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昂藏 áng cáng
(1).气度轩昂。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汪洋廷闕之傍,昂藏寮寀之上。” 宋 王安石 《戏赠湛源》诗:“可惜昂藏一丈夫,生来不读半行书。”《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年已二十六岁矣,生得昂藏英伟,一表人材。” 茅盾 《子夜》六:“但当他对 范博文 细细打量一番,看见是一位穿洋服的昂藏不凡的人物,他立刻悟到一定是自己见识不广。”
(2).指昂藏的人。 宋 范成大 《送李徽州赴湖北漕》诗:“昂藏转江湖,夷路入王国。”
(3).超群出众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又东北, 沾水 注之。水出 壶关 东 沾臺 下,石壁崇高,昂藏隐天。” 唐 白居易 《病中对病鹤》诗:“但作悲吟和嘹唳,难将俗貌对昂藏。” 元 王磐 《题嵇侍中庙》诗:“一杯欲酹祠前土,野鹤昂藏未易招。” 清 揆叙 《鹰坊歌》:“中有海青最神俊,竦立毛骨森昂藏。”
(4).指书法遒劲拔俗。 唐 窦臮 《述书赋上》:“观乎吐纳 僧虔 ,挤排 子敬 ,昂藏鬱拔,胜草负正,犹力稽牛刀,水展龙性。”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行书》:“ 宋 人之书,吾尤爱 山谷 ,虽昂藏鬱拔,而神闲意穠,入门自媚。”
(5).犹魁梧。 明 瞿佑 《归田诗话·雨淋鹤》:“ 仲举 肢体昂藏,行则偏竦一肩,众为诗以讥笑之。”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 石斋 体故昂藏,立而受刑,又义风凛凛。” ——《漢語大詞典》
(2).指昂藏的人。 宋 范成大 《送李徽州赴湖北漕》诗:“昂藏转江湖,夷路入王国。”
(3).超群出众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又东北, 沾水 注之。水出 壶关 东 沾臺 下,石壁崇高,昂藏隐天。” 唐 白居易 《病中对病鹤》诗:“但作悲吟和嘹唳,难将俗貌对昂藏。” 元 王磐 《题嵇侍中庙》诗:“一杯欲酹祠前土,野鹤昂藏未易招。” 清 揆叙 《鹰坊歌》:“中有海青最神俊,竦立毛骨森昂藏。”
(4).指书法遒劲拔俗。 唐 窦臮 《述书赋上》:“观乎吐纳 僧虔 ,挤排 子敬 ,昂藏鬱拔,胜草负正,犹力稽牛刀,水展龙性。”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行书》:“ 宋 人之书,吾尤爱 山谷 ,虽昂藏鬱拔,而神闲意穠,入门自媚。”
(5).犹魁梧。 明 瞿佑 《归田诗话·雨淋鹤》:“ 仲举 肢体昂藏,行则偏竦一肩,众为诗以讥笑之。”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 石斋 体故昂藏,立而受刑,又义风凛凛。” ——《漢語大詞典》
信 xìn/shēn《國語辭典》
信 [ xìn ]
名- 誠實不欺。如:「講信修睦」。《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書札、書簡。如:「書信」、「平信」、「掛號信」。
- 消息、音訊。如:「音信」、「凶信」、「口信」。
- 使者、送信件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司空鄭沖馳遣信就阮籍求文。」
- 符契、憑證。如:「印信」。《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大人有所召呼,則刻木為信,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
- 姓。如宋代有信世昌。
- 聽從、不懷疑。如:「相信」、「深信不疑」、「不可置信」。
- 敬仰、崇奉。如:「信奉」、「信教」。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 知曉、知道。宋·晏殊〈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詞:「須信道,人間萬事何時了?」《聊齋志異·卷七·青蛾》:「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歲乎?」
- 連宿兩晚。如:「信宿」。《左傳·襄公十八年》:「信于城下而還。」晉·杜預·注:「信,再宿也。」
- 確實、的確、果真。《孟子·公孫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唐·柳宗元〈遊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詩:「為農信可樂,居寵真虛榮。」
- 隨意、任憑。如:「信口開河」、「信手拈來」。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信 [ shēn ]
動- 伸直、舒展。《易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通「伸」。
- 陳述表白。《穀梁傳·隱公元年》:「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通「申」。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形-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副-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暇 xiá《國語辭典》
暇 [ xiá ]
名- 空闲。如:「闲暇」、「应接不暇」、「自顾不暇」。《孟子·梁惠王上》:「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唐·韩愈〈与于襄阳书〉:「虽遇其人,未暇礼耶。」
- 从容、悠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谢便起舞,神意甚暇。」
暇 [ xià ]
- (一)之又音。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 较长的时间:~代。古~。
-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 常常:~常。学而~习之。
-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 某一时刻:按~上班。
-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 机会:~机。待~而动。
- 姓。
忆 ( 憶 ) yì
忆 [ yì ]
- 回想,想念:回~。追~。~苦思甜。
-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朋友 péng yǒu
(1).同学;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孔颖达 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诗·大雅·抑》:“无言不讐,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后汉书·马援传》:“ 春卿 事 季孟 ,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婭。” 明 高启 《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朋友凋零江海空,弟兄离隔关山迥。” 茅盾 《昙》一:“这都是她到 上海 后收到的各方面朋友的信。”
(2). 明 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今早有个柬帖来,説 邹朋友 要相访,不免啟扉等候呀。”《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时新得进身,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儒林外史》第二回:“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 梅朋友 替他起名。”《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 明 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3).特指恋人。 陈原 《社会语言学》10.2:“旧词被赋予新义。例如:‘朋友’(在一定场合下,=恋爱对象)。” ——《漢語大詞典》
(2). 明 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今早有个柬帖来,説 邹朋友 要相访,不免啟扉等候呀。”《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时新得进身,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儒林外史》第二回:“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 梅朋友 替他起名。”《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 明 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3).特指恋人。 陈原 《社会语言学》10.2:“旧词被赋予新义。例如:‘朋友’(在一定场合下,=恋爱对象)。” ——《漢語大詞典》
樽 zūn《國語辭典》
樽 [ zūn ]
名- 酒器。《玉篇·木部》:「樽,酒器也。」《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