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又疑白星是酒星,银河酿酒天上倾。

陈亮宋代〕《谪仙歌

李白字太白,清风肺腑明月魄。
扬鞭独步止一人,我诵太白手屡拍。
尝闻太白长庚星,夜半星在天上明。
仰天高声叫李白,星边不见白应声。
又疑白星是酒星,银河酿酒天上倾。
奈无两翅飞见白,王母池边任解酲。
欲游金陵自采石,玩月乘舟归赤壁。
欲上箕山首阳巅,看白餐雪水底眠紫烟。
又不知在何处漱瑶泉、酌霞杯。怅望不见骑鹤来,
白也如今安在载,我生恨不与同时,
死犹喜得见其诗。岂特文章惟足法,
凛凛气节安可移。金銮殿上一篇颂,
沉香亭里行乐词。此特太白细事耳,
他人所知吾亦知。脱靴奴使高力士,
辞官妾视杨贵妃。此真太白大节处,
他人不知吾亦知。歌其什,
鬼神泣,解使青冢枯骨立。
呼其名,鬼神惊,
惟有群仙侧耳听。我今去取崑山玉,
将白仪形好雕琢。四方上下常相随,
江东渭北休兴思。会须乞我乾坤造化儿,
使我笔下光焰万丈长虹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白星酒星银河酿酒天上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疑 yí/nǐ《國語辭典》

疑 [ yí ]

  1. 迷惑、不明白。《说文解字·匕部》:「疑,惑也。」《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2. 猜忌、不相信。如:「怀疑」、「半信半疑」。《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3. 犹豫不决。如:「迟疑」。《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 怪。《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有立武者见疑。」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九:「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5. 恐惧。《礼记·杂记下》:「故有疾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肉,皆为疑死。」汉·郑玄·注:「疑,犹恐也。」唐·刘蜕〈与京西幕府书〉:「富贵固不足疑其来,爵土固不足畏其大。」
  1. 仿佛、好像。如:「疑似」、「嫌疑」。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星
骆宾王上李少常启德优天纵白星降王辅之精道叶神交黄石授帝师之略  ——《韵府拾遗 青韵》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酒星 jiǔ xīng
(1).古星名。也称酒旗星。 汉 孔融 《与曹操论酒禁书》:“天垂酒星之燿,地列 酒泉 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周斌 《和剑华醉歌行》:“搀枪横扫牛斗边,酒星一一謫人间。”
(2).借指善饮酒的人。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杜甫 李白 与 怀素 ,文星酒星草书星。”
(3).旧时行酒令掷骰子游戏的术语。《容斋续笔·唐人酒令》引 唐 皇甫崧 《醉乡日月》:“骰子聚於一处,谓之酒星。”  ——《漢語大詞典》
银河(銀河)yín hé
(1).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的光带。银河由大量恒星构成。古亦称云汉,又名天河、天汉、星河、银汉。 隋 江总 《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钻穴隙》:“到而今可是难依傍,只落得一水银河隔两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三章:“夏夜,天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
(2).道教称眼睛为银河。 宋 赵崇绚 《鸡肋·银河》:“道家以目为银河。”一本作“ 银海 ”。
(3).古代一种容量很大的银质饮器。  ——《漢語大詞典》
酿酒(釀酒)niàng jiǔ
造酒。《史记·孟尝君列传》:“﹝ 冯驩 ﹞迺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口不言功心自适,吟诗酿酒待花开。” 沈从文 《长河·人与地》:“原来是卖不出橘子。有时出产太多,沿河发生了战事,装运不便,又不会用它酿酒……摘下树后成堆的听它烂掉,也极平常。”  ——《漢語大詞典》
天上 tiān shàng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漢語大詞典》
倾 ( 傾 ) qīng
倾 [ qīng ]
  1. 斜,歪:~斜。~侧。~塌。~圮。~跌。
  2. 趋向:~向。~心。~慕。~注。左~。右~。
  3. 倒塌:~颓。~覆。~轧()(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
  4.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引申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箱倒箧(亦称“倾筐倒庋”)。~盆大雨。~城。~洒。~销。
  5. 用尽(力量):~听。~诉。~吐。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