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象摧天狗,昌陵控玉虬。
都市今重到,文园更倦游。
依依返穷峡,得得上归舟。
往事深能忆,沈疴久合瘳。
行经古祠庙,应酹旧山丘。
梁甫遗馨在,降笺杀气浮。
白衣犹肯出,黄里不包羞。
一听巴人曲,多贻汉玺忧。
花蒙尘漠漠,苑抱水悠悠。
蠢尔狂童辈,俱为灭族囚。
坤维元自正,栈阁未应修。
管乐谁能并,卿云亦可俦。
时哉著俦杌,聊以畔牢愁。
硉矹重开险,销沉万垒秋。
堂留石室画,歌尚竹枝讴。
寒蚻催逋客,啼鹃识故侯。
屈沱尝角黍,岷岭看牵牛。
从此多谈晏,逢谁共劝酬。
近前持砚削,成列抱箜篌。
近岁安枢相,宣威在益州。
君归如访谒,朝论必咨诹。
列圣方垂统,群公亦好修。
焚烧已郿坞,诛殛到讙兜。
虎豹参差束,魑{内虚外鬼}次第投。
衣冠通海峤,干羽格蛮陬。
江寇何劳服,淮田亦粗收。
旌旃仍使传,炮烙任兜鍪。
玄象摧天狗,昌陵控玉虬。
嗟嗟几上肉,断断幄中筹。
贡锦资藩辅,缄辞告帝谋。
声名与勋烈,应逐汉江流。
依依返穷峡,得得上归舟。
往事深能忆,沈疴久合瘳。
行经古祠庙,应酹旧山丘。
梁甫遗馨在,降笺杀气浮。
白衣犹肯出,黄里不包羞。
一听巴人曲,多贻汉玺忧。
花蒙尘漠漠,苑抱水悠悠。
蠢尔狂童辈,俱为灭族囚。
坤维元自正,栈阁未应修。
管乐谁能并,卿云亦可俦。
时哉著俦杌,聊以畔牢愁。
硉矹重开险,销沉万垒秋。
堂留石室画,歌尚竹枝讴。
寒蚻催逋客,啼鹃识故侯。
屈沱尝角黍,岷岭看牵牛。
从此多谈晏,逢谁共劝酬。
近前持砚削,成列抱箜篌。
近岁安枢相,宣威在益州。
君归如访谒,朝论必咨诹。
列圣方垂统,群公亦好修。
焚烧已郿坞,诛殛到讙兜。
虎豹参差束,魑{内虚外鬼}次第投。
衣冠通海峤,干羽格蛮陬。
江寇何劳服,淮田亦粗收。
旌旃仍使传,炮烙任兜鍪。
玄象摧天狗,昌陵控玉虬。
嗟嗟几上肉,断断幄中筹。
贡锦资藩辅,缄辞告帝谋。
声名与勋烈,应逐汉江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玄象 xuán xiàng
天象。谓日月星辰在天所成之象。《后汉书·郅恽传》:“ 惲 乃仰占玄象。” 唐 吴筠 《高士咏·严子陵》:“紫宸同御寝,玄象验客星。”《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帝深识玄象,常夜起观星。” ——《漢語大詞典》
摧 cuī《國語辭典》
摧 [ cuī ]
动- 折断。如:「摧折」、「摧枯拉朽」。《说文解字·手部》:「摧,折也。」《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 毁坏、崩塌。如:「摧毁」、「无坚不摧」。唐·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元·关汉卿《拜月亭·楔子》:「虽是这战伐,负著个天摧地塌。」
- 挫折、压抑。《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
- 伤害。三国魏·曹丕〈燕歌行〉二首之二:「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心。」唐·李白〈长相思〉诗:「长相思,摧心肝。」
天狗 tiān gǒu
(1).传说中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阴山 ﹞有兽焉,其状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榴榴,可以御凶。”
(2).星名。《史记·天官书》:“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精。”《隋书·长孙晟传》:“ 晟 遣降虏覘候 雍閭 ,知其牙内屡有灾变,夜见赤虹。光照数百里,天狗陨,雨血三日,流星坠其营内,有声如雷。” 宋 梅尧臣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诗:“长星彗云出,天狗欲堕鸣。狗扫不见迹,昭昭河汉横。” 清 顾炎武 《秋山》诗之二:“天狗下 巫门 ,白虹属军垒。” ——《漢語大詞典》
(2).星名。《史记·天官书》:“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精。”《隋书·长孙晟传》:“ 晟 遣降虏覘候 雍閭 ,知其牙内屡有灾变,夜见赤虹。光照数百里,天狗陨,雨血三日,流星坠其营内,有声如雷。” 宋 梅尧臣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诗:“长星彗云出,天狗欲堕鸣。狗扫不见迹,昭昭河汉横。” 清 顾炎武 《秋山》诗之二:“天狗下 巫门 ,白虹属军垒。” ——《漢語大詞典》
昌 chāng《國語辭典》
昌 [ chāng ]
形- 光明。如:「昌明」。《玉篇·日部》:「昌,明也。」《诗经·齐风·鸡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 恰当、美好。《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图累承彼洪族兮,又览累之昌辞。」唐·杨烱〈老人星赋〉:「献仙寿兮祝尧,奏昌言兮拜禹。」
- 存活。《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
- 姓。如明代有昌海。
陵 líng《國語辭典》
陵 [ líng ]
名- 大土山。如:「丘陵」、「山陵」。《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三國魏·曹植〈鰕䱇篇〉:「駕言登五嶽,然後小陵丘。」
- 帝王的墳墓。如:「陵寢」、「十三陵」。唐·杜牧〈登樂遊原〉詩:「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儒林外史·第三○回》:「中間坐一個看陵的太監,穿著蟒袍。」
- 姓。如明代有陵茂。
- 登、升。《左傳·成公二年》:「齊侯親鼓,士陵城。三日,取龍。」北魏·溫子昇〈為西河王謝太尉表〉:「將短翮難以陵高,駑乘無由致遠。」
- 超越、踰越。如:「陵駕」。《禮記·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自以兵強國富,勢陵京城。」
- 欺侮、侵犯。如:「陵辱」。《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漢·王符《潛夫論·忠貴》:「而乃欲任其私知,竊君威德,以陵下民。」通「凌」。
- 淬礪。《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勵。」王先謙·集解:「陵謂厲兵刃也。」
控 kòng《國語辭典》
控 [ kòng ]
动- 拉弓。《说文解字·手部》:「控,引也。」清·段玉裁·注:「引者,开弓也。」文选·班固〈西都赋〉:「弦不再控,矢不单杀。」明·宋濂〈秦士录〉:「诸将军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战且却。」
- 操纵、支配。如:「控制」、「遥控」。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董西厢·卷七》:「沉醉东风里,控骄马,鞭袅芦花。」
- 投、掷。《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则控于地而已矣。」
- 投诉、告发。如:「指控」、「诬控」、「控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断不得公,自然上控。」
- 北平方言。指倒悬容器口,使里面的液体流净。如:「将沙拉油瓶控一控,还足够炒一次菜。」
玉虬(玉虯)yù qiú
亦作“ 玉虯 ”。
(1).传说中的虬龙。《楚辞·离骚》:“駟玉虬以乘鷖兮,溘涘风余上征。” 唐 温庭筠 《奉天西佛寺》诗:“忆昔狂童犯顺年,玉虯閒暇出 甘泉 。” 严复 《秋花次吕女士韵》:“修门日远 灵均 魂,玉虬飞鸟还相群。”
(2).饰有玉勒的马。《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鏤象,六玉虯。”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六玉虯,谓驾六马,以玉饰其鑣勒,有似玉虯。”
(3).比喻竹鞭。 宋 朱熹 《新笋》诗:“下有万玉虯,三冬卧寒土。”
(4).浑天仪上的部件,形制如龙。《初学记》卷二五引 汉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 ——《漢語大詞典》
(1).传说中的虬龙。《楚辞·离骚》:“駟玉虬以乘鷖兮,溘涘风余上征。” 唐 温庭筠 《奉天西佛寺》诗:“忆昔狂童犯顺年,玉虯閒暇出 甘泉 。” 严复 《秋花次吕女士韵》:“修门日远 灵均 魂,玉虬飞鸟还相群。”
(2).饰有玉勒的马。《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鏤象,六玉虯。”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六玉虯,谓驾六马,以玉饰其鑣勒,有似玉虯。”
(3).比喻竹鞭。 宋 朱熹 《新笋》诗:“下有万玉虯,三冬卧寒土。”
(4).浑天仪上的部件,形制如龙。《初学记》卷二五引 汉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