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万事转头浑是梦,一身安分总由天。

崔与之宋代〕《张进武善风鉴谓予豸骨日他早晚入台求诗赠之

瘦插秋山耸两肩,荒寥不直半文钱。
孤山放鹤林和靖,风雪骑驴孟浩然。
万事转头浑是梦,一身安分总由天。
烦君束起前途事,我欲沧江买钓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万事转头一身安分

万事(萬事)wàn shì
一切事。《墨子·贵义》:“ 子墨子 曰:‘万事莫贵於义。’”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九:“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 茅盾 《子夜》十八:“ 李教授 万事认真,而且万事预先准备。”  ——《漢語大詞典》
转头(轉頭)zhuǎn tóu
(1).转动头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唐 韩愈 《复偶见三绝》诗:“半身映竹轻闻语,一手揭帘微转头。” 宋 梅尧臣 《王祁公北园》诗:“强骑瘦马往城北,二十三年如转头。”后因以“转头”比喻时间短暂。 金 元好问 《杂著》诗之九:“半纸虚名百战身,转头高塚卧麒麟。”《三国演义》第一回:“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
(2).改变意念。《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为此也有这一辈,自与那痴迷不转头,送了性命的不同。” 鲁迅 《彷徨·离婚》:“ 爱姑 ,你要是不转头,没有什么便宜的。”  ——《漢語大詞典》
浑 ( 渾 ) hún
浑 [ hún ]
  1.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
  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
  3. 全,满:~身。~然。
  4.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
  5.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6. 姓。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梦 ( 夢 ) mèng
梦 [ mèng ]
  1.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
  2. 做梦:~见。
  3.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
一身 yī shēn
(1).一个躯干。《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2).指整个身躯。《南齐书·裴昭明传》:“人生何事须聚蓄,一身之外,亦復何须?” 宋 张载 《西铭》:“以人观之,四肢百骸具於一身者,体也。”
(3).谓独自一人。《战国策·赵策三》:“世以 鲍焦 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令众人不知,则为一身。” 唐 王维 《老将行》:“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西游记》第八五回:“樵夫呵,你死只是一身,无甚掛碍,我却死得不甚乾浄。”《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英雄儿女,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4).指独子单传。《后汉书·周勰传》:“自 勰 曾祖父 扬 至 勰 孙 恂 ,六世一身,皆知名云。”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隻。”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一:“三世但一身,南瞻每挥涕。”
(5).全身;浑身。《荡寇志》第七一回:“这厮一身横肉,正好喂猪狗。”《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打出一身的黑紫色来,他的手脚才渐渐的热了过来。” 姚雪垠 《长夜》三:“这个惨无人道的小场面和这一句威胁性的话,使 菊生 起一身鸡皮疙瘩。”
(6).表数量。用于服装,犹言一套。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在西边最末的那个卡座上坐着的是个青年……穿着一身咖啡色的条子西装。”  ——《漢語大詞典》
安分 ān fèn
规矩老实,守本分。 唐 白居易 《咏拙》诗:“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倒不如咱家安分,向深山将姓名隐。”《红楼梦》第二五回:“你安分些罢,何苦讨人厌。” 巴金 《月夜》:“他想,他是一个安分的人,人家为什么要把他抓去。”  ——《漢語大詞典》
总 ( 總 ) zǒng
总 [ zǒng ]
  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
  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
  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
  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
  5. 经常,一直:~是这样。
  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由 yóu《國語辭典》

由 [ yóu ]

  1. 原因。如:「事由」、「原由」、「理由」。《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
  2. 机会、机缘。《红楼梦·第一一五回》:「久仰芳名,无由亲炙。」
  3. 途径、方法。南朝梁·何逊〈赠诸游旧诗〉:「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三下·粤游日记二》:「而溪崖亦悬嵌,无由上跻。」
  4. 姓。如秦代有由余。
  1. 遵循、听从。《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 听任、任凭。如:「信不信由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般皆是命, 半点不由人。」
  3. 走、经过。《孟子·离娄上》:「舍止路而不由,哀哉。」《宋史·卷三一困·范仲淹传》:「鄜、延密迩灵、夏,西羌必由之地也。」
  4. 践行。《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1. 自、从。表示所从出。如:「言不由衷」、「由北到南」。《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
  2. 因为。表示原因。如:「由于」、「咎由自取」。《书经·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3. 表示凭借。如:「人体是由很多细胞组织而成的。」
  4. 属、归。表示职责范围的画分。如:「这个案子是由我负责承办。」
  5. 于。表示所在。《书经·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天 tiān《國語辭典》

天 [ tiān ]

  1. 日月星辰所罗列的空间,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顶天立地」。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2. 一昼夜的时间。如:「昨天」、「今天」、「大后天」、「一天」。
  3. 白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段时间。如:「三天三夜」、「三更天」。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4. 时节、季节。如:「春天」、「三伏天」、「黄梅天」。
  5. 气候。如:「晴天」、「阴天」、「大热天」、「下雨天」。
  6. 自然。如:「人定胜天」、「乐天知命」。《庄子·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7. 指宇宙万物的主宰。有时指大自然、有时指命运、有时指天神等。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书经·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8. 指神灵所住的世界。如:「升天」、「归天」。
  9. 不可或缺或最重要的事物。如:「以夫为天」。《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10.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如:「这项工作限你三十天时间完成,不得拖延。」
  1. 自然的、天然的。如:「天才」、「天险」、「天籁」、「天性」。
  2. 数目极大的。如:「天价」、「天量」、「天文数字」。
  3. 腾空架设的、驾于空中的。如:「天桥」、「天窗」、「天棚」。
  1. 很、非常。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