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高似孙宋代〕《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蟹 xiè《國語辭典》

蟹 [ xiè ]

  1.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全身被有甲壳,头胸多扁平而广阔,有五对足,第一对变形为螯,横行甚速。腹部分数节屈折于胸部之下,俗称为「脐」,雄的脐尖,雌的脐圆。咸、淡水皆产,种类甚多。

蟹 [ ​xiě ]

  1. (一)​之又音。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1.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2.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4. 赞成。如:「赞同」、「同意」。
  1.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1.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1.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1.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 契约。如:「合同」。
  3.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1.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健 jiàn《國語辭典》

健 [ jiàn ]

  1. 强而有力。《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晋书·卷七二·郭璞传》:「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长竿。」
  2. 形容人生理、心理情况良好。如:「健康」。《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一月可小起,好自将爱,一年便健。」唐·白居易〈同友人寻涧花〉诗:「且作来岁期,不知身健否?」
  1. 擅长、善于。如:「健谈」。唐·白居易〈偶作寄朗之〉诗:「老来多健忘。」
  1. 姓。如宋代有健武。
诗 ( 詩 ) shī
诗 [ shī ]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酒 jiǔ《國語辭典》

酒 [ jiǔ ]

  1. 用米、麦或水果等发酵酿制而成,内含酒精的刺激性饮料。如:「米酒」、「葡萄酒」。宋·陆游〈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三首之三:「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
怕 pà《國語辭典》

怕 [ pà ]

  1. 恐惧、害怕。如:「贪生怕死」、「妳怕不怕雷电交加的夜晚?」唐·杜甫〈丽春〉诗:「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2. 担心、疑虑。如:「我怕你累著了。」、「我怕他别有用心。」
  1. 可能、或许、大概。表猜测。如:「这堆橘子怕有十来斤吧!」《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怕不也有二十五六岁,他对人自说二十一岁。」
  2. 岂、难道。表反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我怕不要周全?只是关著财利上事,连夫妻两个,心肝不托著五脏的。」《老残游记·第五回》:「他再有个长短,这家业怕不是众亲族一分?」
  3. 如果、倘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三出》:「梅香,怕有赏春佳客来买酒,你与我安排了酒器,整顿则个。」《董西厢·卷五》:「可怜我四海无家独自个,怕得工夫肯略来看觑我么?」
  1. 姓。如唐代有怕善,宋代有怕篯。
陈 ( 陳 ) chén
陈 [ chén ]
  1. 排列,摆设:~列。~兵。
  2. 述说:~述。~情。详~。~诉。~说。
  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