昭公七年》:“其明月,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良止 以抚之。” 明 杨慎 《升庵经说·春秋左传·明月》:“ 齐 燕 平之月, 公孙段 卒,国人愈惧;其明月, 子产 立 公孙洩 。古书传及俗称谓曰明年、明日则有之矣,明月仅见此耳。”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