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喜新年逢瑞雪,不知平地有瑶台。
王庭圭〔宋代〕《乙亥立春夜雨平旦大雪》
青帝重扃夜半开,先驱雷雨下天来。千门万户春风入,小院高楼乐事回。
但喜新年逢瑞雪,不知平地有瑶台。杜陵远客多愁思,忽忆两京初发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但 dàn《國語辭典》
但 [ dàn ]
副- 仅、只。如:「但愿如此」。唐·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 林间。」唐·李商隐〈无题〉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只要。唐·王昌龄〈出塞〉诗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
- 只有、唯有。宋·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 凡、所有。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则见脂粉馨香,环佩丁当,藕丝嫩新织仙裳,但风流都在他身上。」
- 尽管。如:「但说无妨」。
- 不过、可是。如:「你虽然聪明,但也要努力才能成功。」
- 姓。如汉代有但钦。
喜 xǐ《國語辭典》
喜 [ xǐ ]
動- 愛好。如:「喜愛」、「好大喜功」、「喜出望外」。《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 感到歡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 吉祥的事。如:「道喜」、「賀喜」。《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
-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 舊時稱小孩出痘子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病。」
- 姓。如元代有喜同。
- 高興的、快樂的。如:「欣喜」、「歡喜」、「喜訊」。
- 結婚的。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新年 xīn nián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白居易 《绣妇叹》诗:“连枝花样绣罗襦,本拟新年餉小姑。”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立春在新年,则於小除日进;在旧年,则於立春前三日进。” 鲁迅 《书信集·致叶紫》:“除夕信新年四日收到。” ——《漢語大詞典》
逢 féng《國語辭典》
逢 [ féng ]
动- 遭遇、碰上。如:「逢年过节」。《诗经·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遇见。如:「相逢」、「久别重逢」。
- 用言语或行动讨好别人。如:「逢迎」。《孟子·告子下》:「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辽史·卷一○一·萧胡笃传》:「胡笃长于骑射,见天祚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以逢其意。」
- 姓。如汉代有逢萌。
逢 [ péng ]
状- 参见「[[逢逢]]」条。
- 姓。如夏朝有逢蒙。
瑞雪 ruì xuě
应时好雪。以能杀虫保温,多视为丰年的预兆,故称。 南朝 陈 张正见 《玄圃观春雪》诗:“同云遥映岭,瑞雪近浮空。”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今瑞雪频降,来年必丰。” 明 茅维 《闹门神》:“只见瑞雪飘遥,罡风淅沥。” 峻青 《秋色赋·瑞雪图》:“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画图!”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动-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名-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平地 píng dì
(1).平坦的地面。《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 多步兵,步兵利险; 汉 多车骑,车骑利平地。”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歇鞍到平地,倏逢 锦城 乐。”
(2).平整地面。《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
(3).犹言突然;平白无故。 元 无名氏 《十样锦》套曲:“谁想驀然平地浪波生,怎知道祸从天降。”《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 西门庆 ﹞官禄临门,平地做了千户之职,就有如此美事。”《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引 明 曹静照 《西江月》词:“鶯儿对对话花梢,平地把人惊觉。”
(4).平稳地;稳当地。《朱子全书》卷十六:“如人过得箇关了,便平地行将去。”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拉车可以平地弄个三毛四毛的,作小买卖既要本钱,而且没有准能赚出三餐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
(2).平整地面。《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
(3).犹言突然;平白无故。 元 无名氏 《十样锦》套曲:“谁想驀然平地浪波生,怎知道祸从天降。”《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 西门庆 ﹞官禄临门,平地做了千户之职,就有如此美事。”《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引 明 曹静照 《西江月》词:“鶯儿对对话花梢,平地把人惊觉。”
(4).平稳地;稳当地。《朱子全书》卷十六:“如人过得箇关了,便平地行将去。”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拉车可以平地弄个三毛四毛的,作小买卖既要本钱,而且没有准能赚出三餐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
有瑶(有瑶)
潘尼诗昆山何有有瑶有珉 ——《韵府拾遗 萧韵》
台 ( 檯 臺 颱 ) tái/tāi《國語辭典》
台 [ tāi ]
- 大陸地區浙江省台州、天台山等地之台的舊讀。
台 [ yí ]
動- 喜悅。《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通「怡」。
- 我。古人稱自己為「台」。《書經·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唐·盧肇〈漢堤〉詩:「流災降慝,天曷台怒。」
- 表示疑問的意思。相當於「何」、「什麼」。《書經·湯誓》:「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後漢書·四○·班彪傳下》:「罔光度而遺章,今其如台而獨闕也!」
- 姓。如明代有台元。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