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掞词寄情,则其余功。

岳珂宋代〕《孝宗皇帝御制春词御书赞

春赋之作,八荒是同。
掞词寄情,则其余功。
德异元人,理存观妙。
臣藏其真,以见电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寄情余功

掞 shàn/yàn/yǎn《國語辭典》

掞 [ shàn ]

  1. 舒展、舒发。《集韵·去声·艳韵》:「掞,舒也。」《三国志·卷四五·蜀书·邓芝传》:「丁厷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掞 [ yàn ]

  1. 照耀。《文选·左思·蜀都赋》:「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南朝梁·庾肩吾〈侍宴宣猷堂应令诗〉:「副君德将圣,陈王才掞天。」
词 ( 詞 ) cí
词 [ cí ]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
  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
  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
寄情 jì qíng
寄托感情。 北齐 刘昼 《新论·韬光》:“託性於山林,寄情於物外,非有求於人也。”《北史·隐逸传·眭夸》:“高尚不仕,寄情丘壑。” 唐 李愿 《观翟玉妓》诗:“寄情摇玉柱,流眄整罗巾。” 宋 陆游 《乙巳秋暮独酌》诗:“ 山阴 老道士,寄情鱼鸟中。” 清 浴日生 《海国英雄记·结婚》:“叹 文君 寄情弦曲,笑 红拂 弹指窗纱。佳人何日嫁?”  ——《漢語大詞典》
则 ( 則 ) zé
则 [ zé ]
  1. 模范:以身作~。
  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3. 效法:~先烈之言行。
  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
  8. 与“”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
  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其 qí/jī《國語辭典》

其 [ qí ]

  1. 他、他们。用于第三人称。如:「听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孟子·万章上》:「亲之,欲其贵也。」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 他的、他们的。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不详其姓氏。」
  1. 这个、那样,表示指示。如:「查无其事」、「不厌其烦」。《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1. 殆、大概,表示揣测。《礼记·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几乎?」唐·柳宗元〈封建论〉:「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2. 将,表示时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
  3. 岂、难道,表示反诘。《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4. 可、应该,表示期望。《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战国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 若、如果,表示假设。《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苏轼〈留侯论〉:「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2. 还是、或是,表示选择。《庄子·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
  1. 发语词,无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2. 然,语中助词。《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3. 表示语气的加强。如:「尤其」、「极其」。
  1. 姓。如汉代有其石。

其 [ jì ]

  1.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其 [ jī ]

  1. 置于语尾,表疑问的语气。《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郦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余功(餘功)yú gōng
空馀的时间。 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今 张君 不以謫为患,窃会计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閒,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