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人欲归,渔火飐汪泚。
天阔山头头,江空石齿齿。
清霜肃宇宙,物物露根柢。
是开明年春,万汇从此始。
人事胡不然,临流方识不。
断岸百尺悬,赤子命如寄。
示人亦真切,犹作秦越越眎。
我忧不能释,人谓我俗吏。
吏安能俗人,亦人自俗尔。
神天及游衍,忠信在参倚。
是间炯然存,精粗莫非事。
况逢道义友,眷眷不余弃。
至理互相发,俗氛安能滓。
夜寒人欲归,渔火飐汪泚。
照我方寸心,悠悠发长喟。
清霜肃宇宙,物物露根柢。
是开明年春,万汇从此始。
人事胡不然,临流方识不。
断岸百尺悬,赤子命如寄。
示人亦真切,犹作秦越越眎。
我忧不能释,人谓我俗吏。
吏安能俗人,亦人自俗尔。
神天及游衍,忠信在参倚。
是间炯然存,精粗莫非事。
况逢道义友,眷眷不余弃。
至理互相发,俗氛安能滓。
夜寒人欲归,渔火飐汪泚。
照我方寸心,悠悠发长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夜寒
唐 卢纶 送渭南崔少府归徐郎中幕 夜寒逢雪处,日暖到村时。
唐 王涣 惆怅诗十二首 其六 夜寒春病不胜怀,玉瘦花啼万事乖。
《韵府拾遗 寒韵》:隋炀帝冬夜诗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 ——《骈字类编》
唐 王涣 惆怅诗十二首 其六 夜寒春病不胜怀,玉瘦花啼万事乖。
《韵府拾遗 寒韵》:隋炀帝冬夜诗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 ——《骈字类编》
人欲 rén yù
人的俗望嗜好。《礼记·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孔颖达 疏:“灭其天生清静之性而穷极人所贪嗜慾也。” 汉 王粲 《杂诗》:“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水浒传》第五四回:“休被人欲所缚,误大事。”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 还给:~还。物~原主。
-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 结局:~宿(sù)。
-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 自首。
渔火(漁火)yú huǒ
渔船上的灯火。 唐 钱起 《送元评事归山居》诗:“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宋 汪元量 《满江红》词:“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渔火已归鸿雁汊,櫂歌更在鸳鸯浦。” 清 孙枝蔚 《夜入真州》诗:“但见船头渔火明,忽闻黄帽报初更。” 严辰 《夜航船》诗:“渔火在远处河边闪烁,船底从蟹簖上轻轻擦过。” ——《漢語大詞典》
飐 ( 颭 ) zhǎn
飐 [ zhǎn ]
- ◎ 风吹颤动:~~(风吹摇曳的样子)。~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汪 wāng《國語辭典》
汪 [ wāng ]
形- 水深而广。如:「汪洋大海」。《说文解字·水部》:「汪,深广也。」
- 池。《左传·桓公十五年》:「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晋·杜预·注:「汪,池也。」《西游记·第四二回》:「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注成汪皮肉开。」
- 量词。用于停聚一处的液体。如:「一汪秋水」、「一汪血」。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汪踦。
- 形容狗叫声。如:「那儿有只小狗正汪汪的叫个不停。」
- 液体积聚。《金瓶梅·第七五回》:「从早辰吃了口清茶,还汪在心里!」《红楼梦·第三一回》:「地下的水淹著床腿,连席子上都汪著水。」
泚 cǐ《國語辭典》
泚 [ cǐ ]
形- 水清澈的样子。《说文解字·水部》:「泚,清也。」《广韵·上声·荠韵》:「泚,水清也。」
- 流汗的样子。《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汉·赵岐·注:「泚,汗出泚泚然也。」
- 鲜明的样子。《诗经·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汉·毛亨·传:「泚,鲜明貌。」
- 沾濡、渍染。《新唐书·卷一○二·岑文本传》:「或丛令业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聊斋志异·卷五·郭生》:「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