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虞 yú《國語辭典》
虞 [ yú ]
动- 忧虑。如:「性命堪虞」。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
- 疑虑、顾虑。《诗经·鲁颂·閟宫》:「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 预料、猜想。《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新唐书·卷一三八·李嗣业传》:「虏不虞军至,因大溃。」
- 欺骗。如:「尔虞我诈」。《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国名:➊ 传说为舜祖先的封地,故址约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虞城。➋ 舜子商均受封之地,故城约在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
- 参见「虞舜 」条。
- 姓。如宋代有虞允文。
倩 qiàn《國語辭典》
倩 [ qiàn ]
名- 古时男子的美称。《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朱邑传》:「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唐·颜师古·注:「倩,士之美称,故云魏倩也。」
- 女婿。如:「贤倩」、「妹倩」。《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
- 美好。如:「巧笑倩兮」、「倩女」。《红楼梦·第三七回》:「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 请人代为做事。唐·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宋·黄庭坚〈即席〉诗:「不当爱一醉,倒倩路人扶。」
思亲(思親)sī qīn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淮南子·诠言训》:“故祭祀思亲,不求福。”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漢語大詞典》
感 gǎn《國語辭典》
感 [ gǎn ]
動- 震撼。如:「感動」。《說文解字·心部》:「感,動人心也。」《易經·咸卦·彖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 接觸、引起。如:「感染」。《紅樓夢·第四二回》:「太夫人並無別症,不過偶感一點風涼。」
- 覺得。如:「頗感意外」、「深感不安」。
- 互相影響、應和。《易經·咸卦·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 傷嘆。如:「感嘆」。《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對別人所給的好處表示謝意。如:「感恩」、「感激」、「銘感五內」。《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宋·歐陽修〈代贈田文初〉詩:「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 受到外來刺激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如:「快感」、「好感」、「百感交集」。晉· 陸機〈愍思賦·序〉:「故作此賦,以紓慘惻之感。」
- 某種自我認知的看法或想法。如:「幽默感」、「責任感」、「自卑感」、「成就感」。
感 [ hàn ]
名- 心中不完滿的感覺。《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感。』」通「憾」。
- 振動、搖動。《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傳》:「廣室陰兮帷幄暗,房櫳虛兮風泠泠。感帷裳兮發紅羅,紛綷縩兮紈素聲。」通「撼」。
岁年(歲年)suì nián
(1).年月;时光。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旅游 京 洛 ,颇积岁年。”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观西戎蓄祸,积有岁年。” 明 高启 《松隐居为戴叔能赋》诗:“山中相依岁年久,羡君独结苍髯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且移无用之岁年为有用之岁年,移空费之脑力为实益之脑力。”
(2).一年。指短时间。 清 恽敬 《与汤敦甫书》:“春间得復书,儒者之气盎然楮墨,及读其辞,益知先生之所养,非岁年所能至也。” ——《漢語大詞典》
(2).一年。指短时间。 清 恽敬 《与汤敦甫书》:“春间得復书,儒者之气盎然楮墨,及读其辞,益知先生之所养,非岁年所能至也。” ——《漢語大詞典》
归心(歸心)guī xīn
(1).诚心归附。《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之一:“ 周公 吐哺,天下归心。”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我 汉王 豁达大度……所以英雄之士,莫不归心。” 陈毅 《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 马 列 最伟大,世界正归心。”
(2).安心。《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归心於农。”《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
(3).归附的念头。《史记·项羽本纪》:“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 周 臣 尉迟迥 、 王谦 ……起兵反抗都很快被消灭,因为 隋文帝 已获得民众的归心。”
(4).回家的念头。 晋 王赞 《杂诗》:“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宋 梅尧臣 《送庭老归河阳》诗:“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郑振铎 《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秋天到了。’我这样的说着,颇动了归心。” ——《漢語大詞典》
(2).安心。《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归心於农。”《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
(3).归附的念头。《史记·项羽本纪》:“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 周 臣 尉迟迥 、 王谦 ……起兵反抗都很快被消灭,因为 隋文帝 已获得民众的归心。”
(4).回家的念头。 晋 王赞 《杂诗》:“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宋 梅尧臣 《送庭老归河阳》诗:“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郑振铎 《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秋天到了。’我这样的说着,颇动了归心。” ——《漢語大詞典》
巫峡(巫峽)wū xiá
(1). 长江三峡 之一。一称 大峡 。西起 四川省 巫山县 大溪 ,东至 湖北省 巴东县 官渡口 。因 巫山 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 巫峡 ,盖因山为名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 巴 东 三峡 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 杨炯 《巫峡》诗:“ 三峡 七百里,惟言 巫峡 长。” 宋 苏轼 《巫山》诗:“ 瞿塘 迤邐尽, 巫峡 峥嶸起。” 郭沫若 《月蚀》:“ 巫峡 中的奇景,恐怕是全世界中所没有的。”
(2). 战国 宋玉 《高唐赋》记 楚襄王 游 云梦 台馆,有 楚怀王 梦与 巫山 神女相会的故事,后遂以“巫峡”称男女幽会之事。 唐昭宗 《巫山一段云》词:“冰眸莲脸见长新, 巫峡 更何人。” 宋 陈德武 《玉蝴蝶·雨中对紫薇》词:“梦回 巫峡 ,春在瑶池。”《宦海》第十五回:“﹝ 木观察 ﹞虽然丁了艰,却不肯守着居丧的礼节,在那寝苫枕块的时候,还要寻那 阳臺 巫峡 的风流。”参见“ 巫山 ”。 ——《漢語大詞典》
(2). 战国 宋玉 《高唐赋》记 楚襄王 游 云梦 台馆,有 楚怀王 梦与 巫山 神女相会的故事,后遂以“巫峡”称男女幽会之事。 唐昭宗 《巫山一段云》词:“冰眸莲脸见长新, 巫峡 更何人。” 宋 陈德武 《玉蝴蝶·雨中对紫薇》词:“梦回 巫峡 ,春在瑶池。”《宦海》第十五回:“﹝ 木观察 ﹞虽然丁了艰,却不肯守着居丧的礼节,在那寝苫枕块的时候,还要寻那 阳臺 巫峡 的风流。”参见“ 巫山 ”。 ——《漢語大詞典》
暮云(暮云)
唐 王维 观猎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唐 李益 观骑射 远见平原上,翻身向暮云。
唐 戴叔伦 广陵送赵主簿自蜀归绛州宁觐 暮云征马速,晓月故关开。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其二 二月 薇帐逗烟生绿尘,金翘峨髻愁暮云。
唐 张仲素 塞下曲五首 其五 阴碛茫茫塞草肥,桔槔烽上暮云飞。
唐 方干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新定暮云吞故国,会稽春草入贫居。
唐 李咸用 途中作 野桥寒树亚,山店暮云连。
宋 苏轼 阳关曲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骈字类编》
唐 李益 观骑射 远见平原上,翻身向暮云。
唐 戴叔伦 广陵送赵主簿自蜀归绛州宁觐 暮云征马速,晓月故关开。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其二 二月 薇帐逗烟生绿尘,金翘峨髻愁暮云。
唐 张仲素 塞下曲五首 其五 阴碛茫茫塞草肥,桔槔烽上暮云飞。
唐 方干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新定暮云吞故国,会稽春草入贫居。
唐 李咸用 途中作 野桥寒树亚,山店暮云连。
宋 苏轼 阳关曲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骈字类编》
前 qián《國語辭典》
前 [ qián ]
形- 在正面的、脸所向的一面。与「后」相对。如:「前门」、「前方」、「面前」。《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次序在先的。如:「前三名」、「请大家坐到前排来。」
- 过去的、较早的。与「后」相对。如:「前天」、「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云:「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 已成历史的。如:「前清」、「前苏联」。
- 前任的简称。如:「前妻」、「前总理」。
- 未来的。如:「前程」、「前途」、「前景看好」。
- 向前走。如:「勇往直前」、「畏缩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姪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