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蓬户 péng hù
用蓬草编成的门户。指穷人居住的陋室。《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 唐 戴叔伦 《新秋夜寄江右友人》诗:“遥夜独不寐,寂寥蓬户中。” 明 何景明 《东门赋》:“朱棺而葬,不如生处蓬户。” 王闿运 《哀江南赋》:“余以蓬户寂寥,斗室回旋。” ——《漢語大詞典》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名-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 姓。如汉代有常惠。
-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晏如 yàn rú
安定;安宁;恬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内外清謐,朝野晏如。” 宋 范仲淹 《君以民为体赋》:“君惠则其民晏如。” 清 沈钦圻 《除夕书事》诗:“入夜四壁清,此心真晏如。” ——《漢語大詞典》
弦歌(絃歌)xián gē
(1).依琴瑟而咏歌。《周礼·春官·小师》:“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 郑玄 注:“弦,谓琴瑟也。歌,依咏诗也。”《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 孔子 皆弦歌之。” 宋 苏轼 《和王胜云》之二:“斋酿如澠涨緑波,公诗句句可弦歌。”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弦歌也。古人读诗皆然。” 郭沫若 《洪波曲》第四章三:“差不多整天都有弦歌之声在浩荡地激扬着。我们的门禁并不森严,外来群众是可以随意出入的。”
(2).指礼乐教化。《论语·阳货》:“ 子 之 武城 ,闻弦歌之声, 夫子 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 对曰:‘昔者 偃 也闻。’诸 夫子 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 曰:‘二三子, 偃 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史记·儒林列传》:“及 高皇帝 诛 项籍 ,举兵围 鲁 , 鲁 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絶,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唐 刘禹锡 《国学新修五经壁记》:“俾我学徒,弦歌以时。” 明 李东阳 《九桥书屋为京学陈教授作》诗:“犹有弦歌遗业在,误疑家塾是黌宫。” 清 刘大櫆 《问政书院记》:“弦歌以和其心,诵读以探其义。”
(3).《论语·阳货》记 孔子 学生 子游 任 武城 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晋书·隐逸传·陶潜》:“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 唐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
絃歌:同“ 弦歌 ”。 1.古代传授《诗》学,圴配以弦乐歌咏,故称“弦歌”。后因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絃歌。”《孔子家语·在厄》:“ 孔子 不得行。絶粮七日,外无所通,蔾羹不充,从者皆病。 孔子 愈慷慨讲诵,絃歌不衰。”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 洙 泗 上,絃歌地,亦羶腥。”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口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絃歌也。古人读《诗》者皆然。”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比屋闻絃歌,童叟朴以庄。”参见“ 弦歌 ”。
(2).依琴瑟而咏歌。《西京杂记》卷一:“ 高帝 戚夫人 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絃歌。” 南朝 宋 鲍照 《夜听妓》诗之二:“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絃歌。” 唐 无名氏 《冥音录》:“ 崔氏 性酷嗜音,虽贫苦求活,常以絃歌自娱。”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舟中妓女,亲生者少,皆买自贫家,或得诸他舟,教习絃歌。”参见“ 弦歌 ”。 ——《漢語大詞典》
(2).指礼乐教化。《论语·阳货》:“ 子 之 武城 ,闻弦歌之声, 夫子 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 对曰:‘昔者 偃 也闻。’诸 夫子 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 曰:‘二三子, 偃 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史记·儒林列传》:“及 高皇帝 诛 项籍 ,举兵围 鲁 , 鲁 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絶,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唐 刘禹锡 《国学新修五经壁记》:“俾我学徒,弦歌以时。” 明 李东阳 《九桥书屋为京学陈教授作》诗:“犹有弦歌遗业在,误疑家塾是黌宫。” 清 刘大櫆 《问政书院记》:“弦歌以和其心,诵读以探其义。”
(3).《论语·阳货》记 孔子 学生 子游 任 武城 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晋书·隐逸传·陶潜》:“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 唐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
絃歌:同“ 弦歌 ”。 1.古代传授《诗》学,圴配以弦乐歌咏,故称“弦歌”。后因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絃歌。”《孔子家语·在厄》:“ 孔子 不得行。絶粮七日,外无所通,蔾羹不充,从者皆病。 孔子 愈慷慨讲诵,絃歌不衰。”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 洙 泗 上,絃歌地,亦羶腥。”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口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絃歌也。古人读《诗》者皆然。”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比屋闻絃歌,童叟朴以庄。”参见“ 弦歌 ”。
(2).依琴瑟而咏歌。《西京杂记》卷一:“ 高帝 戚夫人 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絃歌。” 南朝 宋 鲍照 《夜听妓》诗之二:“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絃歌。” 唐 无名氏 《冥音录》:“ 崔氏 性酷嗜音,虽贫苦求活,常以絃歌自娱。”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舟中妓女,亲生者少,皆买自贫家,或得诸他舟,教习絃歌。”参见“ 弦歌 ”。 ——《漢語大詞典》
乐天(樂天)lè tiān
(1).谓乐于顺应天命。《礼记·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郑玄 注:“不能乐天,不知己过而怨天也。”《孟子·梁惠王下》:“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 汤 事 葛 , 文王 事 昆夷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赵岐 注:“圣人乐行天道,如天无不覆也。”
(2).引申为安于处境而无忧虑。 晋 陶潜 《自祭文》:“勤靡餘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篇》:“随所处而安,曰‘安士’;随所事而安,曰‘乐天’。” 茅盾 《创造》:“第二件事使 君实 极感困难的,是 娴娴 的乐天达观的性格。”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安于处境而无忧虑。 晋 陶潜 《自祭文》:“勤靡餘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篇》:“随所处而安,曰‘安士’;随所事而安,曰‘乐天’。” 茅盾 《创造》:“第二件事使 君实 极感困难的,是 娴娴 的乐天达观的性格。” ——《漢語大詞典》
命 mìng《國語辭典》
命 [ mìng ]
动- 差遣、下命令。如:「命人送信」。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 取定。如:「命名」、「命题」。
- 以为。如:「自命不凡」。
- 生物生存的机能。如:「生命」、「性命」。《文选·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先天注定的穷通得失本分,不是后天所能改变的。《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汉·王充《论衡·命义》:「操行善恶者,性也;祸福吉凶者,命也。」
-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如:「遵命」、「奉命」。《左传·成公十三年》:「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