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楚泽荷纫绿,燕山桂梁丹。

程公许宋代〕《挟文薛君自赋五首克己读书安贫择交训子为题

万事烟云过,须留尾段看。
芝兰庭砌茂,风雨夜灯寒。
楚泽荷纫绿,燕山桂梁丹。
诗书门户壮,何待侈重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楚泽绿燕山桂梁

楚泽(楚澤)chǔ zé
古 楚 地有 云梦 等七泽。后以“楚泽”泛指 楚 地或 楚 地的湖泽。 唐 刘长卿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诗:“龙驤校猎 邵陵 东,野火初烧楚泽空。” 唐 许裳 《登凌歊台》诗:“江截 吴 山断,天临 楚 泽遥。” 宋 张孝祥 《望江南·赠谈献可》词:“未试玉堂挥翰手,只今 楚 泽钓鱼翁。万事举杯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妾系本 吴 门,家侨 楚 泽。”  ——《漢語大詞典》
荷 hé《國語辭典》

荷 [ hé ]

  1. 植物名。睡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叶大而圆,夏天开红色或白色花。地下茎称为「藕」,果实称为「莲子」,二者皆可供食用。也称为「莲」、「芙蕖」。

荷 [ hè ]

  1. 用肩膀扛著。如:「荷锄」、「荷枪」。《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灌夫》:「身荷戟,驰不测之吴军。」
  2. 承当、担负。如:「不胜负荷」。汉·张衡〈东京赋〉:「荷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宁静。」
  3. 蒙受。今多用书信中,表谢意。如:「感荷」、「为荷」。《左传·昭公三年》:「一为礼于晋,犹荷其禄,况以礼终始乎?」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奉先帝之遗训,荷本朝之厚恩。」
纫 ( 紉 ) rèn
纫 [ rèn ]
  1. 引线穿针:~针。
  2. 缝缀:~辑(喻修补)。缝~。
  3. 深深感激:感~。~佩(佩带,喻感佩不忘)。至~高谊。
  4. 捻线,搓绳。
绿 ( 綠 緑 ) lǜ/lù
绿 [ lǜ ]
     ◎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灯。~化。~洲。~茶。~地。~茸茸。~水青山。
绿 [ lù ]
     ◎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林。~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燕山 yān shān
(1).指自 天津市 蓟县 东南绵延而东直至海滨的 燕山 山脉。《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一》:“旦辞 黄河 去,暮至 黑山 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燕山 胡骑鸣啾啾。” 南朝 陈 徐陵 《出自蓟北门行》:“ 蓟 北聊长望,黄昏心独愁。 燕山 对古刹, 代郡 隐城楼。” 明 徐祯卿 《寄华玉》诗:“去岁君为 蓟门 客, 燕山 雪暗 秦 云白。”
(2).指 燕然山 。亦借指边塞。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君言丈夫无意气,试问 燕山 那得碑?” 唐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燕山 应勒颂, 麟阁 佇名扬。” 唐 李贺 《马诗》之五:“大漠沙如雪, 燕山 月似鉤。” 叶葱奇 注:“指 燕然山 ,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的 杭爱山 。”
(3).指 战国 时筑黄金台招贤的 燕昭王 。 唐 贾至 《燕歌行》:“昔时 燕山 重贤士,黄金筑臺从 隗 始。” 元 萨都剌 《南台月》诗:“ 燕山 买骏金万斛,万里西风一劒寒。”
(4). 宋 宣和 四年改 燕京 为 燕山府 。后以指 燕京 ,即今 北京市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吾闻 燕山 乃 辽 国郎主在彼称帝,雄丽过於 汴京 。”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一》:“ 辽 金 及 元 皆都 燕山 ,而制度文物, 金 为最盛。” 清 侯方域 《重修书院碑记》:“ 顺治 八年, 燕山 王公来守 归德 。”  ——《漢語大詞典》
桂梁
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骈字类编》
丹 dān《國語辭典》

丹 [ dān ]

  1. 赤色的礦石,可以製成顏料。《書經·禹貢》:「杶幹栝柏,礪砥砮丹。」
  2. 精煉配製的藥劑。如:「仙丹」、「靈丹妙藥」、「九轉還魂丹」。
  3. 姓。如漢代有丹玉。
  1. 紅色的。如:「丹楓」、「丹脣」、「丹砂」。
  2. 赤誠的。如:「丹心」、「丹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