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值雨:杜陵路烟迷雾昏,定昆池花落云根。
隐居
叹朝暮青霄用舍,尽头颅白发添些。伴渔樵,苫茅舍,醉西风满川红叶。近日邻家酒易赊,三径黄花放也。
寻春值雨
杜陵路烟迷雾昏,定昆池花落云根。粉翅寒,金衣润,等闲孤负寻春。柳下重门那个人,怕容易红消翠损。
宫词
鳷鹊层楼夜永,奖蓉小苑秋晴。金掌凉,银汉莹,按霓裳何处新声。懒下瑶阶独自行,怕羞见团团桂影。
宫词
翡翠屏间篆烟,樱桃花底冰弦。上苑春,长门怨,对黄昏默默无言。十二琼楼第几仙,彩云下先留凤辇。
题情
罗帕写桃报旧情,玉箫吹杨柳新声。傅粉容,偷香性,对红妆笑指银瓶。尽醉梅花不要醒,怕孤负良宵媚景。
信笔
有待江山信美,无情岁月相催。东里来,西邻醉,听渔樵讲些兴废。依旧中原一布衣,更休想麒麟画里。
题情
唾碧衫宽舞体,麝烟煤淡歌眉。远信稀,归期未,郁金堂夜深空闭。绣被寒多有梦知,绮窗外银蟾似水。
会稽怀古
爱望海秦山古色,探藏书禹穴重来。鉴水边,云门外,有谁人布袜青鞋?休问吴宫暗绿苔,越国在残阳翠霭。
叹朝暮青霄用舍,尽头颅白发添些。伴渔樵,苫茅舍,醉西风满川红叶。近日邻家酒易赊,三径黄花放也。
寻春值雨
杜陵路烟迷雾昏,定昆池花落云根。粉翅寒,金衣润,等闲孤负寻春。柳下重门那个人,怕容易红消翠损。
宫词
鳷鹊层楼夜永,奖蓉小苑秋晴。金掌凉,银汉莹,按霓裳何处新声。懒下瑶阶独自行,怕羞见团团桂影。
宫词
翡翠屏间篆烟,樱桃花底冰弦。上苑春,长门怨,对黄昏默默无言。十二琼楼第几仙,彩云下先留凤辇。
题情
罗帕写桃报旧情,玉箫吹杨柳新声。傅粉容,偷香性,对红妆笑指银瓶。尽醉梅花不要醒,怕孤负良宵媚景。
信笔
有待江山信美,无情岁月相催。东里来,西邻醉,听渔樵讲些兴废。依旧中原一布衣,更休想麒麟画里。
题情
唾碧衫宽舞体,麝烟煤淡歌眉。远信稀,归期未,郁金堂夜深空闭。绣被寒多有梦知,绮窗外银蟾似水。
会稽怀古
爱望海秦山古色,探藏书禹穴重来。鉴水边,云门外,有谁人布袜青鞋?休问吴宫暗绿苔,越国在残阳翠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寻春(尋春)xún chūn
游赏春景。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 惠洪 《意行入古寺》诗:“清明雨过快晴天,古寺寻春亦偶然。”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下官就是 越国 上大夫 范蠡 ,寻春到此。” 清 徐元正 《广陵怀古》诗:“寻春易过佳风月,送老难忘好墓田。” ——《漢語大詞典》
值 zhí《國語辭典》
值 [ zhí ]
名- 价格。如:「价值」。
- 数值的简称。如:「平均值」。
- 面对。《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义纵传》:「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汉·王充《论衡·实知》:「至汉兴,长乐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值其墓,竟如所言。」
- 执行勤务。如:「值班」、「值勤」。
- 抵得上。《水浒传·第六回》:「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红楼梦·第三一回》:「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值 [ zhì ]
动- 持、拿著。《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雨 yǔ/yù《國語辭典》
雨 [ yǔ ]
名-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落的小水滴。如:「春雨」、「梅雨」、「风雨交加」、「秋风秋雨愁煞人」。
- 朋友。如:「旧雨新知」。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雨 [ yù ]
动- 下雨。《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有若传》:「他日,月宿毕,竟不雨。」
- 降落、落下。如:「雨雪」、「雨雹」。《淮南子·本经》:「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宋·苏轼〈喜雨亭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 滋润、灌溉。唐·孟郊〈终南山下作〉诗:「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唐·鲍溶〈答客〉诗:「劳问圃人终岁事,桔槔声里雨春畦。」
杜陵 dù líng
(1).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古为 杜伯国 。 秦 置 杜县 , 汉宣帝 筑陵于东原上,因名 杜陵 。并改 杜县 为 杜陵县 。 晋 曰 杜城县 , 北魏 曰 杜县 , 北周 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 唐 白居易 《新乐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岁种薄田一顷餘。” 宋 张先 《更漏子》词:“ 杜陵 春, 秦 树晚,伤别更堪临远。”
(2). 汉 宣帝 陵墓。《汉书·元帝纪》:“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三辅黄图·陵墓》:“ 宣帝 杜陵 ,在 长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 鄠 杜 间,故葬此。”
(3).指 唐 杜甫 。 宋 戴复古 《答杜子野主簿》诗:“ 杜陵 之后有孙子,自守诗家法度严。” 明 郑昂 《感怀》诗:“ 王粲 凄凉仍去国, 杜陵 老大竟飘蓬。” 清 孙枝蔚 《同程穆倩访周元亮司农》诗:“ 杜陵 仍作客, 曹霸 可无诗。”参见“ 杜陵野老 ”。 ——《漢語大詞典》
(2). 汉 宣帝 陵墓。《汉书·元帝纪》:“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三辅黄图·陵墓》:“ 宣帝 杜陵 ,在 长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 鄠 杜 间,故葬此。”
(3).指 唐 杜甫 。 宋 戴复古 《答杜子野主簿》诗:“ 杜陵 之后有孙子,自守诗家法度严。” 明 郑昂 《感怀》诗:“ 王粲 凄凉仍去国, 杜陵 老大竟飘蓬。” 清 孙枝蔚 《同程穆倩访周元亮司农》诗:“ 杜陵 仍作客, 曹霸 可无诗。”参见“ 杜陵野老 ”。 ——《漢語大詞典》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名-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烟 ( 煙 ) yān《國語辭典》
- 「煙 」的異體字。
迷雾(迷霧)mí wù
(1).迷漫的雾。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谁将迷雾掩明霞,初本《兰亭》体未差。”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或是变成迷雾;或是升在空中结成云。” 峻青 《秋色赋·李家埠在战斗》:“饥饿死亡,像迷雾一样弥漫在 昌潍 大平原上。”
(2).比喻叫人迷失方向、脱离实际的事物。《花城》1981年第2期:“历史本身有一种特殊规律,就是逐步揭开迷雾,透过帏幕,最后,在时间面前显露出善和恶的本来面目。”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叫人迷失方向、脱离实际的事物。《花城》1981年第2期:“历史本身有一种特殊规律,就是逐步揭开迷雾,透过帏幕,最后,在时间面前显露出善和恶的本来面目。” ——《漢語大詞典》
昏 hūn《國語辭典》
昏 [ hūn ]
名- 傍晚,日暮的时候。如:「黄昏」、「晨昏定省」。《左传·昭公十三年》:「自日中以争,至于昏。」
- 婚姻。《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上》:「是时突厥再上书求昏,帝未报。」通「婚」。
- 暗,光线不明。如:「昏暗」、「昏黄」。《文选·左思·吴都赋》:「挥袖风飘,而红尘昼昏。」《红楼梦·第五回》:「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 不明、不清楚。如:「老眼昏花」。唐·韩愈〈与崔群书〉:「目视昏花,寻常闲便不分人颜色。」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我老眼虽昏,早已看真了。」
- 神志不清的。如:「头昏」、「昏头昏脑」。《书经·多方》:「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
- 不明事理的。如:「昏庸」、「昏君」。
- 丧失知觉。如:「昏迷」、「昏厥」。《聊斋志异·卷一·鬼哭》:「先是,阍人王姓者,疾笃,昏不知人者数日矣。」
- 迷惑。《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昏于小利,惑于嗜欲。」
定 dìng《國語辭典》
定 [ dìng ]
形- 确切的、不改变的。如:「定理」、「定义」、「定律」、「定局」、「定论」。
- 不动的。如:「定产」、「定业」。
- 规定的。如:「定量」、「定时」、「定期」。
- 固定、使固定。如:「定住」、「定影」。
- 使平静、使稳固。如:「平定」、「安邦定国」。
- 使确定、不更改。如:「底定」、「决定」、「否定」、「裁定」。
- 约定、订立。如:「定约」、「制定」、「订定」。
- 究竟、到底。表疑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唐·李白〈答族姪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无疑」。唐·杜甫〈寄高适〉诗:「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樽。」
- 姓。如明代有定伯安。
昆 kūn《國語辭典》
昆 [ kūn ]
名- 兄。《诗经·王风·葛藟》:「终远兄弟,谓他人昆。」汉·毛亨·传:「昆,兄也。」唐·杜甫〈彭衙行〉:「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 后嗣、子孙。《书经·仲虺之诰》:「垂裕后昆。」汉·孔安国·传:「垂优足之道示后世。」
- 群、众多。《汉书·卷一○·成帝纪》:「君道得,则草木昆虫咸得其所。」唐·颜师古·注:「昆,众也。昆虫,言众虫也。」
- 同。《文选·扬雄·羽猎赋》:「群娭乎其中,噍噍昆鸣。」
池花
朱庆馀题任处士幽居诗见山月下池皎然送道琚上人还金陵诗野实充甘膳花 当綵衣 ——《骈字类编》
落云(落云)
鲍溶陇头水诗细响风凋草清哀夜落云 ——《韵府拾遗 文韵》
根 gēn《國語辭典》
根 [ gēn ]
名- 植物茎干长在土里的部分,具有固定、吸收或贮藏水分、养分的功能。如:「落叶归根」。三国魏·曹植〈七步诗〉:「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唐·李白〈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流波思其旧浦,落叶坠于本根。」
- 物体的基部、下部。如:「耳根」、「牙根」。唐·白居易〈早春〉诗:「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 事物的本源。如:「祸根」、「病根」、「追根究底」。唐·独孤及〈梦远游赋〉:「止水不波,浮云无根。」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 事物的存底。如:「票根」、「存根」。
- 量词。计算细长形物体的单位。如:「一根棍子」、「三根筷子」。
- 姓。如周代有根牟子。
- 深植。《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 澈底的。如:「根绝」、「根除」。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