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相知苦不早,囊书匣剑犹书生。
昔我与君俱妙龄,同时弃贡乡曲英。
君携令逊伯湖氏,天性好义甚好名。
薄俗斗粟有德色,君视名第鸿毛轻。
此事今无古亦少,百鸟群中孤凤鸣。
老天相知苦不早,囊书匣剑犹书生。
累年文屋提铁骑,共我掎角参齐盟。
我于再战偶得隽,君虽屡衂无弱兵。
长须忽持双鲤至,短褐欲访五羊城。
红粉蛛丝期已近,金滩鸂鶒眼偏明。
知君图南非左计,九万扶摇第一程。
畴昔韩苏行脚处,一草一木被光明。
鳄鱼久出海若避,白鹤诗留泉石清。
葛仙丹井湮眼没,伏波铜柱余峥嵘。
君行窥奇摘海异,海沃磊声气愈盈。
闽士南征可车载,间有铁中夸铮铮。
韶山瑚夏琏只君是,此宝岂久道边横。
吹送鹗书风借便殿前奏赋摩空声。当家魁相衣缽在,
会趾前美大门闳。寿母一笑春生颊,
绣与锦诰来将迎。牵衣儿女莫惜别,
为君为亲在此行。计程何日到庾岭,
梅花雪片飞琼瑛。魁占群芳差易耳,
相期心事在和羹。
君携令逊伯湖氏,天性好义甚好名。
薄俗斗粟有德色,君视名第鸿毛轻。
此事今无古亦少,百鸟群中孤凤鸣。
老天相知苦不早,囊书匣剑犹书生。
累年文屋提铁骑,共我掎角参齐盟。
我于再战偶得隽,君虽屡衂无弱兵。
长须忽持双鲤至,短褐欲访五羊城。
红粉蛛丝期已近,金滩鸂鶒眼偏明。
知君图南非左计,九万扶摇第一程。
畴昔韩苏行脚处,一草一木被光明。
鳄鱼久出海若避,白鹤诗留泉石清。
葛仙丹井湮眼没,伏波铜柱余峥嵘。
君行窥奇摘海异,海沃磊声气愈盈。
闽士南征可车载,间有铁中夸铮铮。
韶山瑚夏琏只君是,此宝岂久道边横。
吹送鹗书风借便殿前奏赋摩空声。当家魁相衣缽在,
会趾前美大门闳。寿母一笑春生颊,
绣与锦诰来将迎。牵衣儿女莫惜别,
为君为亲在此行。计程何日到庾岭,
梅花雪片飞琼瑛。魁占群芳差易耳,
相期心事在和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老天 lǎo tiān
对天的称呼。 宋 方岳 《次韵郑省仓》:“买鱼聊復醉觥船,万事从来付老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寄曲》:“咳!行年五十,鬚鬢苍然,宦海虽离,尘缘难了。仔细想来,则被老天奚落煞人也。” 李季 《菊花石》诗:“寒风刺骨飘雪花,手指冻僵泪冻干,老天下雪不下棉。” ——《漢語大詞典》
相知 xiāng zhī
(1).互相了解,知心。《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八:“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唐 韩愈 《论荐侯喜状》:“或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以其遭逢之难,故曰士为知己者死。”《人民日报》1983.2.7:“人往往总有一两个和自己比较亲近、相知又最深的人。”
(2).互相知心的朋友。 唐 马戴 《下第再过崔邵池阳居》诗:“ 关 内相知少,海边来信稀。” 宋 辛弃疾 《夜游宫·苦俗客》词:“几箇相知可喜,才廝见,説山説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狂蜂浪蝶,夭桃队里觅相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再版附识》:“此书印行之后,屡承相知发其谬误,俾得改定。” ——《漢語大詞典》
(2).互相知心的朋友。 唐 马戴 《下第再过崔邵池阳居》诗:“ 关 内相知少,海边来信稀。” 宋 辛弃疾 《夜游宫·苦俗客》词:“几箇相知可喜,才廝见,説山説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狂蜂浪蝶,夭桃队里觅相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再版附识》:“此书印行之后,屡承相知发其谬误,俾得改定。” ——《漢語大詞典》
苦 kǔ《國語辭典》
苦 [ kǔ ]
名- 五味之一。似黄莲、胆汁的味道,与「甘」、「甜」相反。《荀子·正名》:「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
- 难以忍受的境况。如:「诉苦」、「吃苦耐劳」、「受苦受难」、「苦中作乐」、「苦尽甘来」。
- 受累、为难。如:「他如此忍辱负重,真是苦了他了!」
- 磨炼。《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患、怕。《汉书·卷三四·韩信传》:「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文选·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旱。」
- 有苦味的。如:「苦瓜」、「苦茶」。
- 艰辛、难受。如:「苦境」、「苦日子」、「一脸苦笑」。《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 愁闷。如:「愁眉苦脸」。唐·李白〈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尽心尽力的。如:「苦劝」、「苦谏」、「埋头苦干」、「寒窗苦读」。
不早
古诗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韩维诗常恨梅花开不早 ——《韵府拾遗 皓韵》
囊书(囊書)náng shū
(1).囊中书札。 唐 杜牧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诗:“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
(2).以袋盛书。 唐 李山甫 《赴举别所知》诗:“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
(3).犹囊封,封事。 宋 司马光 《与范景仁书》:“自夏及秋,囊书三上,皆杳然若投沙砾於沧海之中,莫有知其所之者。” ——《漢語大詞典》
(2).以袋盛书。 唐 李山甫 《赴举别所知》诗:“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
(3).犹囊封,封事。 宋 司马光 《与范景仁书》:“自夏及秋,囊书三上,皆杳然若投沙砾於沧海之中,莫有知其所之者。” ——《漢語大詞典》
匣剑(匣劍)xiá jiàn
亦作“ 匣劒 ”。
(1).匣中的宝剑。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2).喻指被埋没的人才。(1)典出《晋书·张华传》。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銛。”参见“ 丰城剑 ”。(2)典出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 梁启超 《雷庵行》:“先生匣剑时一鸣,龙啸天空秋水薄。”参见“ 匣里龙吟 ”。
(3).把宝剑藏在匣里。亦指带剑。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裕州刀匪》:“匣剑而行,宿 鲁山 城南。” ——《漢語大詞典》
(1).匣中的宝剑。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2).喻指被埋没的人才。(1)典出《晋书·张华传》。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銛。”参见“ 丰城剑 ”。(2)典出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 梁启超 《雷庵行》:“先生匣剑时一鸣,龙啸天空秋水薄。”参见“ 匣里龙吟 ”。
(3).把宝剑藏在匣里。亦指带剑。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裕州刀匪》:“匣剑而行,宿 鲁山 城南。”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 〔~豫〕迟疑不决。
- 〔~疑〕迟疑。
-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书生(書生)shū shēng
(1).读书人。古时多指儒生。《东观汉记·赵孝传》:“﹝ 孝 ﹞常白衣步担,尝从 长安 来过直,上邮亭,但称书生,寄止於亭门塾。”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閤下,书生也。《诗》、《书》、《礼》、《乐》是习,仁、义是修、法度是束。”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杨文公鹤诞》:“属对用事,如老书生,而笔蹟则童稚也。” 茅盾 《脱险杂记》十二:“人家说他战前还在 广州 教书,现在他虽然是游击队的司令官了,但一举一动,依然是书生风度。”
(2).抄写的人。 唐 唐临 《冥报记》卷上:“大起房廊为写经之室,庄严清浄,供给丰厚,书生常数十人。”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煬帝 会 虞世南 等四十人选文章……又择能书二千人为御书生,分番钞书。” ——《漢語大詞典》
(2).抄写的人。 唐 唐临 《冥报记》卷上:“大起房廊为写经之室,庄严清浄,供给丰厚,书生常数十人。”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煬帝 会 虞世南 等四十人选文章……又择能书二千人为御书生,分番钞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