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柏水
水经注滶水东入父城县与柏水会柏水出鲁阳北山 ——《骈字类编》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粮 ( 糧 ) liáng
粮 [ liáng ]
-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食。~仓。~荒。弹尽~绝。
-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钱~。
处疗(處療)chǔ liáo
犹治疗。《南史·王微传》:“弟 僧谦 亦有才誉,为太子舍人,遇疾, 微 躬自处疗。”《北史·艺术传下·徐謇》:“与兄 文伯 等皆善医药…… 孝文 迁 洛 ,稍加眷待,体小不平,及所宠 冯昭仪 有病,皆令处疗。” ——《漢語大詞典》
饥 ( 飢 饑 ) jī
饥 [ jī ]
- 饿:~饿。~民。~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餐渴饮。~寒交迫。~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
-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荒。~馑(灾荒)。
春江 chūn jiāng
(1).春天的江。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灩灩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之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 富春江 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
(2). 富春江 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
千里 qiān lǐ
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之所为, 郑 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 唐 孟郊 《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 ——《漢語大詞典》
正 zhèng/zhēng《國語辭典》
正 [ zhèng ]
形- 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如:「正道」、「正路」。
- 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 精纯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 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 与「副」相对。如:「正本」、「正刊」。
- 与「偏」相对。如:「正门」、「正厅」。
-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 修改错误。如:「修正」、「订正」、「纠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 整理。《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 分析、明辨。《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北史·卷七○·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如:「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 长官、主事者。如:「里正」、「村正」。《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正 [ zhēng ]
- 参见「正月 」条。
逶迤 wēi yí
亦作“ 逶迆 ”。亦作“ 逶蛇 ”。
(1).曲折绵延貌。《淮南子·泰族训》:“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文选·扬雄〈甘泉赋〉》:“梁 弱水 之濎濙兮,躡 不周 之逶迆。” 李善 注:“迆,音移。” 吕向 注:“透迆,长曲貌。”迆,一本作“ 蛇 ”。 唐 卢纶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诗:“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緑草深。”《水浒传》第七二回:“逶迤按 吴 楚 之邦,延亘接 齐 鲁 之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蛇山 逶迆东去。” 毛泽东 《长征》诗:“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 磅礴走泥丸。”
(2).曲折行进貌。《楚辞·远游》:“方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逶蛇。”蛇,一本作“ 迤 ”。《史记·蒙恬列传》:“於是渡 河 ,据 阳山 ,逶蛇而北。”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红楼梦》第二六回:“这里 贾芸 随着 坠儿 逶迤来至 怡红院 中。” 朱德 《寄东北诸将》诗:“南人北去自逶迤,远戍 辽阳 入岭陂。”
(3).游移徘徊貌,徐行貌。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俛仰遵贵之颜,逶迆势利之间。”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迤於山侧。”迤,一本作“ 迟 ”。 唐 卢照邻 《登封大酺歌》之三:“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徘徊天上游。” 唐 徐凝 《浙东故孟尚书种柳》诗:“ 孟 家种柳东城去,临水逶迤思故人。”
(4).舒展自如貌。《楚辞·远游》:“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王夫之 通释:“逶蛇,音威夷,曲折自如貌。”《汉书·礼乐志》:“票然逝,旗逶蛇。” 颜师古 注:“逶蛇,旗貌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芳树垂緑叶,青云自逶迤。” 唐 杜甫 《九日寄岑参》诗:“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5).顺应自得之貌。《隶释·汉费凤别碑》:“ 汉安 二年, 吴郡 太守 东海 郭君 ,以君有逶虵之节,自公之操,年卅一举孝廉,拜郎中,除 陈国 新平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各装美貌逞逶迤,尽出玉颜夸艷态。”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 仇兆鳌 注:“双逶迤,指送酒佳人。”参见“ 逶迤退食 ”。
(6).形容歌声婉转。 南朝 梁 范静 妻 沈氏 《当垆曲》:“逶迤飞尘唱,宛转遶梁声。”
(7).形容舞姿、体态优美。《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振华袂以逶迤,若游龙之登云。” 三国 魏 曹丕 《临涡赋》:“鱼頡頏兮鸟逶迤,雌雄鸣兮声相和。”
(8).指隐微曲折。《后汉书·荀爽传论》:“及后潜图 董氏 ,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李贤 注:“逶迤,曲也。”
(9).指曲折的情节。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然选事则新颖,行文则逶迤,固仍以传奇为骨者也。”
(10).指曲折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得志。 唐 白居易 《哭崔常侍晦叔》诗:“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沉。”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世俗自无常, 徐公 故逶迤。” 宋 苏辙 《送陈侗同年知陕府》诗:“丈夫志四方,所遇常逶迤。”
(11).衰败貌。 唐 陈子昂 《修竹篇》诗序:“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頽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逶迤不復振,后世恣欺谩。” ——《漢語大詞典》
(1).曲折绵延貌。《淮南子·泰族训》:“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文选·扬雄〈甘泉赋〉》:“梁 弱水 之濎濙兮,躡 不周 之逶迆。” 李善 注:“迆,音移。” 吕向 注:“透迆,长曲貌。”迆,一本作“ 蛇 ”。 唐 卢纶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诗:“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緑草深。”《水浒传》第七二回:“逶迤按 吴 楚 之邦,延亘接 齐 鲁 之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蛇山 逶迆东去。” 毛泽东 《长征》诗:“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 磅礴走泥丸。”
(2).曲折行进貌。《楚辞·远游》:“方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逶蛇。”蛇,一本作“ 迤 ”。《史记·蒙恬列传》:“於是渡 河 ,据 阳山 ,逶蛇而北。”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红楼梦》第二六回:“这里 贾芸 随着 坠儿 逶迤来至 怡红院 中。” 朱德 《寄东北诸将》诗:“南人北去自逶迤,远戍 辽阳 入岭陂。”
(3).游移徘徊貌,徐行貌。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俛仰遵贵之颜,逶迆势利之间。”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迤於山侧。”迤,一本作“ 迟 ”。 唐 卢照邻 《登封大酺歌》之三:“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徘徊天上游。” 唐 徐凝 《浙东故孟尚书种柳》诗:“ 孟 家种柳东城去,临水逶迤思故人。”
(4).舒展自如貌。《楚辞·远游》:“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王夫之 通释:“逶蛇,音威夷,曲折自如貌。”《汉书·礼乐志》:“票然逝,旗逶蛇。” 颜师古 注:“逶蛇,旗貌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芳树垂緑叶,青云自逶迤。” 唐 杜甫 《九日寄岑参》诗:“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5).顺应自得之貌。《隶释·汉费凤别碑》:“ 汉安 二年, 吴郡 太守 东海 郭君 ,以君有逶虵之节,自公之操,年卅一举孝廉,拜郎中,除 陈国 新平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各装美貌逞逶迤,尽出玉颜夸艷态。”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 仇兆鳌 注:“双逶迤,指送酒佳人。”参见“ 逶迤退食 ”。
(6).形容歌声婉转。 南朝 梁 范静 妻 沈氏 《当垆曲》:“逶迤飞尘唱,宛转遶梁声。”
(7).形容舞姿、体态优美。《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振华袂以逶迤,若游龙之登云。” 三国 魏 曹丕 《临涡赋》:“鱼頡頏兮鸟逶迤,雌雄鸣兮声相和。”
(8).指隐微曲折。《后汉书·荀爽传论》:“及后潜图 董氏 ,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李贤 注:“逶迤,曲也。”
(9).指曲折的情节。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然选事则新颖,行文则逶迤,固仍以传奇为骨者也。”
(10).指曲折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得志。 唐 白居易 《哭崔常侍晦叔》诗:“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沉。”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世俗自无常, 徐公 故逶迤。” 宋 苏辙 《送陈侗同年知陕府》诗:“丈夫志四方,所遇常逶迤。”
(11).衰败貌。 唐 陈子昂 《修竹篇》诗序:“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頽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逶迤不復振,后世恣欺谩。”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