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貌棱层兮心洁贞,玉韫质兮金作声。

程公许宋代〕《拟九颂 其五 石林

貌棱层兮心洁贞,玉韫质兮金作声。芙蓉冠兮独立,佩宝璐兮缤纷。

胡拳拳兮石友,期岁晚兮相守。瞠俗眼兮老丑,自心知兮坚久。

彼平泉兮森离立,纷品第兮罗甲乙。吾何嗜兮狷介,宁与汝兮同癖。

琴书兮左右,龟鹤兮前后。觌面兮峥嵘,忘言兮一笑。

泰山兮非大,拳石兮非小。体无不具兮,性何不有。

岩岩兮层霄,蔼肤寸兮泽九州。时卷舒兮为世,亘古今兮独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棱层玉韫金作

貌 mào《國語辭典》

貌 [ mào ]

  1. 長相、面容。如:「容貌」、「相貌」、「其貌不揚」、「花容月貌」、「相貌堂堂」。
  2. 外表、外觀。如:「外貌」、「全貌」。
  3. 模樣、姿態。如:「怒貌」、「醉貌」。《文選·賈誼·鵩鳥賦》:「止于坐隅兮,貌 閑暇。」
  4. 姓。如周代有貌辨。
  1. 描繪、描摹。《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楊貴妃傳》:「命工貌妃於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聊齋志異·卷二·阿寶》:「遂貌其呆狀,相郵傳作醜語,而名之曰:『孫痴』。」通「邈」。
棱层(稜層)léng céng
(1).高耸突兀;峥嵘。 唐 宋之问 《嵩山天门歌》:“纷窈窕兮巖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峯稜层以龙鳞。”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郗曲稜层,一朝坦夷。”《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稜层可畏。” 宋 辛弃疾 《临江仙·苍壁解嘲》词:“莫笑吾家苍壁小,稜层势欲摩空。”
(2).瘦瘠。 宋 陈亮 《与辛幼安殿撰》:“ 亮 顽钝,浸已老矣,面目稜层,气象彫落,平生所谓学者又皆扫荡无餘,但时见故旧则能大笑而已。” 元 清珙 《闲咏》之七:“满头白髮瘦稜层,日用生涯事事能。” 明 冯梦龙 《山歌·鹞子》:“情歌郎瘦骨稜层好像鷂子能。” 明 袁宗道 《题瘦马卷》诗:“土蚀驄花生暗澹,霜欺病骨太稜层。”
(3).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 清 钱谦益 《题王司马手简》:“公书法苍老,语多稜层感激,想其掀髯执简,欲尽杀奸諛小人于毫兔间,可敬也。”  ——《漢語大詞典》
兮 xī《國語辭典》

兮 [ xī ]

  1. 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啊」:➊ ​ 表示感叹的语气。《诗经·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➋ ​ 表示赞叹、肯定的语气。《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1.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2.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3.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4.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5.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6.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7.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8.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洁 ( 潔 ) jié
洁 [ jié ]
  1. 干净:清~。整~。纯~。~具。~癖。
  2. 廉明,不贪污或指人的品德高尚:廉~。~身自好(hào )。
贞 ( 貞 ) zhēn
贞 [ zhēn ]
  1. 坚定,有节操:忠~不渝。坚~不屈。~节。~士(忠贞之士)。
  2.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女。~烈。~操(同“贞节”)。~淑。
  3. 占,卜,问卦:~卜。
  4. 古同“”,桢干(gàn)。
玉韫(玉韫)
蕴同神仙传葛孝先参访异人太上与三真人命侍经仙郎王思真披九光玉韫出洞元大洞等经三十六卷郎何逊七召山辉玉韫渊媚珠呈王逢望江 石诗鼎列台辅姿玉韫圭璋德  ——《骈字类编》
质 ( 質 ) zhì
质 [ zhì ]
  1. 本体,本性:物~。流~(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言(实言)。沙~。本~。~点。品~。性~。素~。资~。
  2. 朴素,单纯:~朴。~直。
  3. 问明,辨别,责问:~疑。~问。~询。对~。
  4. 抵押或抵押品:人~。
  5. 同“”,礼物。
金作
礼记入门而金作示情也疏谓宾入门之后至主人饮毕而金钟之声再度兴作金性内明主人献宾而金作是主人示宾以恩情宾酢主人而金作是宾示主人以敬情 梁武帝除赎罪之科诏金作权典宜在蠲息  ——《骈字类编》
声 ( 聲 ) shēng
声 [ shēng ]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