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光风泛桃李。从容五六载,

郑清之宋代〕《古风一篇简徐德夫提刑

昌黎有名言,受恩异知已。
而况不识面,知心讵能面,
知心讵能几。浮云日多变,
交道冷如水。握手遽下石,
利害毫发比。人情易燥湿,
滟澦发九轨。终然风雨晦,
鸡鸣独无已。世变方下趋,
特立系君子。山谷未见坡,
气味已相似。希文非素交,
永叔甘远徙。敢谓世无人,
前修可专美。我昔闻君名,
恍如读青史。已乃知同时,
深心爱敬起。端平滥持衡,
荐贤职当尔。亟以闻九重,
夜半下一纸。雅志乐弦歌,
公车犹尼止。贤者固难进,
夺情辞诏旨。知贤未及用,
上印返田里。闲居事幽屏,
黜陟不到耳。宾朋有公言,
声徽振商祉。入则禆国论,
挺挺中流砥。出持皇华节,
光风泛桃李。从容五六载,
平进付常理。又闻交游间,
荣落保终始。不负杨临贺,
真见其人矣。夜梦加昼思,
仿佛眉宇紫。军将忽打门,
缄书照窗几。几檐屡开阖,
襟期顿清泚。有如峄阳桐,
知音发妙指。高情激孤笑,
新意偿宿喜。得一夔已足,
失百参何耻。老我岂私贺,
善类知有恃。看君广厦开,
大芘天下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光风桃李从容五六

光风(光風)guāng fēng
(1).雨止日出时的和风。《楚辞·招魂》:“光风转蕙,氾崇兰些。” 王逸 注:“光风,谓雨已日出而风,草木有光也。” 唐 权德舆 《古乐府》:“光风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 清 方文 《元旦试笔》诗:“河边淑气微微动,渐有光风转蕙兰。”
(2).指月光照耀下的和风。 宋 叶适 《潘广度》诗:“光风自汎灵草碧,朗月岂受顽云吞!”
(3).苜蓿的别名。《西京杂记》卷一:“ 乐游苑 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时人或谓之光风。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苜蓿为怀风。”  ——《漢語大詞典》
泛 fàn《國語辭典》

泛 [ fàn ]

  1. 漂浮。如:「泛舟」。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均二十韵〉:「萍泛无休日,桃阴想旧蹊。」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2. 呈现、透著。如:「他脸上泛了一层红光。」、「那条水沟泛著一阵阵恶臭。」
  1. 不切实。如:「空泛」、「浮泛」。
  1. 广博、普遍。如:「广泛」。《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周览泛观,缜纷轧芴。」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一:「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泛 [ fěng ]

  1. 覆。参见「泛驾 」条。
  2. 败。《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3. 翻。《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迺恐,自起泛孝惠卮。」
桃李 táo lǐ
(1).桃花与李花。《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珪璋其节,桃李其容。”
(2).《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唐 刘禹锡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 仁杰 又尝荐夏官侍郎 姚元崇 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川剧《柳荫记》第三场:“老朽 孟继轲 ,设馆 尼山 ,数十余年,循循善诱,教人不倦,门前桃李,广遍 江 南。”
(3).喻人的青春年少。 明 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顾文康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艳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撡。”
(4).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宋 叶适 《周会卿》诗序:“一干之兰,芳香出林,岂纷然桃李能限断哉!”  ——《漢語大詞典》
从容(從容)cóng róng
(1).举动。《礼记·缁衣》:“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 孔颖达 疏:“从容有常者,从容,谓举动有其常度。”《楚辞·九章·怀沙》:“ 重华 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王逸 注:“从容,举动也。”《文选·枚乘〈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从容猗靡,消息阳阴。” 吕延济 注:“从容,犹举动也。”参阅 清 王念孙 《广雅疏证》卷六上。
(2).悠闲舒缓,不慌不忙。《书·君陈》:“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庄子·秋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下兰臺而周览兮,步从容於深宫。”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略 从容闲雅,本自天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文献黄公神道碑》:“俯仰从容,不大声色。”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他的神情很从容,象是睡觉。”
(3).以形容声响,谓浑厚而舒缓。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钟磬之器愈厚者,则声愈从容;薄者反是。”
(4).盘桓逗留。《楚辞·九章·悲回风》:“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唐 白行简 《三梦记》:“夜已久,恐不得从容,即当睽索。” 元 孙叔顺 《粉蝶儿》套曲:“停立在曲槛边,从容在芳径里。” 清 恽敬 《舟经丹霞山记》:“舟人放溜恐触壁,以縴逆挽其舟,逶迤投壁下,故得从容其境。”
(5).斡旋;周旋。《汉书·郦食其陆贾等传赞》:“ 陆贾 位止大夫,致仕诸 吕 ,不受忧责,从容 平 勃 之间,附会将相以彊社稷,身名俱荣,其最优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宣宗 ﹞每上殿与学士从容,未尝不论儒学。” 宋 曾巩 《金山寺水陆堂记》:“盖 新 ( 瑞新 )者,余尝与之从容。彼其材且辨,有以动人者,故成此不难也。”《宋史·辛仲甫传》:“时 吕蒙正 以长厚居相位, 王沔 任事, 仲甫 从容其间而已。”
(6).宽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若急须者,麴乾则得。从容者,经二十日许,受霜露,弥令酒香。”《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是妻弟已将此一项用去了,须老夫赔偿。且从容两日,必当处补。”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五》:“还是‘人之患’较为从容,即使有时逼上午门,也不过费两三个钟头而已。”
(7).谓经济宽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是居 镇江 吕城 ,以耕种为业。家道从容。”《红楼梦》第六十回:“我添了月钱,家里又从容些。”
(8).谓顺利,顺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江老 虽不怎的富,别人看见他生意从容,衣食不缺,便传説了千金、几百金家事。”
(9).指中药肉苁蓉。 唐 张贲 《药名联句》:“从容犀局静,断续玉琴哀。”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肉苁蓉》﹝释名﹞:“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从容,和缓之貌。”
怂恿;劝诱。从,通“ 怂 ”。《史记·吴王濞列传》:“ 鼂错 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数从容,言 吴 过可削。”《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衡山王 以此恚,与 奚慈 、 张广昌 谋,求能为兵法候星气者,日夜从容王密谋反事。” 清 王念孙 《广雅疏证·释训》“从容,举动也”:“自动谓之从容,动人谓之怂慂,声义竝相近,故怂慂或作从容。”  ——《漢語大詞典》
五六
唐 卢仝 楼上女儿曲 箜篌历乱五六弦,罗袖掩面啼向天。
唐 白居易 题座隅 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唐 白居易 西原晚望 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
宋 苏轼 夜泛西湖五绝 其一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元 杨载 雪轩 仙人五六辈,飞下白云中。  ——《骈字类编》
载 ( 載 ) zǎi/zài
载 [ zǎi ]
  1. 年;岁:千~难逢。三年两~。
  2. 记录;刊登;描绘:记~。连~。转~。
载 [ zài ]
  1. 装,用交通工具装:~客。~货。~重。~体。装~。满~而归。
  2. 充满:怨声~道。
  3.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歌~舞。
  4.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