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瞿瞿彼奚窥,樊圃漫折柳。

程公许宋代〕《县斋秋怀

瞿瞿彼奚窥,樊圃漫折柳。
金瓯费将护,鼎餗戒颠覆。
屯云暧将夕,西风一搔首。
沉思扶诗计,谁是颖脱手。
需臑毋久习,利处那得久。
癙思恐伤人,聊复一杯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瞿瞿樊圃折柳

瞿瞿 qú qú
(1).惊视不安貌。《易·震》:“震索索,视瞿瞿。”《礼记·玉藻》:“视容瞿瞿梅梅。” 孔颖达 疏:“瞿瞿,惊遽之貌。” 清 黄景仁 《大雨宿青山寺即谢公宅》诗:“宵梦犹瞿瞿,苍崖恐崩掣。”《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且非徒论列两物之异同而已,并剖辩两物与国家相关之利害,或可使当道瞿瞿然惊悟。”
(2).眼目转动求索貌。《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殯,瞿瞿如有求而弗得。” 孔颖达 疏:“眼目速瞻之貌。”
(3).勤谨貌。《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毛 传:“瞿瞿然顾礼义也。”《新唐书·吴凑传》:“ 凑 为人彊力劬俭,瞿瞿未尝扰民,上下爱向。”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燁燁影堂,三忠六儒。孙曾在位,芒射瞿瞿。”  ——《漢語大詞典》
彼 bǐ《國語辭典》

彼 [ bǐ ]

  1. 那、那个、那里。与「此」相对。如:「彼时」、「彼处」、「厚此薄彼」。《战国策·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横此大江,淹彼南汜。」
  2. 他。如:「彼等」、「彼辈」、「知己知彼」。《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唐·韩愈〈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奚 xī《國語辭典》

奚 [ xī ]

  1. 奴隶、仆役。如:「奚僮」、「小奚」。《周礼·天官·冢宰》:「酒人俺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汉·郑玄·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
  2.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东胡族,本名「库莫奚」,至隋朝始称为「奚」。其地东北接契丹,西毗突厥,南临白浪河,北接霫国。后为契丹所并。
  3. 地名。春秋时鲁地,为奚仲之邑。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滕县东南。
  4. 姓。如明代有奚铭。
  1. 为何、为什么。表示疑问的语气。《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韩非子·和氏》:「子奚哭之悲也?」
窥 ( 窺 ) kuī
窥 [ kuī ]
  1.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探。~伺。~测。~视。管~蠡测(喻见识浅陋,看不清高深的道理)。
樊圃 fán pǔ
有篱的园圃。 唐 宋之问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诗:“秉愿守樊圃,归閒欣艺牧。” 宋 梅尧臣 《矮石榴树子赋》:“然而不生樊圃臺榭游观之所,产兹堂下,其有以警而有以覩,因形析义,庶将自补。”  ——《漢語大詞典》
漫 màn《國語辭典》

漫 [ màn ]

  1. 水满而外溢。《新唐书·卷一七六·张籍传》:「其流波漫。」
  2. 蒙、覆盖。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三·混沌灯》:「令其仆买大竹作灯毬,漫以黑纸,挂于几桉之侧。」
  1. 遍布的、充满的。如:「漫山遍野」、「漫天大雾」。
  2. 放纵不加拘束。如:「浪漫」、「散漫」、「漫不经心」。《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诸镇入卫之兵,嫌非统属,漫无纪律。」
  3. 模糊不可辨认的样子。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4. 长、远。如:「漫漫长夜」。《文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还望顾旧乡,长路漫浩浩。」
  1. 徒、空、枉。唐·杜甫〈有客〉诗:「漫劳车马驻江干。」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漫悲歌、伤怀吊古。」
  2. 莫、不要。如:「漫说是他,就是你去也不成。」唐·张谓〈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3. 随便、胡乱。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聊斋志异·卷二·莲香》:「生疑其妒,漫应之。」

漫 [ mán ]

  1. 水广大的样子。《集韵·平声·桓声》:「漫,水广大貌。」
  1. 盈满。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麤俗。」
折柳 zhé liǔ
(1).折取柳枝。语出《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 长安 东,跨水作桥。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多用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唐 权德舆 《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暗怜衣带,不胜折柳之怀。”
(2).古乐曲名。《折杨柳》曲的省称。多用以惜别怀远。《文苑英华》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已寤歌於《折柳》,復行吟而《採莲》。”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袁郊 《甘泽谣·许云封》:“《折柳》传情,悲 玉关 之戍客。” 姚鹓雏 《王建章挽诗》:“《阳关》《折柳》凄迷别,行卷题诗醉醒间。”参见“ 折杨柳 ”。
(3).《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毛 传:“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为藩,无益於禁矣。”后因以“折柳”代指篱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设备。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大 楚 带甲百万,而有振槁之脆;强 秦 殽 函 袭嶮,而无折柳之固。”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