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视夜明星高,蝉声满庭树。

陆游宋代〕《六月一日晓赋

视夜明星高,蝉声满庭树。
残骸幸差健,散发穿两屦。
岩扉手自开,曳杖得徐步。
碧瓦浮青烟,圜荷泻残露。
草木无俗姿,鸡犬共幽趣。
儿来问晨炊,一笑挥使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明星蝉声庭树

视 ( 視 ) shì
视 [ shì ]
  1. 看:~觉。~力。~野。鄙~。注~。近~。~而不见。熟~无睹。
  2. 亲临某事:~事。~察。
  3. 看待:藐~。重~。等闲~之。
  4. 看望:探~。省(xǐng )~。
  5. 比照:“天子之卿受地~侯”。
  6. 古同“示”,表明。
夜 yè《國語辭典》

夜 [ yè ]

  1. 从天黑到天亮之间的一段时间。如:「夜以继日」、「夙兴夜寐」。《左传·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
  2. 姓。如汉代有夜龙。
  1. 昏暗的。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唐·卢照邻〈同崔录事哭郑员外〉诗:「夜台无晓箭,朝奠有虚尊。」
  1. 夜行。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明星 míng xīng
(1).明亮的星。《庄子·盗跖》:“目如明星,髮上指冠。”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逐凉诗》:“长河似曳素,明星若散璫。”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还没有走完高粱田,天色已经昏黑;蓝的空中现出明星来,长庚在西方格外灿烂。”
(2).借指织女星。 清 孙枝蔚 《七夕杂咏》:“谁家老妇焚香,祷罢明星暗伤。”
(3).启明星。即金星。《诗·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朱熹 集传:“明星,启明之星,先日而出者也。” 唐 杜甫 《晓发公安》诗:“北城击柝復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明星告旦,而百指伺餔。”
(4).指彗星。《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皇甫謐 云彗星现。”
(5).传说中 华山 仙女名。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九:“西上 莲花山 ,迢迢见 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躡太清。”
(6).称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 夏衍 《两个座谈会书面回答》:“二十年来的电影事业说明了剧作家的待遇不如导演,导演的待遇不如明星,明星的收入当然不如制片家。” 孙犁 《秀露集·书的梦》:“他是当时北方的体育明星,娶了一位宦门小姐。”
(7).旧时称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 茅盾 《一个女性》:“她成了交际的明星。” 曹禺 《日出》第一幕:“我还是个社交明星,演过电影,当过红舞女呢!”
(8).比喻杰出的人物或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珍品。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迄今所述,止于昏黄,若去而求明星於尔时,则亦有可言者一二。如十二世纪有 摩格那思 ,十三世纪有 洛及培庚 ,尝作书论失学之故,画恢復之策,中多名言,至足称述;然其见知於世,去今才百餘年耳。”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五:“兵火革命之中,还闪着这一颗 俄罗斯 文化的明星。”  ——《漢語大詞典》
高 gāo《國語辭典》

高 [ gāo ]

  1. 上下距离远的。与「低」相对。如:「山高水深」、「高楼大厦」 。
  2. 超越一般水准的、等级在上的。如:「高等教育」、「高级」、「高手」。
  3. 优良。如:「高材生」。
  4. 价格贵的。如:「高价」。
  5. 年纪老的。如:「高龄」。
  6. 声音尖锐激昂的。如:「高歌」。
  1. 物体直立时上下的长度。如:「身高」。
  2. 高的地方。如:「居高临下」、「登高望远」。
  3. 姓。如唐代有高适。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崇、敬重。《韩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
蝉声(蝉声)
隋 薛道衡 夏晚诗 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唐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唐 白居易 池上早秋 露饱蝉声懒,风乾柳意衰。
唐 刘禹锡 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 犹胜独居荒草院,蝉声听尽到寒螀。
唐 刘沧 寓居寄友人 芳草衡门无马迹,古槐深巷有蝉声。
唐 杜荀鹤 感秋 冷烟黏柳蝉声老,寒渚澄星雁叫新。
宋 杨万里 秋热二首 其二 我自愁吟无意思,蝉声移近入檐枝。
宋 许月卿 槐影 槐影本来惟戴日,蝉声固自未知秋。  ——《骈字类编》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庭树(庭树)
唐 赵彦昭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庭树千花发,阶蓂七叶新。
唐 阎宽 古意 庭树发华滋,瑶草复葳蕤。
唐 杜甫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
唐 戴叔伦 白苧词 东风吹花落庭树,春色催人等闲去。
唐 刘禹锡 琴曲歌辞 秋风引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 刘禹锡 冬日晨兴寄乐天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
唐 姚合 闲居遣怀十首 其四 远山经雨后,庭树得秋初。
唐 李商隐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 忆雪 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
唐 张乔 题上元许棠所任王昌龄厅 百四十年庭树老,如今重得见诗人。
《韵府拾遗 遇韵》:唐书崔宁传宁子荛为陕虢观察使简侻不晓事但以器韵自高委政厮竖不恤人疾苦或诉旱者指庭树示之曰柯叶尚尔何旱为即搒笞之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