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如此 rú cǐ
这样。《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驍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漢語大詞典》
男儿(男兒)nán ér
(1).犹男子汉;大丈夫。《东观汉记·公孙述传》:“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前蜀 花蕊夫人 《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博得锦衣归故里,功名方信是男儿。” 巴金 《家》三:“他不过觉得做一个‘男儿’应该抛弃家庭到外面去,一个人去创造出一番不寻常的事业。”
(2).儿子。 晋 陶潜 《责子》诗:“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法苑珠林》卷二五:“日月满足,产得男儿。”
(3).对夫婿的称呼。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小叔叔説妾身有姦夫。妾身是儿女夫妻,怎下的药杀男儿?”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等我分娩了身孕,男儿三年孝满,恰好孩儿三岁,我便和你做夫妻。” ——《漢語大詞典》
(2).儿子。 晋 陶潜 《责子》诗:“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法苑珠林》卷二五:“日月满足,产得男儿。”
(3).对夫婿的称呼。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小叔叔説妾身有姦夫。妾身是儿女夫妻,怎下的药杀男儿?”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等我分娩了身孕,男儿三年孝满,恰好孩儿三岁,我便和你做夫妻。” ——《漢語大詞典》
五十
元 胡天游 述志赋 霜毛飒以垂领兮,惧五十而无闻。
唐 颜真卿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唐 李白 赠刘都使 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唐 司空图 五十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
唐 元稹 听妻弹别鹤操 商瞿五十知无子,更付琴书与仲宣。
唐 韩翃 送郑员外 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
唐 白居易 自问 宦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日休。
唐 李颀 赠别高三十五 五十无产业,心轻百万资。
宋 晁补之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其二 东皋五十亩,力薄荆杞填。
元 杨维桢 又湖州作四首 其二 五十狂夫心尚孩,不容俗物相填𧱉。 ——《骈字类编》
唐 颜真卿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唐 李白 赠刘都使 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唐 司空图 五十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
唐 元稹 听妻弹别鹤操 商瞿五十知无子,更付琴书与仲宣。
唐 韩翃 送郑员外 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
唐 白居易 自问 宦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日休。
唐 李颀 赠别高三十五 五十无产业,心轻百万资。
宋 晁补之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其二 东皋五十亩,力薄荆杞填。
元 杨维桢 又湖州作四首 其二 五十狂夫心尚孩,不容俗物相填𧱉。 ——《骈字类编》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副-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过却(過卻)guò què
过去。 南唐 冯延巳 《思越人》词:“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才情雅致》:“任流光过却,归来洞天自乐。” ——《漢語大詞典》
孔融 kǒng róng
(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相,后任少府,因触犯曹操,降为太中大夫,被杀。善诗文,辞采富丽,有《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名篇。明人辑有《孔少府集》。 ——《漢語大詞典》
二 èr《國語辭典》
二 [ èr ]
名- 介于一和三之间的自然数。如:「一、二、三……。」大写作「贰」,阿拉伯数字作「2」。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次序排第二的。如:「第二名」。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褭褭十三余,荳蔻梢头二月初。」
- 不专一的、两样的。《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其子有二心,故废之。」《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卫大经传》:「卓然高行,口无二言。」
- 改变。《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传》:「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 并比。《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