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佚名先秦〕《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淇奥绿竹猗猗

瞻 zhān《國語辭典》

瞻 [ zhān ]

  1. 向上或向前看。《诗经·邶风·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楚辞·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2. 仰望。如:「瞻仰」。《诗经·大雅·桑柔》:「维此惠君,民人所瞻。」
彼 bǐ《國語辭典》

彼 [ bǐ ]

  1. 那、那个、那里。与「此」相对。如:「彼时」、「彼处」、「厚此薄彼」。《战国策·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横此大江,淹彼南汜。」
  2. 他。如:「彼等」、「彼辈」、「知己知彼」。《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唐·韩愈〈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淇奥 qí ào
亦作“ 淇澳 ”。
(1). 淇水 弯曲处。《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奥,隈也。” 晋 左思 《魏都赋》:“南瞻 淇 澳,则緑竹纯茂。”《宋书·谢灵运传》:“蔑 上林 与 淇 澳,验东南之所遗。” 明 张景 《飞丸记·发迹锄强》:“ 淇 澳万竿修,弄纱窗碎影揉,敲风声彻篔簹岫。”一说,为二水名。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卫风·淇奥》:“《正义》引 陆璣 疏云:‘ 淇 奥 二水名。’《释文》《草木疏》曰:‘ 奥 亦水名。’ 刘昭 《郡国志》注引《博物志》云:‘有 奥水 流入 淇水 。’”
(2).《诗·卫风·淇奥序》:“《淇奥》美 武公 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諫,以礼自防,故能入相於 周 。”旧时常用以称颂辅佐国政的人。《左传·昭公二年》:“自 齐 聘於 卫 , 卫侯 享之。 北宫文子 赋《淇奥》。” 杜预 注:“言 宣子 有 武公 之德。”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寿过 磻溪 ,德如《淇澳》,进了丹书作《抑》诗。” 明 何景明 《栖凤亭》:“至今遗爱思 莱公 ,万古看诗想《淇澳》。”  ——《漢語大詞典》
绿竹 lǜ zhú
菉草与萹竹。《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緑,王芻也;竹,萹竹也。” 陈奂 传疏:“《唐本草》旧註云:‘藎草,俗名菉蓐草。《尔雅》所谓王芻者也。’……竹,《尔雅》亦作竹,传云萹竹,《尔雅》作萹蓄。”按,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为一物, 宋 朱熹 《诗集传》从之,训为绿色之竹。  ——《漢語大詞典》
猗猗 yī yī
(1).美盛貌。《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猗猗,美盛貌。”《文选·班固〈西都赋〉》:“兰茝发色,曄曄猗猗。” 吕向 注:“猗猗,美貌……言草树花色美盛。” 宋 苏轼 《鸦种麦行》诗:“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 明 何景明 《花崖梧桐》诗:“桐生何猗猗,其叶何油油。” 郑泽 《长沙谒烈士词》诗:“会见兰宇旁,猗猗竹林长。”
(2).柔美貌;美好貌。 汉 焦赣 《易林·坤之巽》:“白驹生芻,猗猗盛姝。赫谊君子,乐以忘忧。” 晋 石崇 《楚妃叹》诗:“猗猗 樊姬 ,体道履信。” 晋 郑丰 《答陆士龙》诗之二:“猗猗硕人,如玉如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