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达识照其几,
薄酒可成礼,何必饮上尊。
丑妇可成室,何必求丽人。
人生有欲皆求得,谁能有得终无失。
多藏未免诲穿窬,厚味亦能生疢。
疾。青鞋缓步可当车,
不用驷马黄金覊。茅檐之下庇风雨,
不用丹碧文榱题。緼袍布衾亦自暖,
不用狐裘蒙锦衣。菜羹脱粟亦自饱,
不用五鼎羞鲜肥。月盈不偿阙,
物盛必有衰。逐客可相亦可夷,
饿隶为王又为菹。欲从意满神所忌,
吉凶反覆相乘除。吾闻猩猩骂人非不智,
以醉就禽犹惜屦。鼋鼍窟穴深更深,
卒为人得由贪饵。古来达识照其几,
外物视之双弊屣。于陵辞聘宁灌畦,
御寇辞粟宁忍饥。逃荣无辱二疏去,
今是昨非陶令归。请君莫嫌薄酒薄,
瓦瓮匏尊任斟酌。请君莫嫌丑妇丑,
荆钗布襦与偕老。天宽地大得自由,
如此足矣何多求。
丑妇可成室,何必求丽人。
人生有欲皆求得,谁能有得终无失。
多藏未免诲穿窬,厚味亦能生疢。
疾。青鞋缓步可当车,
不用驷马黄金覊。茅檐之下庇风雨,
不用丹碧文榱题。緼袍布衾亦自暖,
不用狐裘蒙锦衣。菜羹脱粟亦自饱,
不用五鼎羞鲜肥。月盈不偿阙,
物盛必有衰。逐客可相亦可夷,
饿隶为王又为菹。欲从意满神所忌,
吉凶反覆相乘除。吾闻猩猩骂人非不智,
以醉就禽犹惜屦。鼋鼍窟穴深更深,
卒为人得由贪饵。古来达识照其几,
外物视之双弊屣。于陵辞聘宁灌畦,
御寇辞粟宁忍饥。逃荣无辱二疏去,
今是昨非陶令归。请君莫嫌薄酒薄,
瓦瓮匏尊任斟酌。请君莫嫌丑妇丑,
荆钗布襦与偕老。天宽地大得自由,
如此足矣何多求。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古来(古來)gǔ lái
自古以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古来此娱,书籍未见。” 唐 王翰 《凉州词》之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 金塘 玉环 诸山膏腴几万顷,皆是古来居民置乡之处。”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古来许多人谈过了,将来要谈的人也将无穷无尽。” ——《漢語大詞典》
达识(達識)dá shí
富于才干、识见。亦指富于才干、识见者。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夫詮衡之重,关诸隆替,远惟则哲,在帝犹难, 汉 魏 已降,达识继轨,雅俗所归,惟称 许 郭 。”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宣英 达识多闻而习於事,宜当贤者类举。”《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梦寐能通造化机,天教达识剖玄微。” ——《漢語大詞典》
照 zhào《國語辭典》
照 [ zhào ]
动- 映射。如:「照耀」、「阳光照在窗户上。」
- 投映。如:「照镜子」。
- 比拟、依据。如:「仿照」、「照猫画虎」、「比照办理」、「照本宣科」。
- 比对、核对。如:「对照」。
- 通知。如:「照会」、「关照」。
- 向著、对著。如:「照头一棍」、「照著敌人开枪」。
- 看、顾。如:「照顾」、「照应」、「照料」。
- 知晓。如:「心照不宣」。《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臣闻骐骥长鸣,则伯乐照其能;卢狗悲号,则韩国知其才。」
- 摄取影像。如:「照相」、「这张像片是新照的。」
- 日光。如:「夕照」、「残照」。
- 像片。如:「近照」、「玉照」。
- 凭证。如:「执照」、「护照」。《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申公道:『钱却有,何以为照?』」
其 qí/jī《國語辭典》
其 [ qí ]
代- 他、他们。用于第三人称。如:「听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孟子·万章上》:「亲之,欲其贵也。」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他的、他们的。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不详其姓氏。」
- 这个、那样,表示指示。如:「查无其事」、「不厌其烦」。《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 殆、大概,表示揣测。《礼记·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几乎?」唐·柳宗元〈封建论〉:「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 将,表示时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
- 岂、难道,表示反诘。《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 可、应该,表示期望。《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战国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 若、如果,表示假设。《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苏轼〈留侯论〉:「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 还是、或是,表示选择。《庄子·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
- 发语词,无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 然,语中助词。《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 表示语气的加强。如:「尤其」、「极其」。
- 姓。如汉代有其石。
其 [ jì ]
助-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其 [ jī ]
助- 置于语尾,表疑问的语气。《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郦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名-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