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歌谣杂谐合,来往纷伛偻。

郑清之宋代〕《江汉亭百韵

山川自高深,开避由邃古。
长江泻岷峨,横亘截区宇。
东流为沔津,疏凿仗神禹。
襟带成奥区,都会称鄂渚。
环城得修冈,雄胜著台府。
上有江汉亭,凭高欲骞举。
云谯护左方,南楼以为辅。
飞甍立嶕峣,才去天尺五。
星辰近梯级,岚霏日吞吐。
横陈极苍茫,万象互昂俯。
晴光敞双明,景物恣枚数。
炊烟接空翠,下列十万户。
榱栋出棱角,闤闠分脉缕。
川涂竞走集,水陆跨重阻。
东南引湖湘,西北控淮楚。
舟车所交属,人物森萃聚。
歌谣杂谐合,来往纷伛偻。
溟蒙尘蔽空,挥霍汗成雨。
游盖惊云飘,联辔识骖舞,
驱驰溢阡陌,时节相媚妩。
裾袖翳朝日,光曜烛绡组。
憧憧蚊迁穴,纭纭茧抽绪。
亭亭肆遐睎,一一可细睹。
至如城中边,万灶宅貔虎。
春秋谨教阅,什什而伍伍。
红旆罗旌幢,中军立旗鼓。
冰霜顷戈甲,雷霆震弓弩。
后先严车徒,坐作中规矩。
被庐犹晋蒐,少长悉有序。
礼成既饮至,络绎还所部。
俯瞰了不遗,清流数鲂鱮。
乃若天空澄,江色入环堵。
云水渺相接,斜阳落晴坞。
千艘卧平沙,片帆归远浦。
微茫泛一叶,咿轧响双橹。
报译认樯乌,航琛知海贾。
微阴转层峦,轻烟生宿莽。
栖鸟绝重澜,归鸿集寒屿。
夜深渔火明,孤洲记鹦鹉。
晴阴与朝暮,景色若夸诩。
方春及韶淑,莺燕争鸣乳。
桃李出新妆,周张环绣黼。
修眉横柳堤,遗钿错花圃。
孟夏薰风来,草木自蕃舞。
翠幄帷清阴,密叶覆幽墅。
入林梯空旻,影团修月斧。
露掌逼高寒,金波沃肝腑。
隆冬雪纷飞,琼楼耀江浒。
万花著林端,晃不分细钜。
兹维四时媚,代谢听寒暑。
荣枯虽异撰,去来莫追拒。
彼动此静观,群鱼沸鼎釜。
纷纷各状态,天械发机杼。
或如怀袖物,俯拾恣所取。
或如海陆珍,搜罗寄庭庑。
或如观大驾,旄头先卤簿。
或如亲校猎,玉虬挖翠羽。
或富若武库,宝物穷积贮。
或丽若上林,鸟兽罗禁御。
或纾若绮縠,或列若簨簴。
或背若相违,或进若相与。
或蓊若兴云,或林若率旅。
或惊若脱兔,或拱若礼鼠。
或若鸡出埘,或若马奔圉。
或变若龙蛇,或怪若{左豸右契}貐。
或奋焉若仇,或比焉若侣。
或矫若怒嗔,或偃若戏侮。
或剩若赢余,或匮若贫窭。
或聚散翕觖,或纵横旁午。
或禽声咿嚘,高下参律吕。
或人语叫噪,历落写筐筥。
或以琴置膝,丝音宜搏拊。
或时棋满枰,石韵杂珩瑀。
或欹枕高眠,胡蝶梦栩栩。
或相对啜茶,舌本跃清语。
或暇日观书,肠腹自撑拄。
或乘兴飞觞,醉后忘尔汝。
或即境挥毫,图画入缣楮。
造物无尽藏,傥来亦何忤。
晚仰已陈迹,恍惚已陈迹,
恍惚失处所。达观萃兹亭,
宇宙一秬黍。斯亭名者谁,
儒林得鼻祖。昔贤维南轩,
心学绍东鲁。睠焉西南游,
芳洲撷蓠荰。遗墨尚淋浪,
隶刻照亭柱。迩来三十年,
轩桷渐颓窳。堂堂魏国孙,
玉节蒞兹土。英声凛荆扬,
盛事踵遐武。曾侯庐陵秀,
一笑不龃龉。风月喜平分,
江山藉宗主。兴仆追前修,
遗迹扆蒐补。飞翚抗雄梁,
石花呈古础。荒榛得奇观,
幽思发新杼。公余多胜概,
往往压诸庾。赓酬驾元白求恩,
光焰陵李杜。领客共落成,
而我亦同俎。半生嗟镂冰,
一字不堪煮。乐事纪末颠,
鸿笔愧燕许。吾伊补书债,
欸乃效渔父。傥继竹枝词,
编入武昌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歌谣谐合来往伛偻

歌谣(歌謡)gē yáo
(1).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的统称。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现则统称为歌谣。《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謡。” 毛 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謡。”《汉书·艺文志》:“自 孝武 立乐府而采歌謡,於是有 代 赵 之謳, 秦 楚 之风,皆感於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今採捃经传,爰及歌謡,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於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老残游记》第十回:“揭开来看,也有诗,也有文,惟长短句子的歌謡最多,俱是手録,字迹娟好。”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十:“船头和船尾的两个船夫时时交换着几声呼喝,像是歌谣,又像是行舟的术语。”
(2).歌唱。《荀子·礼论》:“歌謡謸笑,哭泣諦号,是吉凶忧愉之情发於声音者也。”《史记·商君列传》:“ 五羖大夫 死, 秦国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謡,舂者不相杵。”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夜闻诸女歌謡。”
(3).歌颂。《北史·裴廷儁传》:“又命主簿 酈惲 修起学校,礼教大行,人歌謡之。” 唐 姚鹄 《襄州献卢尚书》诗:“礼乐政行凋敝俗,歌謡声彻帝王都。”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三折:“先帝升遐,当今嗣国,宗祀明堂,歌謡圣德。”  ——《漢語大詞典》
杂 ( 雜 ) zá
杂 [ zá ]
  1.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
  2. 混合:夹~。混~。~交。
谐合(諧合)xié hé
和合。 汉 陆贾 《新语·辨惑》:“諂佞之相扶,谗口之相誉,无高而不可上,无深而不可往者何?以党辈众多,而辞语谐合。” 金 王若虚 《李仲和墓碣铭》:“然性介少谐合,素不为乡曲所重。”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五:“庄严和秀丽、英雄和美,是如此地一致而又谐合。”  ——《漢語大詞典》
来往(來往)lái wǎng
(1).来去,往返。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唐 李白 《大猎赋》:“ 大章 按步以来往, 夸父 振策而奔走。” 明 刘基 《途中见去雁》诗:“昔与鴈同归,今来鴈北飞。殷勤祝过鴈,来往莫相违。” 杨朔 《三千里江山·不是尾》:“天空腾起更多小燕子,来往迴旋,每架后尾都拖着道白烟。”
(2).偏指来、到。 唐 刘长卿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杖锡閒来往,无心到处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沧州 瞽者 刘君瑞 ,尝以弦索来往余家。”
(3).交际往来。《史记·吕不韦列传》:“﹝ 华阳夫人 ﹞从容言 子楚 质於 赵 者絶贤,来往者皆称誉之。”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来往。”《红楼梦》第一○五回:“ 贾政 听了,心想:‘和 老赵 并无来往,怎么也来?’” 曹禺 《日出》第一幕:“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跟这种东西来往?”
(4).谓重复多次。《西游记》第二四回:“﹝ 清风 ﹞忙入人参园里,倚在树下,望上查数;颠倒来往,只得二十二个。”
(5).犹言上下,左右,表示概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女子走到跟前,把那块石头端相了端相,见有二尺多高,径圆也不过一尺来往,约莫也有个二百四五十觔重。”《老残游记》第十四回:“总不到顿把饭的工夫,水头就过去,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郭沫若 《归去来·东平的眉目》:“《七请》本只是三千字来往的文章。”  ——《漢語大詞典》
纷 ( 紛 ) fēn
纷 [ fēn ]
  1. 众多,杂乱:~~。~繁。~杂。~飞。~纭。五彩缤~。~乱。~扰。~争。
  2. 古代旗子上的飘带。
伛偻(傴僂)yǔ lǚ
(1).特指脊梁弯曲,驼背。《旧唐书·吴兢传》:“ 兢 虽衰耗,犹希史职,而行步傴僂, 李林甫 以其年老不用。”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峰鋭而小,立石如老人傴僂之状。”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东京某晚的事》:“忽然从横路里转出一个伛偻的老太婆来,她两手搬着一块大东西。”
(2).恭敬貌。 汉 贾谊 《新书·官人》:“柔色傴僂,唯諛之行,唯言之听,以睚眦之间事君者,厮役也。”《后汉书·张酺传》:“公其傴僂,勿露所敕。” 李贤 注:“傴僂,言恭敬从命也。”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升阶傴僂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鲁迅 《三闲集·路》:“文艺家的眼光要超时代,所以到否虽不可知,也须先行拥篲清道,或者伛偻奉迎。”
(3).俯身。 唐 施肩吾 《诮山中叟》诗:“天阴傴僂带嗽行,犹向巖前种松子。”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前者呼,后者应,傴僂提携,往来不絶者, 滁 人游也。” 清 袁枚 《新齐谐·僵尸贪财受累》:“ 王 趁其傴僂时,儘力推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