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寿星出丙光丹极,华盖丞辰近紫薇。

李刘宋代〕《寿沪帅杨尚书

尚书清禀秋天杳,吉梦元占玉燕飞。
南定三军须北定,西归九罭合东归。
寿星出丙光丹极,华盖丞辰近紫薇。
要减汾阳声乐半,直须扬濯入黄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寿星丹极华盖紫薇

寿星(壽星)shòu xīng
(1).十二星次之一。在十二支为辰,在二十八宿则起于轸宿十二度,跨角、亢二宿而至氐宿四度。见《汉书·律历志》《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 郭璞 注:“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国语·晋语四》:“岁在寿星及鶉尾,其有此土乎?” 韦昭 注:“自軫十二度至氐四度,为寿星之次。” 唐 杨炯 《浑天赋》:“东宫则析木之津,寿星之野。”
(2).即老人星。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的二等星。《史记·封禅书》:“於 杜 亳 有三 社主 之祠、 寿星祠 。” 司马贞 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自古以来用作长寿的象征,民间常把它塑造成秃顶广额、白须持杖的老人。 元 方回 《戊戌生日》诗之二:“客舍逢生日,邻家送寿星。”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今日是我生辰之日,众火伴又送礼物来添寿。兄弟将寿星挂起,供养摆上。”《红楼梦》第七一回:“ 元春 又命太监送出金寿星一尊,沉香拐一支。”
(3).指被祝寿的人。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今日我生辰,我是寿星。” 巴金 《家》三十:“坐在戏台前面的 高老太爷 是这三天来被大家庆祝的寿星。”
(4).对长寿老人的尊重之词。《北京晚报》1983.3.1:“ 冀 、 豫 、 浙 三省百岁以上老人有443人。寿星中最高岁数为一百二十岁,也是一位女寿星。”  ——《漢語大詞典》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1.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2.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3.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4.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5.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6.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7.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8.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 到。如:「出席」、「出场」。
  10.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1.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1.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丙 bǐng《國語辭典》

丙 [ bǐng ]

  1. 天干的第三位。
  2. 用来排列次序等第,在甲、乙之后,表示第三。如:「丙班」、「丙等」。
  3. 火的别称。如火灾称为「付丙」。《淮南子·天文》:「其日丙丁。」汉·高诱·注:「丙丁,皆火也。」
  4. 姓。如汉代有丙吉。
光 guāng《國語辭典》

光 [ guāng ]

  1. 能由视觉器官接收,使人察觉物体存在的电磁辐射。如:「日光」、「灯光」。
  2. 荣耀、名誉。如:「为国争光」。《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3. 景色。如:「风光」、「观光」、「春光明媚」。
  4. 时间。如:「光阴」、「时光」。唐·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5. 恩惠、好处。常用在客套话。如:「沾光」、「叨光」。《红楼梦·第二二回》:「明儿就这样行,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儿。」
  6. 姓。如晋代有光逸。
  1. 彰显、发扬。《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 裸露。如:「光著脚丫子」、「光著身子」。
  1. 明亮。如:「光天化日」。《文选·扬雄·羽猎赋》:「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2. 平滑。如:「光滑」。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1. 完、尽。如:「吃光」、「用光」、「花光」。
  2. 仅、只。如:「光说不做」。《红楼梦·第一○一回》:「也不光为我,就是太太听见 也喜欢。」
  3. 对人说的客套话。如:「欢迎光临」。
丹极(丹極)dān jí
宫殿中的红色栋宇。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流涕洒丹极,万乘为酸辛。” 宋 朱熹 《孝宗皇帝挽歌词》:“遽移丹极仗,便上白云乡。”  ——《漢語大詞典》
华盖(華蓋)huá gài
(1).帝王或贵官车上的伞盖。《汉书·王莽传下》:“ 莽 乃造华盖九重,高八丈一尺,金瑵羽葆。”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华盖, 黄帝 所作也,与 蚩尤 战於 涿鹿 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章炳麟 《訄书·订礼俗》:“今秋冬精明之昼,不暴露人,然尚虚张华盖,以覆步輦,语有所谓无鱼而作罟者邪。”
(2).泛指高贵者所乘之车。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出从华盖,入侍輦轂。”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清田戒露,望华盖而长鸣;緑地生风,下仙阁而直轡。” 清 黄遵宪 《久旱雨霁邱仲阏过访》诗:“麻鞋袬袬趋天闕,华盖迟迟返帝乡。”
(3).古星名,属紫微垣,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 汉 王褒 《九怀·思忠》:“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 唐 杨炯 《出塞》诗:“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宋史·天文志二》:“华盖七星,杠九星如盖有柄下垂,以覆大帝之坐也,在紫微宫临勾陈之上。”
(4).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那先生言:‘命有华盖,却无官星,只好出家。’”《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莫怪我直谈,姑娘命里犯一个华盖星,却要记一个佛名,应破了纔好。” 鲁迅 《集外集·〈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5).指云层上紧贴日月边缘、轮廓不甚规则、内呈淡青色、外呈浅棕色的光环。
(6).树名。《西京杂记》卷一:“﹝ 终南山 ﹞有树直上百丈,无枝,上结藂条如车盖,叶一青一赤,望之斑駮如锦绣, 长安 谓之丹青树,亦云华盖树。”
(7).道教指眉毛。《黄庭内景经·天中》:“眉号华盖覆明珠。”
(8).指肺。《黄庭内景经·肝气》:“坐侍华盖游贵京。” 梁丘子 注:“华盖,肺也。”  ——《漢語大詞典》
丞 chéng《國語辭典》

丞 [ chéng ]

  1. 古代輔佐帝王或正官的官吏。如:「丞相」、「縣丞」、「府丞」。
  1. 輔佐、輔助。《漢書·卷九三·佞幸傳·淳于長傳》:「會大將軍王鳳病,長侍病,晨夜扶丞左右,甚有甥舅之恩。」
辰 chén《國語辭典》

辰 [ chén ]

  1. 地支的第五位。
  2. 时辰名。约当上午七点到九点。
  3. 时运。《诗经·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汉·郑玄·笺:「辰,时也。」
  4. 时光、日子。如:「诞辰」、「忌辰」。汉·扬雄《法言·问明》:「辰乎辰,曷来之迟,去之速也!」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5. 日月星球的统称。参见「[[星辰]]」条。
  6. 姓。如清代有辰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近 jìn《國語辭典》

近 [ jìn ]

  1. 时间、地点、血统、关系等方面距离不远的。如:「近日」、「近郊」、「近亲」。《墨子·经说下》:「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
  2. 浅显明白、容易了解。如:「浅近」。《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也,善言也。」
  1. 相似、几乎一样。如:「近似」。《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
  2. 靠近、接近。如:「挨近」、「迫近」。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 亲密。如:「亲近」。《论语·阳货》:「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4. 合乎。如:「不近情理」。宋·苏洵〈辨奸论〉:「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紫薇 zǐ wēi
(1).花木名。又称满堂红、百日红。落叶小乔木,树皮滑泽,夏、秋之间开花,淡红紫色或白色,美丽可供观赏。 明 何景明 《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去年当此夜,坐对紫薇间。”
(2).见“ 紫微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